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句話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又或者說是不是要達成某種條件?

時間 2021-05-31 18:21:08

1樓:陳崢

這個問題有兩種解釋方法

第一:這是認識論中的兩次飛躍

讀書是最低成本獲取知識了解世界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有乙個弊端,就是這是感性的認識,是不夠全面的,所以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而行萬里路便是把這個感性的認識上公升為理性的認識,真正的去感觸,而不是空想。這是第一次飛躍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遊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汩沒,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

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乙個比較好的回答

當我們看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很明顯這句是後人加上的,這句話更偏向與現代的應用,因為古時候目標是讀書,遊學然後就科舉當官去了,在現代我們的目標多樣化了,並且這個多樣化的目標,都涉及到乙個東西,那就是做人,人生閱歷,為人,城府這些由何而來?沒有人生下就會的,這方面的成長都伴隨著閱人無數。所以這句話,就是第二次飛躍,理性到實踐。

第二,我並不認為誰不如誰,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萬種人,同時有個名家(貴人)指路。

2樓:明書靜

讀書是用最少的時間和物質成本換取廣闊的見識和知識。旅遊,是實地去感受考察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去領略和書本不同的真實世界。人情練達即文章,最琢磨不透的就是人,閱人無數太難了。

3樓:天津子謙

這話題問的正是關鍵處。

無論如何,要成就點事,總不能繞過人與人交往。人與人的關係是最複雜、最需要歷練、最講藝術的。成與敗、得與失最終都體現在人上。

讀書,可以取得間接經驗。是人與人的間接交流。

路途中的衣、食、住、行,哪一環節能離開人與人的直接交流呢。然而這種交流是一過且短暫的"情"況,是膚淺的"感"知。得到的是常識性的"直接經驗"。

這通常是從"間接經驗"(即讀書)無法體會的。

閱人,是人與人深入的交往,是包含具體事件的親身歷練。學界稱之為"實踐"。閱人無數是可以練就並取得豐富的"情感",進而上達為"感情",逐步達到"覺醒"與"悟道"。

或可造就出據有深厚藝術氣息的人。至少是個社會活動家。

4樓:SSSST

翻譯一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讀書:理論

行路:體驗

閱人:實踐

最後落腳在實踐上

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實現迴圈。

怎麼來理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家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領悟 ?

論語的前面寫的就是這個,而且寫的很清楚。關於讀書,交友,遇良師,自己如何格物致知。我的理解是,你如果只是自己讀書是不夠的,還需要跟不斷跟朋友進行學術交流和互動來了解他人的想法觀點來反覆論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不過光這樣也還是不夠的,因為學習知識或多或少也是有喜惡之分的,如果有個良師指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

讀萬卷書 書好找行萬里路 路怎麼尋找?

牧野流笛 這個涉及到幾個維度交叉的問題,就拿兩個比較重要的維度來說吧 年齡和背景。如果你家庭不算富裕,普通老百姓,也就是出了大事只能找人湊錢或者找人託關係的家庭,那麼應該先讀萬卷書,用學識作為敲門磚躋身富裕或者上層社會,這樣你才有了行萬里路的機會。要不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受累的是你的家庭和你心靈...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那個重要?

讀萬卷書 認知 和行萬里路 實踐 屬於 知行合一 的陰陽兩面,相輔相成。對於有些人,或有些職業,或有些情景,讀萬卷書會稍微重要些 反之,行萬里路稍微重要些。更多的情況是要知行合一,學知和實踐相結合。走乙個極端,只讀萬卷書或只走萬里路很可能效果都不太好,但不排除有些極端例外情況存在。就好像有極個別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