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康熙對自然科學充滿濃厚興趣,且當時傳教士眾多,清朝卻沒有擺脫儒學枷鎖走上科技強國之路?

時間 2021-05-05 21:38:45

1樓:弓長白告曰京

()對西方科學書籍評價:「歐羅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製作之巧,實逾前古。其議論誇詐遷怪,亦為異端之尤。國朝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具存深意」

有端聯想

如果你認為哪怕二十一世紀建州都搞這樣類似的行為是合理的。

那十七世紀的康熙時期的人這麼認為,我覺得也不難理解。以上。

2樓:dezew

面臨意識危機和理論困境,沒法解釋為啥不如人,是否信天父才能學好科學,在知乎深受好評的雍正乾脆以奇技淫巧全面封禁,不過這麼幹的大人物也不止四爺一人。

3樓:剎那

很簡單從漢武帝獨尊儒術起千年之久,儒家把控了向上的高階通道,全天下的讀書人學的都是四書五經,這些讀書人會允許通過變革讓以前所看不起的奇淫技巧來與自己競爭上層利益嗎?就是這些高階大儒會允許自己的子孫自己的門生後輩的所學從此成為廢物就此淪喪嗎?

華夏近代問題歸結到乙個朝代上本身就是乙個偏頗,不管他是漢族或是異族朝代。

4樓:紫羅蘭1964

康熙對自然科學充滿濃厚興趣那只是他個人的興趣,但是從康熙皇帝開始到他的臣民並不能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和狀態,社會是有一以貫之的慣性的,而且在當時整個世界都還沒有到科技大發展的時代,中國對於外部的接受往往是被迫的,當時海晏河清。帝國蒸蒸日上,所以不可能跳轉思維

5樓:張湘-漢諾瓦Hannover

奕辦同文館培養翻譯官:「分派通解外國語文之人,攜帶各國書籍來京,選八旗中資質聰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俾資學習。」

兩廣總督的瑞麟上奏匯報廣州同文館的情況:「……奴才等公同酌議,似應量為變通,擬請嗣後同文館學生,專用旗人,毋庸再招漢民。」

學習洋槍洋炮:「唯此項精秘之器,京營學成後,只可推之各省駐防旗兵學制。」八旗之外的綠營則嚴禁學習。

日本搞明治維新,建了兩萬多所小學,數量和今天幾乎相等。

而滿清連培養培養翻譯官都要防範漢人。

學火器,寧可給沒戰鬥力的八旗,也不給漢人。

這樣的傢伙有可能成功工業化麼?

明代留下到清代的一些中國自己天文曆算人才還是有一些的,康熙三年歷獄案中,廷議將欽天監監正湯若望,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壺正楊弘量,歷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發,冬官正朱光顯,中官正劉有泰等皆凌遲處死。已故劉有慶子劉必遠,賈良琦子賈文鬱,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實,湯若望義子潘盡孝俱斬立決。最後的結果是,外國傳教士湯若望被找個藉口放了出來,而其他上面列出的從事西學的中國學者,還是被凌遲的凌遲,斬頭的斬頭。

徐光啟和李天經在崇禎年間,精心培養的一批數學天文人才,基本被殺滅掃蕩乾淨。

江曉原教授說"《崇禎曆書》在2023年的時候,跟歐洲的天文學差距很小。但是編完之後,200多年幾乎不變。後來清朝修訂過幾次,補充過零星的歐洲天文學知識,但是實際上我們完全脫離了歐洲天文學的程序。

接著200年,我們幾乎原地不動,而歐洲這200年天文學發展如火如荼。《崇禎曆書》曾經有乙個機會能夠讓我們跟國際接軌,最終中國失去了這個機會。

湯若望在明朝的時期著述頗多,參與編寫翻譯的還有《坤輿格致》、《渾天儀說》五卷、《西洋測日曆》一捲、《民曆補注釋惑》一捲、《大測》二卷、《星圖》八幅、《恆星表》五卷、《交食歷指》七卷、《測食說》二卷、《測天約說》二卷、《新法歷引》一捲、《曆法西傳》、《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捲、《學歷小辯》一捲、《恆星出沒》、《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曆法方面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禎曆書》內,或者和《崇禎曆書》有關。

清朝時期湯若望再沒有創造性的著述。

明代欽天監這個職位一直是中中國人擔任的,明末崇禎時期,即使是引入西方曆法,主要負責者也是中中國人,徐光啟之後是李天經,這兩人本身就是具備深厚的科學功底,其綜合水平還在西方傳教士之上。底下還有一批中國知識分子跟隨他們工作,一起學習引進的西方科技。

清期湯若望後直到清道光年間150多年的時間裡,"欽天監"實際負責人全部由西方傳教士擔任。

6樓:何許人

你以為那個年代,西方人,在拼命的研究科學,希望通過科學技術的提高來用槍炮對中國的騎兵?

