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5 19:07:10

1樓:一滴之雨

都差不多,大意萬千,不離其中

個人理解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

念頭沒有停在任何地方。

不執著,不強求,不痴迷,不反覆思考一句話。

生其心——

佛說修行修的就是心,把無明的心修的開明心,生的心就是明心見性的心,是佛心。

其實,執著於這段話的意思本身就已經背離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本意。

自明其意是真的明白,別人再怎麼說,也是不是你的,是別人給你的,是向外求。

不過好在你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不管對否,不管深淺,這都是好的、對的開始。

2樓:無名

一堆不說人話的。

想搞懂這個問題,先搞懂什麼是「無所住」。

中國古人很少圍繞「概念「思考問題,而是喜歡打比方和舉例子,不信自己去讀讀諸子的書,全是比喻。

因此,即便是這句話對六祖有深切影響,恐怕他理解的內容也不是經中傳達的概念,而是這句話所傳達的」意向「。

無所住,通俗地講,就是沒什麼留戀的。不留戀功名利祿,不留戀情愛苦悶,不留戀腳下的泥沙,不留戀手中的朱玉。什麼都不留戀。

生其心,通俗地講,就是產生心思、念頭。

試想,人在什麼都不留戀的情況下,生出的念頭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但經並沒有止於此處,而是更近了一層:連五官感受到的也不能留戀。

聞見魚很香,不以「香」為行動出發點或目標動念;

看見女人很美,不以「美」為行動出發點或目標動念;

更重要的是,在你眼前什麼都沒有,五官都沒有受刺激的那一刻,也不能因為香和美動念。

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全部意涵。

比較起來,老子的砍掉慾望和成就感簡直是小兒科,佛祖直接將一切外來」干擾「全部切掉,讓信徒無實地以落腳。

但真的沒有落腳之處嗎?

有。無所住而生其心,最終還是會生出一顆心,而且這個心思還是腳踏實地的心。

那就是利他之心。

但說到底,這般思索下來,估計很多人都會意識到,沒了慾望,切了五官,人與常人所談的」死「了也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能領會到這一點,那信徒就剩下」懸崖一躍「的勇氣了。

躍下去,就是放下生死。難。

3樓:沁園春雪

胡適在他的《不朽——我的宗教》裡寫到:「我這個現在的『小我」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過去,,須負重大的責任;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未來,也須負重大的責任……『小我』雖然會死,但是『小我』的一切作為,一切功德罪惡,一切言語行事,無論大小,無論是非,無論善惡,都永遠留存在那個『大我』之中。」各位,這就叫做「本我論」。

「本我是一切的主體,無論言行,思維,還是業果。本我無法被殺死,世上一切力量都無法消滅它,它是『永恆輪迴』的本體,它勢必要於此世經歷不停的輪迴。」(陳君華,《深淵與顛峰:

論尼采的永恆輪迴學說》)

凡人皆有一死,然而「本我」是不朽的。作為社會人,皆有義務履行責任,以期獲得解脫。如果知識比行動重要,那麼人何必要活著呢?

要知道,自然界本身並不需要知識。知識只是人的主觀認識,而它所揭示的客觀現實(真理)亦隨時間而改變,人皆無法超越時間。所以,人們應當為了「永恆的自我」而恪盡職守,行動比結果本身更加重要。

在世上,覺悟真理的人分兩類,有些傾向於通過經驗和哲學思辨了解真理,有的則通過奉獻和服務認識真理。單獨終止在世上的活動,遠離人群,並無法獲得解脫;只靠棄絕,無法達到完美。人皆無可奈何,不得不以物質自然形態的本能衝動活動。

因此,誰也休想停止活動一刻。遏制活動的感官,心意卻不離感官物件是為自欺。

然而,我要告訴大家:以心意控制感官,以活躍的感官從事奉獻活動,而且沒有依附,便高明得多了。履行你的職責,因為行動比不行動好;不工作,甚至不能維持物質軀體。

各位,屈從於塵世各種不法成規與制度的生命必然充滿罪業,耽於滿足感官,虛耗生命而已。然而,在自我中找到快樂,在自我中找到啟迪,而且,僅在自我中便找到欣喜和滿足;這樣的人,再無責任。

各位。由於有為勝於無為,所以你一定要為之!你的意義就在於履行職責,任何時候都不要追求它的結果,切勿使追求業果成為動因,更不需執著於「無為」。

正如我所說,人如果不工作甚至無法維持物質的軀體,如果某人說他棄絕了物質的世界,然而他的感官,他的思維仍然未脫離物質的範疇,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人只有捨棄執著,把積極的從事物質活動作為自身的職責,如此才可以獲得解脫。如果你捨棄了執著,又對「本我」充滿虔誠,那就該履行你的職責。

對於必要、必須、且不可免的成功與失敗,應該同等去看待,同等看待也就是所謂的修行。因此,你不要有任何迷戀,積極從事於自身所選擇的事業,從事其業而無迷戀的人,就已經觸及到了「超人」境界的門檻。

偈曰:人皆有責行有為,

業果豈由人左右?

莫使業果為動因,

亦莫痴執無為過。

4樓:凡凡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住是指著帶著

該詞當中的意思是, 應當不著相 (相指法相,思維習慣,行為習慣,社會中的趨利避害等高等貴賤) ,客觀,從自己內心當中去求答案,(這個心是指本心,而非是被塵世和過去和將來所影響的心)

5樓:

證個初果就知道了

初果就是那樣一種狀態

也就是斷了我見的狀態

也即是「觀者」滅掉的狀態

也就是非我非非我的狀態:你說現在是無我,怎麼還會有境界?那顯然是有我。

可是你說有我也不對,因為沒有任何部分被當成「我」,只有不斷相續的境界,沒有乙個需要「住」的東西(一般來說是「觀者」、努力作意的「覺知」)。境界本身就是心。

所以叫無「所住」而生其「心」

6樓:佛香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住,指人對人、物質留戀程度,心,即人對佛法及境界領悟。即人應對世俗人、事無所執著,才有可能深刻領悟佛。吾用境界來描述,便是修者內觀自己的心,看自己心上住著什麼?

