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面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08 21:28:28

1樓:

住就是住相的意思,何為住相?比方說你揹著個Lv包包向我走開,我一看,哇,世界頂級名牌包,再看看自己的包,這簡直不是包,這個時候我住相了,但是我馬上反應過來,雖然lv包包多麼貴重,但不妨礙我的寶還是包,這時候我沒有住相。

當你把各種各樣的表像都空掉,你的本心就會生出,於是自見本性,自見佛性,此刻你頓悟了,悟得了佛法。

2樓:ftrgrth

以人要吃飯舉例,餓了想吃飯,吃飯想要錢,要錢需要做的事兒就多了,以引出無窮無盡的念,組成了塵世

這裡邊,除了要吃飯都是有住之心,至於要吃飯這個心是否也是有所住我搞不明白,因為科學解釋人為什麼要吃飯也是可以繼續解釋的,但是我認為那些不涉及心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無所掛礙的心,看剛出生嬰兒就行了,他們需要的就是人生存於世的全部所需,其餘都是有住之心

3樓:珞迦悲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與後面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應作如是觀』含義類似,道理相通,對於怎麼用心,乙個類似否定表述,乙個直接表述。

佛法的基本觀點、核心觀點是:唯識無境,般若經偏重對無境的強調,重點講一切法空、一切法無自性,凡夫心所知所見的一切法都是假象,不要把假象當真實,就是不住、不執著的意思。

生其心、應如是觀,意思就是應該這樣來用心動念、觀想、作意。即:知道所見所知所想的一切都是假象,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如夢(我們現在所謂的真實人生就是輪迴夢),這人生夢中的一切境界都是實際上沒有的。

你若以為所見是有的、是真的,這就是住了、顛倒了。

時時處處面對一切作如夢觀、這樣的心念熏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從輪迴夢中覺醒,成初地菩薩,脫離輪迴幻象見到真實(唯有心)。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者說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這個就是修行成佛的方法 , 實修的方法。

4樓:「已登出」

就是就是說不要住相,不住所有的相,你就自然而然的能生起那顆清淨的心,

我們的心有兩個,乙個是妄心,乙個本自清淨的心,

妄心就是王陽明先生說的那個有善有惡意之動的心,就是道德經裡邊反對的那個過於智巧的心,就是埃克哈特托利指的認同思維的思維,我們的「頭腦」,分別心。

住相也可以理解成認同,執著,執迷於概念,表象,

相就是高矮胖瘦,高低貴賤的二元對立的認知方式的產物,

通俗講就是世界上第乙個人類,看到第一棵樹的時候,他看到這個玩意兒,他需要給他起個名字,給他設立乙個概念和定義,用來方便人類和人類之間的交流溝通,沒有語言詞彙就沒法交流,所以就給這棵植物起了個名字叫「樹」,

樹是乙個心理概念,乙個詞,並不能完全的代表所指的這個枝繁葉茂的「玩意」,語言是語言,實物是實物,

實物是它自己,原本如是的它自己,在世界上沒有人類評判的心智之前,它就是它自己,是「空」,

對了,請不要在這裡把我所指的心智等同於思考和大腦,這兩個不是乙個東西,人類肯定需要思考,人類也肯定需要大腦,沒它那不成傻子了嘛

分別心,智巧,意之動,都挺合適的用來形容。

因為我們有了這個智巧的分別心,意動了,然後「空」生出了妙有,就有了這棵樹,是長是短,是高是矮,是粗是細,是美是醜,然後人們就用這些詞彙概念用來交流,慢慢的,因為人心有好物,有自我,有喜歡和排斥,所以就覺得醜的東西是不好的東西是貶義的,美的東西是大家都喜歡的愛戴的,

就是在一相上,又公升起了無數個相,

人們都認同這些「相」,這些概念和定義,執著於它,這就叫住相,

還有很多很多需要說到的,後續再更了,

總之就是世界原本如是,沒有二元對立,就是空,就是萬物作焉而不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那個狀態,萬物都是在做它們自己,沒有對誰好誰壞,愛誰疼誰之分)而意之動(智巧分別心)就有了善惡美醜好壞,

