海德格爾和老子死亡觀有何不同。

時間 2021-05-05 19:07:10

1樓:Asylum

查了一下文獻,有作者把老子說的「出生入死」模擬於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我覺得這還是挺有道理的,但是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的死亡理論明顯更豐富角度也更加獨特。

我的印象中中哲史裡面老子這一章並沒有提到死亡的問題。於是粗略地檢索了一下道德經,老子的死亡觀點往往是從側面或形而上地簡單說明。上文作者提到第五十章講「出生入死」這是比較直接的,人出世而生,入土為死。

這和老子有無相生的辯證思想相洽,生死相依,有生就有死。三十三章還講,「死而不亡者壽」,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裡可以說跟他講的「絕聖棄智」有一定的矛盾,可見他雖然提倡無欲無求的自然狀態,反對所謂聖人之學,大概還是對自己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有一定的想法。

從比較側面的角度來看,老子認為死亡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七十五章講,「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人民不畏懼死亡而以身試法,是因為統治者奢侈腐化,大量搜刮民脂民膏,人民為了生存才鋌而走險搶劫盜竊甚至起義。

而老子的政治理想則是要求統治者無為而治,老百姓才會看重生死的問題:「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八十章)

再說海德格爾,他說人的生存就是向死而生。他把向死而生的概念規定為此在的一種「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不可逾越的存在。」

「最本己」:人固有一死,人從一出生就開始面對自己的死亡,每個人對此都心知肚明。死亡始終是自己的死亡,在其到來之前經歷的任何的他者的死亡都不可能代替並且預示著自己的以死亡而告終的結局。

「無所關聯」:「人首先與通常以在死亡之前逃避的方式掩蔽最本己的向死存在」。人存在的時候,死亡始終是一種尚未到來的東西。

我們所能經歷的死亡只可能是別人的死亡,對於別人的死亡,人可以報以自然、惋惜或者冷漠的態度。死亡在「與他人非本真的共在」(理解為日常瑣碎的生活事件)之中被敉平(levelling down)為一種擺在眼前的一件事件,一種現象。人只有在直面自己的死亡的時候,被拋向向其自身的終結的存在之中時,最本真的恐懼才得以顯現,這才是最本真的向死而生。

「不可逾越」:「此在在這種可能性中完完全全以它的在世為本旨。此在的死亡是不再能此在的可能性」。

死亡的經驗對於自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死亡到來之時自我已經不存在了。人嘗試著理解死亡,「在他人死去之際可以經驗到一種引人注目的存在現象,這種現象可被規定為乙個存在者從此在的存在方式轉變為不再此在。這種存在者作為此在的終結就是他作為現成事物的開始。

」也就是說,人死後留下來的只是一具可供法醫研究的屍體,而對人的死亡過程的任何科學研究,「與其說提供了死本身的訊息,倒不如說提供了垂死者的生的訊息」。任何意義上的理解都不可能給我們帶來關於死亡本身的知識。

海德格爾在以上概括了一種常人對死亡的理解的特徵,很明顯他認為普通人向死而生的態度是逃避的,是非本真的。《存在與時間》53節他試圖闡明一種「對本真的向死存在的生存論籌畫」:

先行向此在揭露出喪失在常人中的情況,並把此在帶到主要不依靠操勞操持而是去作為此在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之前,而這個自己卻就在熱情的、解脫了常人的幻想的、實際的、確知它自己而又畏著的向死的自由之中。

海德格爾在這裡的意思簡單來說是要倡導一種本真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可以說已經概括了所有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的生活態度:要在平凡的生活中解蔽出死亡和生存的本真狀態(他自己),在直面死亡和虛無的同時(加繆、尼采)承擔起自由選擇的生命重負(薩特)。

差不多就這個意思吧,《存在與時間》是真tm難讀。

怎樣理解海德格爾的「畏」?

駝子 在情緒 畏中存在 畏 首先與 怕 區分 怕總是在怕某種東西,因而就可以找到解決方法。而 畏 有所畏,不知所畏,畏 的物件不是具體東西,而恰恰是把所有東西空出去之後剩下來的東西 此在的在世 to be 在海德格爾看來,不是 我思故我在 而是我有情緒所以我存在,因為在情緒中,存在的負擔公開出來了,...

大家讀海德格爾究竟得到了什麼?

林川登羅 當一切不隨自己的心願時,原定的目標和計畫終止時,不要放棄,上帝給你關一扇門的同時也會開一扇窗。指海德格爾本來都去教堂實習,都快被錄取成神父了,結果在登山的時候說自己有點不舒服,然後被當做身體不行,就被取消資格了,最後被迫去讀哲學院 深情和渣男在哲學家裡偶爾是可以 相容 的 剩下待更新。 與...

海德格爾的時間是客觀的嗎

若羽 肯定不是啊,物理學意義上的客觀時間解釋,海德格爾是反對的,只強調鐘錶意義上的時間,沒有個人的精神體驗結合起來,在海氏看來是一種 沉淪 時間不是客觀的,因為物件在打交道時存在著先後順序 時間也不是主觀的,它不是被封閉於主體之中的。本真的時間比一切主觀性和客觀性更早存在,按照柯小剛教授說法,唯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