你以為是打《帝國時代》啊?進步科技橫掃全世界?那是你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歷史。

歷史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8世紀末,蒸氣機的發明和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我們把蒸汽機,珍妮牌紡織機看出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那個年代以後,人類才會開始拼了命的搞科技突破,才會有意識地全民性上公升到國家戰略式的搞科技。

康熙是哪個年代?十七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中葉。那個時代整個人類都沒有意識到科技的力量。

在此之前,牛頓的職業是皇家鑄幣廠的主管,伽利略是神父,達文西職業是畫師,沈括職業是公務員,康熙的職業是「皇帝」。科學,都是業餘愛好。你指望神壇上的中世紀皇帝貴族花一筆錢專門養一批人叫做「科學家」?

康熙玩科學儀器的心態和乾隆找書畫蓋章、天啟做木匠性質是一樣的。乾隆不可能明令讓全中國人民搞收藏,天啟皇帝更不可能讓全中國人民做木匠,為啥康熙就要讓自己的愛好推廣讓全中國人民仿效?

對於康熙大帝乃至當時老百姓來說,當時的科學,技術只是事物的原理進行合理的演繹,解釋,還上公升不到能夠影響一切甚至撼動生產方式的程度。準格爾部的騎兵,吳三桂的藩鎮,黃河流域的生民遠比科學重要。

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的視角,賦予古代人「必須發展科學」的使命。

科學,永遠不是衡量文明的唯一標準。

7樓:

康熙差不多是大清到中原第乙個皇帝。

他敢得罪文人集團麼?

得罪文人集團的後果是什麼樣的。

你看看雍正的下場就知道了。

乾隆學聰明了,搞什麼搞。

大家一起混日子吧。

而且他們的興趣也就僅僅是興趣。

沒有科學環境,學多少科學技術都只會曇花一現。

想給古人分鍋也不能因為大清是滿族就全甩過去,這鍋至少也要從明朝算起,甚至可以算到唐朝,或者更早。

研究古人有意義,給古人甩鍋無意義。

西方現代人能把西方老祖宗的東西發揚光大才讓祖宗面上有光的。

8樓:晨橙

因為康熙僅僅把這些自然科學,例如數學、天文當作娛樂的一部分,他不會支援自己的兒孫玩物喪志。清朝傳教士多,但官職不高。比如郎世寧,傳教士,幫康熙畫畫,但是由於畫三大調,五大面很清晰,康熙不認可,於是郎世寧開始學習中國畫。

所以傳教士再多得不到領導者的認同提拔作用還是甚少。

這幅是上海博物館郎世寧的畫作之一。

9樓:範紅雲

實際上,滿蒙軍事貴族,對於漢人有深深的文化自卑,所以一切都很好理解,這就只是單純的優越感,你會放棄你的技術代差麼,會推廣麼,不存在的

10樓:

儒學是統治階級統治知識階級的最好最有效的工具。儒學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忠於君主,遵從父命。這些思想有效的限制了知識階級的思想。所以儒學是很難被其他思想所取代的東西。

11樓:生薑哥哥

1.儒家那一套東西不是你說不要就不要的,不要了讀書人怎麼辦?

2,康熙喜歡(是不是真的喜歡誰也說不准,或許只是好奇心裡,)傳教士帶來的玩意兒只是出於個人喜好,滿清認為自己的跟在東北,安身立命的東西是刀馬弓箭,滿清入關只是覺得自己搶了別人家,隨便怎麼砸,大不了回自己家。更何況滿族才多少人口,如果發展火槍,漢人實力暴漲該怎麼辦?

3,受歷史侷限性影響,其實這跟第二點意思差不多。康麻子又不是穿越者,看不清歷史走向,在辮子軍的刀馬弓箭面對洋槍火炮撲街之前,他想不到,更覺得沒有必要發展科技

12樓:「已登出」

麻子對西學的喜愛來自功利驅動而非智性愉悅,西學能讓他君師合一的形象進一步強化,最終得以治統並道統,嗣後諸帝對西學的冷淡只是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借助西學來實現這個目的而已,既然西學連點綴的功能都喪失了,如何指望在文化高壓的環境下實現其社會功能?

