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一切佛法最後的用

時間 2021-05-08 05:15:24

1樓:西西先生

無所住而生其心,首先這裡的心指是本心,是真心,本來面目。無所住就是不住任何一物,有住便會滯留,滯留便是束縛。這樣就很簡單了,無所住是一種「流動」的狀態,猶如水落荷葉上,片刻不停留。

禪師雲:「有佛急走過,無佛不停留」你琢磨琢磨。

2樓:識緣名色

無所住是手段,布施是目的。生其心,生的是滅度眾生的心。

布施是修行的起點,也是修行的終點。

布施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更好的布施。

3樓:普波居士

應無所住是《金剛經》開篇,須菩提所提的問題「應云何住?」的答案。

是說,善男子善女人法相修行佛法中,怎樣才能把狂亂的妄想心、煩惱心停下、消除,生起清淨心?

佛的意思是,不用停,妄本來就虛妄如幻的,無所停止,離幻即覺,煩惱即菩提。

怕所住於無所住,說明沒參透金剛經義理。其實我說給你的解釋,跳躍性也很大,很多較深的義理沒講給你,自己慢慢參吧。參悟出來的才是你的。靠喂往往造成鸚鵡學舌。

4樓:劉子曰

非也,應無所住是說要拋棄執著。

而生其心,其心只是向佛,修佛的志願。

拋掉執著才能產生向佛修佛的志願,不是用。是端點,萌芽。

5樓:黃Michael

佛法分不分體和用,我不知道,何必從這個角度考慮了。佛法是信仰,修行。片面從哲學,倫理,文化,邏輯學,風俗去分析佛教,都是不對的。

從熊十力馬一浮季羨林這些不信佛的人寫的書看佛法,容易走偏。

6樓:

問:究竟誰能成佛?

佛經中講,「本體幻化出六道和十法界」,一切眾生輪迴於生死之中,一切眾生都是被我觀察出來的,那麼究竟誰能成佛?

高老師: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六道和十法界是其中度人的法相。每一門都度化每一門的應機眾生。佛法的究竟實相是世界一切所有都是你的心生幻象。

如果世界的存在如同是夢境一樣,是你的心生幻象的話,第一,如同你夢境中的動物和人都是你的夢中物一樣,一切都非實有。第二,如同你是不會真的死在你夢境中的一樣,你也不會真的死去,這就是究竟實相義。究竟實相違背一切邏輯分別和一切常識!

徹悟到本無生死,更無輪迴可言,即解脫生死苦!因此,根本就沒有其他眾生的悟與未悟,只有你是否能夠悟!你相對於我來說,只有你是否能夠悟。

而絕對地說,永遠沒有你的「悟與未悟」,只有我的「悟」。如果你理解了這句話,這句話就是指月亮的手指,絕對的人就是「你」,而「我」也只是你的面前假象,即世界上,只有你能悟道成佛!

禪者如何面對生死?

學佛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要解決生死問題,所以淨土宗主張念佛往生淨土,就是要了脫生死;禪者的參禪以期明心見性,也是要了生脫死。說到生死,在一般世人看來,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體兩面,生死迴圈,本是自然之理。

如宗衍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水一滴,漚生漚滅,復歸於水。」道楷禪師示寂時更說得好:

「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

禪者生死,有先祭而滅,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總之,生不貪求,死不畏懼,禪者視生死皆為解脫也。

生死由它,生死自如!禪師們說生就生,說死就死,所謂生死一如,即是超越生死,像普化禪,就是這樣的乙個人。

普化禪師在臨濟禪師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用上好的袈裟給他,但他又不接受信者供養的法衣。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臨濟禪師,臨濟禪師就買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歡喜的說道:「我的衣服買回來了!」

普化禪師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聲叫著:「臨濟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走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東門。」

到了第四天,普化禪師扛了棺材至北門,一看,沒有幾個看熱鬧的人,非常歡喜的說道:「你們非常有耐心,東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現在可以死給你們看了。」

說罷,普化禪師進入棺材,自己蓋好,就無聲息了。

禪者對於「生死」的看法,所謂「但識自心,見自本性」,禪者知道自己的「本心」、「本性」,是乃「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往無住」,因此無懼於「生死」,甚至視「生死」如「遊戲」。所以,從禪師們看淡生死,不為生死掛礙,這就是解脫。禪者的肉身雖然死了,不過,他的法身慧命,他的真心自性,則永遠留存宇宙之間,亙古常新。

7樓:釋迦摩尼佛

金剛經裡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指自性清靜心、真心如來藏,不是指意識心無所住地應對一切法,不是讓我們把意識心修到無住,就是開悟,這種情況不屬於明心證悟。明了意識心的住與不住,與如來藏的般若智慧型無關。意識心只有滅掉的時候,才是無住的;意識只要存在,一定住在法塵上,否則祂就不知道法塵,也不知道自己無住,也不知道自己入定與否。

如果祂知道入定,知道無住,就住在無住的這個法塵上了。開悟是悟得自性清淨心,六祖大師在聽五祖講金剛經時,也是悟得這個本來就無住的自性清靜心。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指在某個當下突然間心無住了,清靜了一下,這時的心就是真心自性如來藏,這時屬於開悟境界。

那如果過一會兒心不清靜,又有住了,開悟的境界不就消失了嗎?如果說開悟是指悟得意識心的無住,那六祖就沒有悟得本來就無住的自性清靜心,就沒有開悟。但是六祖絕對不是悟得意識心的無住,而是悟得原本就無所住的真心自性第八識,這個心不用你去讓祂無住,祂本來就無住,從來不住在任何乙個法上。

所以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就是真心如來藏。如來藏本來就無住,不是後修出來,後變成的無住。而前七識只要存在就是有住,都有對應的塵相,住在塵相上。

如果七識不住塵,就不知道塵相;既然知了,就是住了。比如兩手相觸,如果不住,就沒有觸,觸了就是住了。如果說是不住,那麼身識和意識也不會知道手觸到一起。

根、塵、識三者和合觸,識才知道六塵,識一定是觸塵了,才能知道塵。這個知道就是分別了、了別了,那是住塵之後的結果。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什麼意思?

一滴之雨 都差不多,大意萬千,不離其中 個人理解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 念頭沒有停在任何地方。不執著,不強求,不痴迷,不反覆思考一句話。生其心 佛說修行修的就是心,把無明的心修的開明心,生的心就是明心見性的心,是佛心。其實,執著於這段話的意思本身就已經背離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本意。自明其意是...

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何心可無所住?何心無所住竟還能生其心?

放下我見就知道了 我見是第六識 意識 的造作 慣性。第六識本來就能感知當下五蘊的所有資訊,只因為有這個慣性,未證悟的人會以這個慣性為工具,思考 直覺判斷 想象 乃至刻意地 覺知 遺憾的是,思維再快也是下一瞬間的造作,上一瞬間的資訊已經收集完畢了卻視而不見,還用下一瞬間的造作去概況上乙個瞬間的資訊。永...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不是同南懷瑾先生講的「一念回機,便同本得」的意思一樣

一滴之雨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不是清淨心,而是菩提心。這是乙個結果,如果你想問如何才能做到,這等同於你請教數學老師一道題,你想走捷徑知道答案,你想老師會直接告訴你嗎?因為,你做不到。有些事,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而有些事,重要的卻是過程,佛法就是如此,過程做好了,結果就是水到渠成。 雲上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