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汽車廠商在電氣化領域的競爭優勢在何處?電動車也能擁有像燃油車一樣的駕駛樂趣嗎?

時間 2021-05-09 11:22:44

1樓:李某

問題一傳統汽車廠商無論是做電動車還是燃油車或是混動車,他們的製造成本一般會比非傳統廠商的低,研發成本可能相近,其實我認為他們想做電動車的話很容易做的。畢竟你乙個不知道什麼行業的人融資再到處挖幾個人來做就做的出,我做了幾十年車的人不知道可以這樣做嗎?

只是部分廠商沒有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具體原因我認為是目前技術還不夠成熟,覺得研發出來賺不了錢還要虧本,索性就不研發了。

可能等以後電池技術有了實質上的變化,或者限牌限購的城市越來越多,真正購買電動車的人才會多起來。

問題二駕駛樂趣我相信電動車的也是可以有的,但是我沒開過什麼好的電動車。可以參考38號車評中心對特斯拉model3以及理想製造one的評價,自行甄別是否值得你購買。

2樓:

燃油車強勢廠家最大的優勢在與市場和後市場的積累。

比如銷售渠道,4S店。品牌價值。如果改變銷售方式,如線上銷售成為主流。那麼傳統汽車廠家的優勢將大幅降低。

3樓:知守觀保

做為乙個外行,我只有乙個想法:

是讓把原來的車裝上乙個電腦容易,還是把原來的電腦裝上乙個車容易?

我想肯定是前者更容易,所以傳統汽車廠在電氣化領域的競爭優勢應該是全方面的,劣勢可能是自己組織內部的利益衝突。

我覺得汽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代步工具,駕駛樂趣會很在意嗎?

4樓:一點能源

我認為傳統汽車廠商在電氣化領域的競爭優勢仍然是他的生產(比如四大工藝),精細化管理(成本管理,不良率管理等),電動汽車的駕駛樂趣一定會比燃油車高,因為電氣化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精細化和多樣化控制,而且電機的工作特點要遠優於內燃機。只是瓶頸一直在電池上。

5樓:朱總釐

先亮觀點:不要再想著傳統汽車廠商有什麼競爭優勢了!不要拿電動車和燃油車比什麼駕駛樂趣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可能根本上是錯誤的。

能有競爭優勢一定是被認知為經驗的和積累的,電氣化四輪移動空間是未來的新物種,拿過去的所有的經驗和積累應用在未來物種上,可能都是不靠譜的,而且概率還很高。電氣化引發的變革和影響還離我們很遠,要做好電氣化就要忘掉所有的所謂「競爭優勢」。

如果一定要說什麼優勢,那就是賺錢的「燃油車」業務,而這個和「電氣化」沒有關係!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非傳統汽車廠商反而在這方面沒有包袱和壓力,在平衡政策、市場、使用者各方價值和利益前提下走出一條路。

電動車和燃油車比駕駛樂趣,就好比是體育老師和數學老師比誰教學生數學教的好一樣?用燃油車過去20~30年大部分市場成功推廣經驗來定義電動車的USP,這合適嗎?

電動車需要賣「駕駛樂趣」嗎?電動車不重新定義一種「駕駛樂趣」而走燃油車的套路,是不是會最終無路可走?!

越是車企的高層,在面向未來時越要有創新思維,高管都是傳統思維,你讓底下怎麼創新?!而況,在傳統廠商的傳統思維之下,未來只有一條路,要麼買買買。否則,沒有未來!

6樓:拱宸橋扛霸子

我覺得第二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開車九年,之前開過大眾,凱迪拉克,換車的時候也試駕了很多,駕駛樂趣的話特斯拉毛豆3還是比較出色的,不比很多跑車差或者更優秀,後來我選擇了蔚來,操控性上略遜色毛豆三,但是更大更實用。但是平時開車,紅燈同時起步基本沒有輸的時候,很多時候怕太快不敢開太狠。同價位油車基本比不過電車

7樓:壞壞

總的來說,傳統汽車的發展幾乎到了盡頭,哪怕是o.1效率提公升都不是幾個甚至是幾百個億能解決的,這與電子領域的摩爾定律從來都不搭邊,對於乙個投入再多卻沒什麼收穫的產業來說,終結只是個時間問題,如果說優勢,最終只有特定環境和針對特定人群的特定產品。至於說駕駛樂趣,其實這問題並不難解決,單就加速而言,音響加震動器件配合指數式電機功率調校,你要F1的感覺都能做得到。

8樓:汽車奇談高小強

先說傳統車廠在電氣化領域的競爭優勢吧

1、品類多:

其實提問可以改為:傳統車廠在電氣化領域比特斯拉有什麼優勢?