13樓:

這還用長篇大論?一句話就解決了。滿清第一要務是發奮圖強嗎?不,第一要務是防漢。

康熙不知道科技厲害嗎,他清楚得很,正因為厲害,所以才要第一時間禁止傳播打成奇技淫巧,不然我大清還能是我大清嗎。

14樓:1nd3x

首先康熙對於西方科技的好奇與喜愛,僅僅停留在他個人上,乙個帝皇的業餘愛好上。而傳教士所帶來的西學東漸也僅僅停留在數學醫學天文學等方面。最關鍵的是,穩定的小農經濟的外殼並沒有被打破,中國最主要的經濟組成沒有體會到任何壓力,沒有把新型科技融入生產中的要求,當然最終科技強國這種現代人做的大夢也是不可能發生的,那時的中中國人做的是一畝田三分地的小夢

15樓:鄭莊公

自然科學和儒教兩者各有各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就好比電腦代替不了包子,包子包不了電腦一樣。

對皇帝來說,是他家的政權重要還是科技發展重要?當然他家的政權重要。

16樓:拉普拉斯大魔王

問題是清朝統治者為什麼要趕走來華傳教士呢?

這個可能皇漢們不懂。

因為人家一神教不能拜偶像。

意味著不能尊孔祭祖。

韃子皇帝生氣了,就把人家趕走了嘛。

17樓:喵九爺

興趣和志向是兩回事。考試制度規定語數英分數佔90%,其他佔10%。那麼對學霸來說玩個政史地只是學習之餘的興趣愛好,是錦上添花的行為。

對於學霸的學弟學妹們來講,當然也是這種學習模式。可是有一天制度突然改成語數英佔30%的時候……大家只好「一臉懵逼」、「各種被碾壓」、「痛心疾首」和「脫了褲子都趕不上」……

18樓:南非鐵路

不光是康熙帝所有的亞洲帝國都有這樣的君主。比如德川大狸子就有英國水手做武士。但是他們的階級利益決定他們不可能長期西化下去。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19樓:李震

史景遷先生的著作《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第二篇「思」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

請注意,所能回答的僅僅是從康熙個人的角度來回答的。

尤銳先生所著的《展望永恆的帝國》將這一問題追溯到戰國時期,提供了華夏文明,儒家文化下產生的帝國充滿生命力的論據。

列文森先生所著的《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闡明了儒教是如何在現代衝擊之下衰落的。即使本書是採用的學術界已經摒棄的西方衝擊—回應論,但其獨特的論述也相當令人啟發。

這個問題涉及了眾多方面,據我淺薄的了解,學術界仍有關於此問題的大量論述。以上三本書可做入門。

20樓:太極章魚

不說康熙乾隆時期徵緬甸,吃夠了緬甸人手裡英國新式火槍的苦頭,不還是禁止裝備,不過八旗火器營里的重型火槍在當時也是很先進的,但是綠營只有鳥槍

21樓:

皇帝當然不需要參加科舉啦。

科學什麼的只是興趣愛好。

跟你們這些滿洲貴族不同,我們漢人光是混點官位為了科舉考試整天覆習孔孟之道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為什麼在現代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如此普遍的背景下,宗教依然有市場?

我有乙個類似疑問 為何在科學技術已發展到今天的地步,還有那麼多西方人士還會去讀聖經故事,相信聖經故事。我的意思是 你可以相信 神 但那應該是相信存在不被當前科學所理解的神秘自然力量,而非古人能夠理解,能夠描繪,能夠記錄的 神 和神蹟。如果你信那個,豈不是承認現代人比古人還愚鈍?真的很奇怪所謂宗教信仰...

人文科學相比於自然科學為什麼會受到輕視,為什麼人們逐漸覺得人文沒有用?

曹懿一 夢想 我要成為乙個優秀的文學家 我要成為乙個出色的哲學家 我要成為乙個著名的歷史學家 現實 哇實現這些好像有點難呀 哇這些好像都不是很吃香呀 哇我還是學點像經濟學這種看上就有錢的學科吧 遺忘的角落 只能說愈加物質化的社會扭曲了大部分人的世界觀。正如蘇軾在 記承天寺夜遊 中所說 何夜無月?何處...

為什麼我們現在所建立的自然科學一定是對的 就因為它較大程度符合自然現象嗎?

學術菜雞 首先所有科學都是錯的。1 因為人類的測量精度不能到小數點後無窮位。牛頓力學可能在小數點前三位是對的,量子場論可能在小數點前11位是對的,這些位之後,理論和實驗可能就不再一致。2 永遠不知道下一時刻這些定律還是否成立。但人類依然相信這些理論,因為與實驗在一定程度上符合。 三七牆 自然觀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