你可以有高矮胖瘦,高低貴賤,長短有無的相,但是你要知道,這些都是相,是用來方便的,不能認同它們,拿它們當真的,

它們不是真的,它們只是人們根據自我的好噁,利益的需要,而制定的高矮胖瘦,是人主觀的評判,不是絕對的真理,高矮胖瘦都是不真實的,只不過人有好噁,覺得胖的不美,矮的很小。後續更

5樓:阿蘭那行者

這句話對應要解答的問題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金剛經要闡述的核心問題。

住,泛指存在的狀態,行為的方式,包括所持的立場。應無所住即為拋開這一切表相上的執著,離一切相即為禪。

心,是無明,執著,妄想的主體,也是智慧型,慈悲等了悟的主體。心是本自俱足的,但被所住的相帶走就行成障礙,不能通透了悟。於是有了以上命題。

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所住而生心即為正確的方式。

待眾生如子女,待子女如眾生。

6樓:陳璽謠

先把前文看懂,這一句追根溯源,是如來回答須菩提的「云何應住(應如何住)」,如來答以「菩薩於法,應無所住」,又以布施舉例說明: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段話實際上是在說什麼?重點在「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

福德是行布施之果,布施是召福德之因,如來以這一最淺顯的因果來解說為什麼「應無所住」,小因感小果,大因感大果,這一段如來的解說,概括來說就一句話:

依「不可思量」之境,所起之行才能「不可思量」,所召之果亦「不可思量」。

「不住相」就是「不可思量」之境,住此「不可思量」之境,發「不可思量」之心,依此心、境,隨作任何行,皆召「不可思量」之極果,也就是俗話說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或者雞湯一點,「眼界的寬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也因此,才說依無所得而行諸波羅蜜,諸波羅蜜速得圓滿。

不住相所生之心,即無限心,又名廣大清淨心,又名自他平等心,又名遍一切處心,又名趣向無上菩提心,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就回到了《金剛經》的主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應如何住?應無所住。

7樓:高士村

六祖慧能的禪宗之路,就是從這句話開始的。

在這裡,我想問乙個問題:

為什麼是這句話對那一刻的慧能產生了振聾發瞶、醍醐灌頂的效果,而不是其他別的什麼話呢?佛經那麼多,《金剛經》也有五千多字呢。

我之前和乙個朋友聊故事創作,當時聊的是,每一種文化環境裡都有一種心理結構,這種心理結構的形成、強化,受到文化取向的極大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乙個故事,乙個其他什麼啥的,如果很容易和乙個人產生共鳴,那是因為,這共鳴本來就存在了。

慧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突然就和這句話共鳴了。我認為這是因為「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本來就很有中國傳統的特點。一直以來,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萬物與我並生」,都是在追求這個。

比如道家認為,人放棄思考,讓意識回到混沌狀態,就能抵達乙個至高無上的境界。

但是,人怎麼可能和「萬物」合一呢?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都平等地把人和草木石頭等同起來了。這是對人的精神的消解,消解到位,就是「無我」了,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回到了天地尚未開始的混沌狀態。

這當然有解除痛苦的效果,因為精神被消解了,自然也沒有什麼感知痛苦了;可是,這在消除痛苦的同時,也把人消滅了。

歸納一下:

我認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種很符合傳統中國原初觀念的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成為了六祖慧能禪宗之路的起點,是中國化佛教的一種底色。作為一種方法,可以解除痛苦,但痛苦的解除是以人的精神被消滅作為代價。

8樓:皓程

就是不要執著的意思。比如你覺得錢能買好多東西,真好,就對錢生出執著心。

執著心太多了,嫉妒心爭鬥心,顯示自己,佔有慾,執著於情慾、地位、生死,這都是修行要堪破的執著。

9樓:遲程陽

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無為

下文是我多次解讀《金剛經》的一些整合:

(還有我在某聽書軟體對金剛經的解讀,只聽第四品就可以了,去某聽書軟體搜:遲程陽)

本文緣於乙個念頭,我在思考「無為」的時候,想到了《金剛經》中的「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法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就和《道德經》中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一樣嗎?!

