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結合現實,解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

時間 2021-06-07 00:16:17

1樓:大道光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現在大多數都這樣理解: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干預。大多數人認為天地沒有仁愛,如果真的這樣,那和我們的平常的認知可相反,老子真的是這樣的意思嗎?

這段產生很大的爭議,老子難到真的認為天地沒有仁嗎?為了找到真相,我們再看看老子關於仁怎麼說?

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第三十八章: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以上章節是老子關於仁的描述。

前面大家都認為天地沒有仁,我們來分析一下老子認為仁存不存在。

與善仁,要善於對待仁,說明老子認為仁是存在的。

大道廢,有仁義。這句話是說大道廢除後仁義出現,更能說明老子認為仁是存在的。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這句話又分歧,分歧的焦點是對絕的解釋。有人認為絕就是拒絕,也有人認為絕就是極好的。

不管是哪種認識,都可以肯定仁是存在的,只有存在的東西才可以拋棄,或者說仁就是最好的,這些都認可仁的存在。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既然認為有上仁,那麼仁也是存在。

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這句話是說仁出現後又失去了,還是說明仁是客觀存在的。

綜上所述,老子並不認為天地不存在仁的,聖人是沒有仁的,相反老子認為天地存在仁的,聖人是有仁的,哪麼認為天地之間無所謂仁的存在的解釋是行不通的。

既然老子認為仁是存在的,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呢?

誤解是因為對這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假設前提不理解。那是因為這一句是假設句,假如天地失去仁慈,那麼天地會把萬物作為草狗對待。天地沒有仁愛之心,萬物不生,生命將無法存活?

這句話要和後面的話「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聯絡起來理解。

天地之間一直在動,這個動是什麼呢?這個動就是主宰生命的內在東西,仁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仁怎麼能失去,失去後,萬物就沒有東西去管,就變成了芻狗,任意處置了。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沒有仁愛之心,聖人就不會為了利益大眾利益考慮問題。長久以往,上下不同心,離心離德,國將不會長久的。

仁是什麼?

我們先看看《禮記·樂記》中說「春作夏長,仁也」,仁最初作為生長的意思,由「生」而「親」,父子,夫婦,朋友之間的關係,是發自內心一種親密,比如『我欲仁,斯仁至矣』,由「親」而「愛」比如《孟子·告子上》『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人在見到自己的親人即將罹禍或已身處不幸時,總會油然而生一種不忍之情,希望他能免遭不幸或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減輕痛苦。所以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不受任何的影響,他會自然而然的產生,這就是真仁。

老子在本篇提出了仁,前面分析了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也是一種本質的東西,不是通過外表而表現出來的東西,仁的存在不是一種務虛的存在,而是一種實際的存在,那是因為有一必然有仁。

2樓:ARM7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最基本的解釋:天地對待萬物都和對待那個草扎的狗一樣,不會干涉,沒有偏好,沒有差別心,都是任其自然生化。天地不會說對誰特別好,也不會說對誰特別差。

中國古人講究天人合一,即「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故此,人當效法於天,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大道之行,一視同仁,天地運焉,日月明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人處天地,各遂其生,各適其性,各樂其生,各安其死,各順其性命之情,此「一視同仁」即為大仁。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乃一任百姓自為芻狗,死生得喪,無與焉,當如是則不得不如是也。當生則生,當殺則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用則用,當捨則舍;當成則成,當毀則毀。此當然而然,實即自然而然,純為一道之流行,與一氣之流行。

聖人之用心,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對生活的指導意義,莫過於經營管理乙個企業或組織,身居上位時,對下屬當無差別心,平等視之,以結果和能力為導向,個人好噁退其次。這裡,老蔣是個反面例子,凡是我的嫡系部隊,能力差的也委以重任,不是嫡系就邊緣化,這裡摻雜了過多的主觀好噁,結果就是耽誤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個「聖人不仁」正面應用,無論諸葛亮個人多欣賞的馬謖的才能,馬謖失了街亭,違了軍紀,當時蜀漢人才凋零,最後還是斬了,當捨則舍,當毀則毀,難哉。

聖人以道治天下,一以「為於無為,行於無行,因任自然,虛心自用」為旨,無心於以仁自為而自仁,則合道矣。若有心於為仁,以要天下,則仁斯下矣。道若不立,豈有仁乎?

雖曰不仁,而仁自在其中矣。「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遵道而行,則德、仁、義、禮皆在。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無心於萬物,而萬物生生滅滅,各遂其志。天地就像乙個大風箱,內部空空無物,而它「產生風」的作用卻無窮無盡。而人效法於天,存心行事,處事應物,亦應該無心於天地之間,對世間一切,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不生心,不動心,不用心,無思無慮,無慾無念,則心自虛無湛寂。

體同虛空,妄心不生,識心不長,道心不存,心無其心,一無所存,一無所著,心源清淨,真性自然顯現,天道亦自然流行,寂然不動,則感而遂應,應而遂通,其用無窮,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無言,而四時自行,百物自生。有言則有封有限有義有跡,多言數窮時,不若無言自守。守中不紛,則心自寂,抱一不離,則神自全。

執一御萬,則可簡事,居中應圜,則可無為。以我之中,應天地之中,則我與天地合一矣。

3樓:南北朝

對於乙個系統來說,可確定性是系統中個體的追求,而全部個體的追求確定性的行為導致整個系統呈現出不確定性。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子的,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一直都是。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4樓:無奇之道

天地會因為你家窮就給你地里多產糧嗎?

天地會看難民飢寒交迫就從天上往下面掉餡餅嗎?

天地會因為喜歡羊而不喜歡狼,而偏向羊結果把狼餓死嗎?

天地對外萬物,無偏袒,全面同等對待,萬物得於相對平衡。

天地「仁」的物件,包含了全部的萬物。全部都仁,等於全部都不仁。

因為已經沒有了「仁」vs「不仁」的相對性。

這就叫大仁不仁,上德不德。

5樓:洪權

道德經內容。要知道這句,必須靜坐入靜的程度。也就是最少欲界定5層。

因為,入靜後,雜念減少,意識反而清醒,而清醒的意識,如同俯視一切,不會參與到情緒,想法,念頭,記憶中。這就如同天地,不會干涉到草木動物自然界的執行中。

怎麼理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遠方依韻 孔子之前,仁 是乙個意思 孔子的學說中,仁 又是乙個意思。孔子把 仁 這個意思擴張到無限大了,導致失去了本意,偏偏獨尊儒術後,這個意思流傳最廣。 葷素搭配 一般來說,道德經作為辯證法的基礎。除非是下定義的語句,不然全部是2重意思。這2重意思一般就是左 右之分。具體你採信哪一派,都可以。一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究竟是天地真的不仁,還是萬物自甘為芻狗?

神霄源震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執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天地無私,無情。生物的滅絕,在天地看來,與一根樹枝斷了,無有分別 yee 仁是下德,有了仁就會有不仁。天地不仁就是說天地不會對任何人和物有仁慈之心,對萬物一視同仁。芻狗並沒有貶低的意思,我是這麼理解的。 淡淡 常言人生無常,事與願...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原來不是道德經裡面的嗎?https

zhai 這句話,首先很好的描述了道的特性,道不會對誰 仁 他對萬物都一樣,該是什麼就是什麼。隨後,如實描述了當時的聖人,他其實只是把百姓當成了祭祀時供給神靈祖先的祭品而已,至於他所說的對百姓的 仁 未必真的像他們自己說的。 恪守真一 什麼是天地不仁?魏晉時期的玄學家王弼為 道德經 作注時這樣解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