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中,密度的區別對烘焙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時間 2021-06-06 02:20:50

1樓:孫行知

對咖啡烘焙沒有深入的研究,就你的問題淺顯的回答一下,如果你懂,權當作我自己的知識鞏固,如果對你有益,就希望你能藉此更喜歡咖啡烘焙。

我認為了解豆子的密度對於烘焙很重要。如密度大的豆子需要的入豆溫往往更高。同等條件下,密度大的豆子含水率流失也低於密度小的。

多數密度大的豆子合適的烘焙度往往在一爆結束以後。密度大的豆子對於烘焙的容錯率更高,一爆密集到二爆密集,只要水平高,都可以烘出喜歡的味道。以上種種,雖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大體會讓我在烘焙前對豆子有乙個初級的認識,方便確定豆子的最佳烘焙度。

當然,實際情況下,多數都不是最佳,但至少有個方向。

2樓:張鴻遠

密度和水分要結合看待,任何咖啡豆的乙個特徵都不能完全決定豆子的烘焙。

高密度的的豆子熱量傳導至豆芯的速速會越慢。

把豆子的烘焙大致的去分為三段:

A第一段:入豆到黃點(155°至165°之間,豆子全身發黃的階段。)

B第二段:黃點到一爆前

C第三階段:一爆到下豆時

首先預設乙個烘焙程度:比如1st結束

嘗試著使用乙個密度的豆子去改變:abc三段的時間。

例如:耶加雪菲,總烘焙時長9分鐘,記錄第一段時間,第二段時間,第三段時間。

對比三段時間的比例,摸索規律。

初期不要調整風門,不要頻繁調整火力,初學階段一爐豆子火力調整不要超過3次。使用初始火力加10%——30%的單次調整火力幅度進行達到預設烘焙時間的目的。

舉例:預設:耶加雪菲 9.30min/1st密集

第一步:找出平穩火力值(入豆溫不變,入豆時火力狀態不變),即為不做任何火力風門調整即可達到9.30/1st密集

第二步:以基礎火力為基準上下調整去調整abc三段的烘焙時間,例如:下豆時火力下調10%拉長a階段;黃點時上調20%加快速度;1st前10°調整回基準火力。

來達到9.30/1st密集的目的;失敗重來。

前期預設仔細在動手,減少失敗率。

如此可得到多種組合的豆子:a>b>c;ab

一一記錄,杯測連續三天。

摸索到大的結構時,再學習更多的技法。

在自己體系建立之前,不要盲目聽從某乙個技巧。學雜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啥好喝,為啥不好喝。

再有了大的體系後你可以以此邏輯為基礎去包羅不同的烘焙技法,烘焙體系。

在沒有建立自己的體系前,切勿重視任何乙個技巧的重要性。任何技巧都是上層建築,根基不穩啥也白搭。

烘焙咖啡中的新增物?

卓文浩 烘焙過程裡不會新增新增劑。我好像在哪個國家見過糖炒咖啡豆那裡特產什麼的。烘焙過程一般不會加東西因為要保證這個新增劑在200度的高溫下不會發生變化對咖啡烘焙機不會產生傷害機器比豆子貴呢 Wossen Wei 補充一下,焙炒的時候加入椰奶,黃油之類的新增物,在東南亞乃至海南可能是比較普遍的做法最...

淺焙 中度烘焙 深度烘焙的咖啡豆都有怎樣的特點?

冷風0623 簡單說來,淺烘焙相對偏酸苦少,中度,相對酸苦平衡些,深度相對苦重酸輕。具體還要看什麼豆子,因為豆子本身影響比較大。還有處理法,比如水洗相對酸度偏高,花香,水果為主要風味,日曬,醇厚度高些,蜜處理甜度高些。還有有些豆子烘焙程度幾乎不會有大的變化,比如耶加雪菲,不會有人要深烘焙,曼特寧不會...

怎麼區分咖啡的快烘,中淺烘焙,焗烤?

一粒咖啡的禪思 1 快烘一般是指猛火高溫快炒,根據豆子不同9 11分鐘出爐。2 中淺烘焙一般指一爆結束左右出爐。3 焗烤一般指烘焙中失溫或時間不夠形成的不恰當烘焙,通俗的說就是豆子炒的半生不熟,喝起來始終有股生澀味。 大頭 瀉藥。王三的回答已經很一目了然了,如果還不懂的話就這麼跟你解釋一下吧。烘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