目前在電氣化領域能對傳統車廠構成威脅的,放眼全球也就特斯拉一家,幾年才推出乙個車款品類,要覆蓋完主流品類都要好多年。

新車企都是轎車、SUV、跑車,現在特斯拉還多了個皮卡。

使用場景和使用者要求更複雜的MPV呢?越野車呢?

2、更傳統也是優勢

特斯拉的簡潔科幻風、無實體按鍵的大屏觸控,在崇尚極客的美國接受度較高,但在中國和其他市場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高效能的加速優勢,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

幾年前有幸開過傳統車廠的早期純電車產品,日產聆風,覺得這才是一輛正常的代步車。傳統車廠的新能源車可能沒那麼有開創性,但也許更適合大多數消費者。

像已經在美國開啟預訂的福特Mustang Mach-e,百公里加速3.5秒,基礎版本售價4.38萬美元,保留Mustang品牌的傳統元素,大螢幕也沒有捨棄實體旋鈕的設定,更能讓傳統一點的消費者種草。

3、軟技術積累

傳統車廠你說他人員臃腫也好,說他老師傅扎堆也行,在軟技術層面還是有豐富積累的。

底盤調教,轉向、操控、動力調教,座椅設定,易用性和空間布局,並不是什麼高精尖的黑科技,但講究的是經驗和積累。國內的傳統汽車品牌幾十年都還沒趕上合資大廠的事,不是初創新能源車企能一下子追趕上的。

品牌號召力又是軟實力的另一方面,除了特斯拉這個特例,近10來年的其他初創品牌在號召力上依然難以和傳統車廠一較高下。

4、鈔能力——錢多就是生產力上汽集團2023年全年盈利360億人民幣,折合52億美元。

豐田全球2023年盈利225億美元

大眾汽車的2023年盈利是131億美元

——豐田和大眾兩家一年的盈利比特斯拉成立15年以來燒過的錢都多很多。

特斯拉竭盡全力求生存,而大部分傳統車企對新能源車並沒有很大投入,更沒有All in,但新能源車一旦成為趨勢,傳統車企砸鉅額資金死磕,特斯拉能否保持現在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地位就不好說了。

如果拋開排氣聲浪和手動擋來看,我覺得電動車的駕駛樂趣不會比燃油車低,當然了,在充電技術和充電樁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之前,里程焦慮的煩惱也會比燃油車高。

9樓:荒原

從最早的想實現彎道超車到現在電動車的銷量逐漸萎縮,可以看出電動車的發展在中國仍然存在技術上的壁壘,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還是比較少。因為核心技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造成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在生產電動車時形成了同質化傾向比較嚴重,除去外殼裡面沒有多少自主研發或者核心的技術,電池要不是比亞迪,要不是松下,再不行就是寧德時代。而電控系統大多來自世界知名企業如博世等。

好在電動車或者稱為新能源車輛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2023年全面進燃油車的政策雖然尚在研究中,但是這種大趨勢已經無法逆轉。如果真是2023年全面禁止燃油車的話,那麼給傳統汽車產業留的時間僅僅有15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所以危機感仍然存在。

從目前汽車市場上看,中國的乘用車這塊已經接近飽和,汽車銷售增速放緩甚至同比下滑,其內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在此基礎上,如果把寶還壓在燃油汽車方面,確實會存在很大的風險。

10樓:大胖灰

第乙個問題問的是電氣化趨勢上傳統廠商的優勢。

傳統廠商的優勢,一方面是好幾代的技術積累和幾十甚至數百年的品牌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在於很成熟的,規範化的造車流程和管理體系。汽車的電氣化方面,傳統廠商已經走的很遠了,成熟的汽車電子和電氣技術體系,較高水平的通訊和控制技術,奠定了傳統廠商短期內在市場上不可動搖的地位。

第三個方面就是資本體量,新廠商能做的,傳統廠商也可以做,而且賠的起。劣勢也在於其體量,造新東西,受到公司內其他部門的牽制過大,無法像創業團隊一樣奮力一搏。

而新興廠商就真的有劣勢麼?不見得。從各種經驗上來看,管理體系的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最多隻需要兩代產品,就可以很好地學到傳統廠商成熟的產品和質量管理體系,可以保證自己造出的產品不會因為問題或者故障被淘汰。

