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海德格爾的「畏」?

時間 2021-06-05 15:53:51

1樓:駝子

在情緒、畏中存在

「畏」首先與「怕」區分:怕總是在怕某種東西,因而就可以找到解決方法。而「畏」:

有所畏,不知所畏,「畏」的物件不是具體東西,而恰恰是把所有東西空出去之後剩下來的東西——此在的在世(to be)。

在海德格爾看來,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有情緒所以我存在,因為在情緒中,存在的負擔公開出來了,使得此在面對自己。

「畏」啟示著無。因為此在自始就已「沉淪」(所謂「沉淪」指的是此在逃避它自己的存在,逃到「大家」那裡去,從自己本真地存在淪落為非本真地存在),已逃無可逃,所以面對「畏」時,茫茫然失去所在,人生價值嵌入「無」,逼迫自己回到自身意識到「我在且不得不在」,在「無」中能找到自己,在無中才體現出此在的生存。眾在者消失,將此在逼回到to be(生存活動)上去。

詮才末學,還請正之。

2樓:張小玄

怕是有物件的,畏是無物件的。或者更通俗的說,怕是對某物某事的怕,怕遲到、怕疼、怕老婆,畏則是對虛無的怕,怕死。死即是一切物件的消失,是在難以說怕的是什麼。

但正是這個虛無,啟示了人生的整體意義。穿過死亡的漫長深淵,人才可以看見生的真正光亮。否則,就是混世而已。

此之謂向死而生。當然,這與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態度就大不一樣了。但是孔子恐怕有自己的良苦用心~

3樓:實在界的凝視

畏,在此在的生存論建構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即處身性(孫周興)/現身情態(王慶節)。畏啟示出在世之無,而無之不化是存在本質中本源的運作,並由此得以敞開此在的存在,此在這一「被嵌入無」的運作,使此在在存在的敞開中與存在者照面。

所以畏一直以隱而不顯的方式開啟著世界,因為畏啟示出的無,正是在世。只有當此在於畏中,存在者整體才會脫落根據,而一同顯露的,就是無。這一超出存在者整體而面向無,就是此在超越性的本質,也是此在能去—存在,能在世的根據,只有當此在存在被敞開,存在者才能被揭示。

而無之不化就是這一敞開。所以形上學,在海德格爾的解釋中就成為了此在的基本存在方式,即超出存在者整體(無),也即存在學。

值得注意的是,此在的超越性在此與無相關,但超越性的根源則是時間性的綻出。所以進一步可以將無之不化歸為時間性之綻出,時間性境域正是此在存在領悟的條件,只有在這一境域中,此在才能在一敞開域中去—存在,聯絡上面所說,無化作為在世的另一表述,實際上也正是著眼於此一敞開域(此在被嵌入無)。所以我們可以進一步說,畏自始至終都在起作用,因為畏使人處身於世,是存在論上的條件。

但此在的沉淪傾向使其以存在者層次的怕遮蔽了畏,從而陷入了「自身遺忘」。但畏的被遮蔽不意味著畏的消失,所以此在才恰恰有可能重新喚醒畏,本真存在。所以此在總是超越的,因為此在就是超越性,即便此在遺忘了自身,它也已然是超越的,或者說超越性是它可能遺忘自身的條件。

換言之,畏不是時有時無的一種情緒,而是此在存在的基本建制。

4樓:昂扣楓

所謂「畏 ,就是此在在沉淪過程中「在它本身面臨逃避」。這種畏被稱作是此在的「本真狀態」。海德格爾認為,畏懼是個人面臨與其敵對的以及使他遭到遺棄、沉淪的社會產生的一種恐懼心理。

畏和懼不同,兩者講的都是怕,懼是小怕,畏是大怕。在海德格爾看來,「懼」指的是外界具體物件次昂對個人形成的威脅在心理上的反映;而畏則是一種無形的、不可名狀的的東西對個人形成的威脅。

畏沒有物件,畏之所畏就是「在世的在本身」,浸透了自我的心靈深處而永遠無法自解,是「存在自身」,是隨時隨地都可能來臨而又無法避免的死亡。

5樓:煙鎖池塘柳

海德格爾的書很晦澀難懂,樓上的兄台解釋又這麼學術。畏之所畏者,即為在世本身。畏是不是即可做名詞又可做動詞?對是否、有無的不確定性。快來高手解釋。

怎樣理解海德格爾的 向死而生 ?

自學生 用我發現了 大自然的正反規律 觀點看,生和死是一對時間和生命的自然規律,也是自然思想一對空間時間的任何事物,時間生命的原理模型,都是一對相對同在感應的正反相對的一對邏輯規律。向死而生 是現實時間生命的變化過程原理,是眾人都是向著死亡的時間前的原理模型。總之,什麼學的萬物都是時間生命的一對電源...

海德格爾的時間是客觀的嗎

若羽 肯定不是啊,物理學意義上的客觀時間解釋,海德格爾是反對的,只強調鐘錶意義上的時間,沒有個人的精神體驗結合起來,在海氏看來是一種 沉淪 時間不是客觀的,因為物件在打交道時存在著先後順序 時間也不是主觀的,它不是被封閉於主體之中的。本真的時間比一切主觀性和客觀性更早存在,按照柯小剛教授說法,唯有處...

海德格爾的ereignis到底是什麼?

虎撲哧 國內將Ereignis被翻譯為 本有 事件 興有。但是,按照海德格爾在 同一與差異 的說法,ereignis是 讓共屬 按照張柯的理解 海德格爾是企圖將 同一與差異 的問題轉化為 本有 ereignis 與 分解 austrag 問題。關鍵不在於理解本有或分解,而在於理解二者之間的連詞 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