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何心可無所住?何心無所住竟還能生其心?

時間 2021-06-03 14:57:49

1樓:

放下我見就知道了

我見是第六識(意識)的造作、慣性。第六識本來就能感知當下五蘊的所有資訊,只因為有這個慣性,未證悟的人會以這個慣性為工具,思考、直覺判斷、想象、乃至刻意地「覺知」。遺憾的是,思維再快也是下一瞬間的造作,上一瞬間的資訊已經收集完畢了卻視而不見,還用下一瞬間的造作去概況上乙個瞬間的資訊。

永無寧日

除非放下這個慣性。每個當下,五蘊的資訊完全展現,似乎有誰在觀察,但是完全不會聯想到「誰在觀察」「能對這個觀察做些什麼」「如何讓觀察更純粹」。這樣就到達了純然的觀察。

無所住,因為已經自知「住在哪兒都是造作,都是第六識的慣性」。但是仍然有「心」

2樓:八十

冒昧回答。

我理解的心無所住,是減弱得失心。若成,自然歡喜;若不成,享受過程。

生命如逆旅,你我是行人。

這一路,這一世,願諸君自在愉悅,風和雲淡,不忘初心。

3樓:司馬義

思之即不通。不思可能通。關鍵不在思。

能住法即思。有思故有住。無思來往通達。因思是因緣。有因緣故有住,有住故難通達。

金剛經(還有很多經典亦是)是比丘們精進修行一段時間了,佛陀所開示的。此時的比丘們貪嗔已淡盡,但是無明觀念在精進時還會因為佛陀語句有執著成觀念、成法門套路去精進,形成了對語句有觀念、觀想而不自知自覺。

佛陀開示,應無所住,即無一切法、無一切觀念,即自然生其心。即不依有,亦不依無,即無所「依」,亦無有依念。

金剛經是比丘精進時某一階段,佛陀開示讓他們更有順利的進度。說白的我們意識還處於如此外在階段,貪嗔苦樂繁雜,無有精進可言,去看金剛經還不大適合。除非你身需在家,其心簡明,本已有所精進,這就另當別論。

4樓:須深

在實修層面這個思路就錯了,不是「何心可無所住」而是「如何做到讓心無所住」。

不執取外緣令心識獨存,體會純粹的存在,也可理解為所謂的以心印心。

名法與色法不同,不存在形狀大小之分,也不存在「占地面積」的概念,只是心識起的認知功能受制於我們色身的侷限性。可以想象一下在沒有色法的世界裡心識到底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呢。

眼不著色,耳不著聲,不被身體的感受與頭腦中冒出的念頭牽著走,純粹的覺知、存在於當下就是我理解的「無所住」,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維持覺知力就是禪定,不刻意的強調、回歸自然清淨無為就會引向坐忘。

金剛經裡面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怎麼理解?

住就是住相的意思,何為住相?比方說你揹著個Lv包包向我走開,我一看,哇,世界頂級名牌包,再看看自己的包,這簡直不是包,這個時候我住相了,但是我馬上反應過來,雖然lv包包多麼貴重,但不妨礙我的寶還是包,這時候我沒有住相。當你把各種各樣的表像都空掉,你的本心就會生出,於是自見本性,自見佛性,此刻你頓悟了...

金剛經中的三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該怎樣理解?

心樂淸華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有人問我,供佛的水果就供了10分鐘,佛能知道嗎?管事兒嗎?是不是明天再拿下來?我說你供一秒鐘,你供一念,你想端上去那一念如來都悉知悉見。十法界眾生起心動念諸佛菩薩悉知悉見,你還沒端上去呢,你還沒端上去呢,你還沒供到那兒呢他都知...

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如來藏心性上應該怎麼理解?

法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修行之人,不住善,不住不善,不住有,不住無,不住斷,不住常,不住空,不住實,不住我,不住無我,不住生,不住滅,不住法,不住非法,不住有心,不住無心,不住善,不住惡,若生如是心,行一切善法,即與一切法相應, 行雲流水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一種空觀法門,不是在描述佛性或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