一般來說,未進入修心層次,只在修身層次者(即還未修完懺悔上半生業障者,心上皆住著父母、妻兒等六親眷屬及關係密切者)。這我曾觀過兩人之心上所駐人事而知。而觀我自己心,因已修過上半生業障與阿賴耶識無量劫業海,心上僅駐有阿彌陀佛。

所以修者,什麼時候你把心上所住人事了了,那什麼時候佛菩薩便入駐你心上,你便是叫"生佛心"了。

7樓:王月

乙個電影院,走進不同的房間,完全投入不同的劇情中去,但是永遠記得,給房間外的未知留乙個位置

可以解釋為中庸或者辯證

過程比目的更重要

8樓:張耀翔

我感覺與儒家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是乙個意思。南懷瑾先生說起乙個道長教他看花要讓花的美到眼裡來,而不是你的精神要去附著到花上去,應該也有這層意思。

9樓:踏莎行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破除我執。心只能是我的心,或為執著妄想之心,或為自然清淨之心。

前者執著於我,無論自處或者處事皆執著於我,執著於相。後者自處或者處事皆自然隨緣。緣起時,順勢自然而為,不必執著於我,執著於非我。

緣生因果,但不強求因果。

10樓:

『金剛經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我認為應該從第四品開始解釋『應無所住』。

雜阿含198經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內識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善哉。羅睺羅。能問如來甚深之義

佛告羅睺羅。眼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羅睺羅。作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羅睺羅。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者。羅睺羅。是名斷愛濁見。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入處。如是外入處。色.聲.香.味.觸.法。

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眼觸。

耳.鼻.舌.身.意觸。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眼觸生思。

耳.鼻.舌.身.意觸生思。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觸生愛。

亦如上說

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指不能慣著『布施』眼耳鼻舌身意欲貪色聲香味觸法。不能把心思放在感官的感受上面。

11樓:楊釗

我覺得、這句話並不對等,應無所住從理上說,而生其心,心指事相上說,總體說事情應該做,但是不執著不攀緣,而且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2樓:西南雨城

應無所住,容易理解。關鍵在於而生其心,生的什麼心!

我認為此心和「因有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一樣一樣的。

區別只在於前者無所住,後者有所住!

心雖是一樣的心,事是一樣的事,前者活的是自己、是應該、是當下;後者活的是他人、是所想、是未來。

精神雖非物質,卻能壓垮心志。

應無所住,保持身心凊凌去開啟每一天,日日經歷,日日打磨,日日提高,修煉乙個真自我。

13樓:香積

金剛能斷一切,若有在處,即不為能斷一切,凡所有想,即落處所。如若一物流入大海,不住於岸,不繫不掛,若有所住,不為入海。若求其意,即著其心,不得入海。

14樓:洪權

看淡是一種自我安慰,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裡的意思是:當靜坐中進入深度靜,雜念妄想會減少。這個時候,反而有個清醒的覺知公升起。

這就是應無所糾纏的時候,生出的心。

15樓:Kiwifan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好比一間空房間,「本來無一物」的房間。當房間裡住進了「菩提樹」、「明鏡臺」,所以有「樹」跟「臺」的物住在那,但其實自性如同乙個空房間,他本來沒有「樹」也沒有「臺」(本來無一物),菩提跟明鏡都只是個比喻概念,不是物。

舉個例項:

我看到了一輛名車,起心想要擁有它,但其實我只需要一台平價車就夠實用了,想要「名」車只是種「貪念」,當我發現這個「貪念」時我趕緊清理它,即「時時勤拂拭」。假如我連這個「貪念」都沒有,那還拂拭什麼呢?即「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眾生就是在空房間裡堆滿一堆雜物,所以看不見空房間(自性)本來的樣貌。把雜物都清空就對了。不讓雜物住進心裡,心的空就被發現了。

雜物包括:任何偏見、貪念、痴心、妄想、傲慢

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何心可無所住?何心無所住竟還能生其心?

放下我見就知道了 我見是第六識 意識 的造作 慣性。第六識本來就能感知當下五蘊的所有資訊,只因為有這個慣性,未證悟的人會以這個慣性為工具,思考 直覺判斷 想象 乃至刻意地 覺知 遺憾的是,思維再快也是下一瞬間的造作,上一瞬間的資訊已經收集完畢了卻視而不見,還用下一瞬間的造作去概況上乙個瞬間的資訊。永...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同南懷瑾先生講的「一念回機,便同本得」的意思一樣

一滴之雨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不是清淨心,而是菩提心。這是乙個結果,如果你想問如何才能做到,這等同於你請教數學老師一道題,你想走捷徑知道答案,你想老師會直接告訴你嗎?因為,你做不到。有些事,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而有些事,重要的卻是過程,佛法就是如此,過程做好了,結果就是水到渠成。 雲上雪 ...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的境界嗎?

王青 Steven 不是的。無住生心,是問菩薩如何修行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佛,在金剛經裡有另乙個關於如來的解釋可以用來解釋佛的境界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如不動,遍虛空遍法界的就是法身佛。 護法居士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調伏聖者無過失身語意業悉無動 如應說法利眾生此是勝尊不共法 佛心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