而新廠商的優勢在於,他們的資金模式,讓他們毫無後顧之憂,全力以赴打造的產品,即使失敗,也可以在市場上敲出一片水花。從品牌上看,新廠商造的新東西,相對更容易被市場所認可,傳統廠商的電動車某種程度上會和燃油車產品產生競爭,成了顧慮。

在我看來,理念和發展模式本身不應該成為優勢劣勢,但是,它確實能影響公司搶占新市場的速度。

第二個問題是駕駛樂趣。駕駛樂趣和乘坐舒適度其實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司機開的很嗨,乘客坐的很難受。乘客舒服了,司機可能會覺得,太憋屈了。

就駕駛樂趣而言,電動車中,電動機作為乙個線性效能更好的動力部件,比內燃機可發揮的效能要好很多,不論是加速效能還是制動效能,關鍵在於調校。我的答案是,駕駛樂趣肯定會有,而且不差於燃油車。各種創造顛覆性紀錄的電動超跑就是證明。

在汽車這塊,電動機到底該怎麼去調教,大家應該都還在探索,有側重舒適性的,也有側重高效能的,而電動機的發揮,和燃油車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都需要不斷採集資料,調整,測試。這方面,我覺得大家都在同乙個起跑線上。

題主問了駕駛樂趣,但就汽車而言,駕駛樂趣只能吸引小部分發燒友的眼光,廣大使用者看的不僅僅是效能啊,適合大家生活的才是主流市場的需求。

11樓:Neeb

駕駛樂趣看你怎麼理解了,特斯拉M3P加速就可以和寶馬Mpower和賓士AMG扳手碗,這種級別的加速可以讓大部分第一次體驗的人產生眩暈感。賽道上M3P也可以和M3較量。

12樓:麥康

汽車行業是製造業的桂冠,除了涉及到大量的機械、電子方面的零部件之外,還有對於材料、製造工藝、零件及裝配的高精度、一致性,以及苛刻的耐久性要求。

第一、造車涉及的零件多,工藝複雜且要求高。這一切都是需要長時間經驗的積累,這是傳統整車廠家的絕對優勢所在。君不見「新能源各種匪夷所思故障」就是這個原因的外在體現。

第二、開發一款新的車型,從概念車、樣車、各種整車試驗,直到批產,整個專案開發需要2-3年,需要組織協調多個部門,調動相應的資源來克服開發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包括技術以及人員組織。這也是傳統整車廠的優勢所在。君不見各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高調宣布進場造車,如今3年多過去,量產的電動車品牌乙隻手就可以數得過來。

對比於內燃機汽車,電動汽車讓汽車技術變得更簡單,省掉了複雜的發動機、變速箱,但是增加了智慧型化。所謂的駕駛樂趣。舉個例子,內燃機汽車上的前驅,後驅,四驅,在電動車上,兩個電機裝前面,就是前驅;裝後面,就是後驅;四個轉向豆裝電機,就是四驅。

各大汽車廠商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中國產新能源汽車,按字母排序 1 愛馳 愛馳U5 2 奧迪 奧迪A6L新能源 奧迪Q2L E tron 奧迪 E tron 奧迪Q7新能源 3 BEIJING BEIJIN EU5 BEIJIN EU7 BEIJIN EX3 BEIJI...

汽車廠商為何不做選裝模式?

弓親 首先,現在的大多數汽車廠商已經提供了選裝模式。至少就我知道的,保時捷 特斯拉等品牌提供了很詳盡的選裝選項,而且許多客戶都會使用選裝模式 大眾 奧迪等品牌也提供了選裝模式,儘管多數客戶最終並沒有選擇使用選裝模式。所以題主的問題應該是 為什麼大多數品牌提供了選裝模式,而使用者並不使用?因為如果需要...

相比汽車廠商,Google 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優勢體現在哪?

小道8 開發 運營 推廣的方向創意完全錯誤!位置低 思路窄,很快就會先行卻被淘汰!如同在社交網輸給facebook!最關鍵的不是技術,而是創意!位置太低!解決問題的思路就窄!創意 改變世界!搶占世界巔峰 自動駕駛將很快成為最賺錢的行業!淨利會比谷歌 蘋果多的很多!自動駕駛離實用還很遠是因為谷歌研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