然後,為什麼不住?

《道德經》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也就是說在事物還在「無」上的時候,就為了,所以是「無為」。

《金剛經》說: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

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

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

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

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也就是說,東方虛空不可思量,所以怎麼可以「住"在「相」上布施(而為)呢?怎麼可以以我見而為呢?

金剛經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註解: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不以你我的意識而自以為是的去為事,沒有什麼方法不方法。

不住聲香觸味法布施,就是不要以我們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到的一切的一切的能感知的方法,而為事。不要有依據而為事。不要依「形」而為事。

以什麼什麼原理,1+1=2,等等方法算出什麼來,這都是住法布施。

何以故?為什麼呢?

東方虛空、四維上下,可思量不?這個世界這麼的深淵、廣博,這個世界是你我可以用有限的認知、意識和計算能感知的嗎?東方虛空不可思量,所以,我們也不能以有限的認知而為事。

如果菩薩能「無住相布施」,那麼福德亦不可思量。《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們不狹義大道而為事,那麼福德不可思量。

如果我們執著於法、住於法而為事,那麼就狹義了道,就有利害。《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金剛經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注:然後,佛祖繼續說,須菩提,菩薩於法,菩薩的法,應該無所住而行於布施,其實這裡的無所住而行於布施,就是「無為」,無為比較難懂,那麼可以理解成:自然而然,不刻意而為之。

這就是心無所住而行而施。

然後,繼續說,所謂無所住行於布施,即是不住色而為,不住聲香味觸法而為,不住色而為,即是不要以自我意識而為,不以自以為是而為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而為之,不住聲香味觸法而為,即是不尋跡其聲而為,不依聲而為,不依味而為,不依觸而為(以自己的感受而為),不以法而為,法就是方法,以學來的方法而為,如三十六計或兵法之類,這屬於「法」。

然後又說,應不住於相而為,所謂相,即是:不根據這個「象」或現象而為。這個相有點通「象」。

如果能不住於象而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為什麼呢?舉例說明:東方虛空可以思量不??!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以思量不?!這個大概的意思就是,這個宇宙你能準確的判斷各種現象嗎?事物或人或物出現在你面前,你能只看外象嗎?!

現在量子力學不也是說嘛,能看的見可以論證的是很小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我們不可見不可知不可推理,所以,怎麼可以以象而為呢?怎麼可以以你我看的見的現象而定論事物呢??不可以!

然後,佛祖說,菩薩就應該「無所住而行而為」,應該就住在這個「無所住」上。實際就是「無為」,定在「無」上而為之。這個無,誰也不知道,所以誰也定不住。所以道家說清靜就可以了嘛。

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何心可無所住?何心無所住竟還能生其心?

放下我見就知道了 我見是第六識 意識 的造作 慣性。第六識本來就能感知當下五蘊的所有資訊,只因為有這個慣性,未證悟的人會以這個慣性為工具,思考 直覺判斷 想象 乃至刻意地 覺知 遺憾的是,思維再快也是下一瞬間的造作,上一瞬間的資訊已經收集完畢了卻視而不見,還用下一瞬間的造作去概況上乙個瞬間的資訊。永...

金剛經中的三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該怎樣理解?

心樂淸華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有人問我,供佛的水果就供了10分鐘,佛能知道嗎?管事兒嗎?是不是明天再拿下來?我說你供一秒鐘,你供一念,你想端上去那一念如來都悉知悉見。十法界眾生起心動念諸佛菩薩悉知悉見,你還沒端上去呢,你還沒端上去呢,你還沒供到那兒呢他都知...

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如來藏心性上應該怎麼理解?

法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修行之人,不住善,不住不善,不住有,不住無,不住斷,不住常,不住空,不住實,不住我,不住無我,不住生,不住滅,不住法,不住非法,不住有心,不住無心,不住善,不住惡,若生如是心,行一切善法,即與一切法相應, 行雲流水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一種空觀法門,不是在描述佛性或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