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學中的「心即理」?

時間 2021-05-09 20:00:42

1樓:暮成雪

不去看書是不會理解的

理是程朱理學的核心內容,是從萬事萬物中感受到的根本規則。

心即理,王陽明開始是虔誠信程朱理學的,後來發現了更神秘的東西,就是理不外於心。就是他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要讀書,才能有些體會

2樓:天下道人

心即理主要是以良知為基礎,行為尊崇自己的良知,個人休養高了,道德高尚了,心中所想與行為一致就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也就能達到心即理的高度了

3樓:AndNon

很簡單,你在路上撿到錢,或者手機,你第一反應應該是物歸原主,但是隨著年齡閱歷增加你的良知會被蒙蔽,但是你知道據為己有是不對的,這就要跟隨心中的良知走,減乙份惡增乙份善。區別善惡要像如觸冰碳一樣,不斷修煉內心。

4樓:

宋明理學的理,都是可以被理解為巨集觀世界的執行規律,追求自身修為和天理結合。

朱熹的觀點是通過格物致知入手,通過外部事務和規律矯正自身行為。

陸王則從正心誠意入手,認為理在心內,強調自我反省來發覺理本身。

心學可以模擬為儒教裡的禪宗,只不過佛道內省出來的「理」讓你遁世,儒家內省出來之後就內聖外王了達到傳統儒家道德制高點。

5樓:李澤志

首先要注意的是這裡我們所說的「心」並不是指體內的器官,而是指一身之主宰,是可以視聽言動的。「先生曰:『道無方體,不可執著,……道即是天,若識得時,何莫而非道?

……若解向裡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出自《傳習錄·卷上》)王陽明先生認為「心即理也」,合而言之其實就是道。

他還提出了乙個「良知」的概念,這個所謂的「良知」,我認為可以解釋為善念之開端、本心之體現、道體之本然。

孟子認為人天生就是善的,任何人在路邊看到乙個孩子掉到井裡都會於心不忍,這便是惻隱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這「良知」所指的就是善念之開端;心只是一,從不同方面體現出不同的性質:

「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出自《傳習錄·卷中》)這就是良知,是「至善」,是「本心」之體現;「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出自《傳習錄·卷上》)天下之理在於道,而眾生之心由道生,故天下之理——良知可以說是心之本體,也是是道體之本然。

道通過動靜化生萬物(「理」),良知通過動靜映照萬物(「心」)。

6樓:東方夜央

說說我個人的理解。

理就是天理。天理充斥於世界萬物之中,萬物如果想好好的運作就不能違背它。儒家最最注重的就是社會倫理,所以我也把它主要理解為倫理。

心就是人的主觀意志。但是王陽明所說的心不是說人的所有主觀意志。比如你心裡想犯罪,這種心是理嗎?

當然不是的。王陽明說的心是本心,就是去除了雜質的心。所以他說為善去惡,發明本心。

只有最純淨的心才是理,此時的心是充滿了善的。

所以王陽明說心即理就是將社會倫理道德和個人的純正本心相結合。比如見到了小孩掉入井中會有惻隱之心,這種惻隱之心是人內心的感受,同時也是社會倫理所認同的。

以前朱熹強調格物,向外求理。但世間萬物繁多,石頭格一下,竹子格一下,花草格一下……什麼時候才能格完?現在既然知道了心即理,直接向心探求理不就行了。

當然,這也是乙個漫長的過程,但起碼比較簡單一點。

我不是王陽明的信徒,也不是專門研究哲學的,只是平時有興趣讀了幾遍傳習錄。粗淺之見,貽笑於大方。分享出來讓大家樂呵樂呵。

7樓:隨風

心即理中的心是人先天具有的「本心」及其所表現出來的「良心」,此「心」合乎天理,所謂「心即理」也,此理不在心外,無需外求。比如你有個小孩,冷了給他添衣,餓了喂他吃飯,這是從哪本書上學來的嗎?王陽明的心學主要用在道德實踐領域,不可將其擴充到科學實踐。

8樓:沁園春雪

朱子講:「吾以心與理為一,彼以心與理為二,亦非固欲如此,乃是見處不同。彼見得心空而無理,此見得心雖空而萬理鹹備也。」

朱子講「心之體性,虛靈不昧,無有限量。理具而事應,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皆在目前」,又講「人人心中有一太極」,「太極者,萬物之理也」,故知理不在心外。朱子曰:

「天下之理一也。豈容有二?」

朱子嘗謂:「人人心中有一太極」,又曰:「總萬物之理,便是太極。

」《朱子語類卷一一八》雲:「心包萬理,萬理具於一心。」「大凡理只在人心中,不在心外。

」《朱文公集捲七五送張仲隆序》謂:「天下凡事,本於一心。」「人心,萬事之主。

」《朱子語類·卷九八》雲:「萬物有心而其中必虛。只這些虛處便包藏許多道理,彌綸天地,賅括古今,推廣得來,蓋天蓋地,莫不由此,此所以為人心之妙歟!」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不得則無物。所以《孟子·告子上》引孔子之言曰:

「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所謂「操舍存亡」,孟子以為「惟心之謂與」。故朱子詩云:

「此心活動元無定,或出他鄉入此鄉。猛省不知誰是主,只因操舍有存亡。」(《訓蒙絕句莫知其鄉二首其一》)

朱子講「本心存,則天理明;本心亡,則天理滅。」何故?心即是理,心外無理。

朱子講「心統性情」:「惟心,乃虛明洞徹,統前後而為言耳。據性上說『寂然不動』處是心,據情上說『感而遂通』處是心。故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文義可見。」(《朱子語類》)

朱子又進一步闡述:「心,貫通乎已發未發之間,乃大易生生流行、一動一靜之全體也。」(《朱文公文集答林鐸之》)正是從這個層面,朱子講:

「人人心中有一太極。」太極者,道也。心為道體。

朱子講「實事求是」:實有是心,故實有是理;實有是理,故實有是物;實有是物,故實有是用;實有是用,故實有是事。

張子講:「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此語似弊,朱子未必同意。

朱子認同以知覺論心,不同意以知覺為心。朱子關於「心」的論述,國內的「朱子學」研究者張立文先生概括為「心為主宰」「心之體寂然不動」「心虛靈無形影」(見《朱熹評傳》)。所以,應知朱子不贊同心是「合性與知覺」而來,朱子講「從本來面目看,一言知覺即有心在,非已有知覺而後有心」,若按張子的思路,有了知覺才有心,那是不是未有心之前則有心外之知覺?

是故朱子曰:「合性與知覺為心,則恐不能無病,便似心外別有乙個知覺了!」「橫渠之言大率有未瑩處。

有心則有知覺,又何合性與知覺之有!」(《朱子語類》卷

五、卷六十,第92、第1432頁。中華書局2023年版。)

雖然朱子有時也順從以知覺體認心之作用的說法,但以為這主要「是就人上說」的過程論,並非言本體(見《朱子語類》卷六十,第1431頁)。即朱子的看法是:未有知覺之先,已有心之實;一言知覺,便有心之名。

二者不可等同。

張子未必不知其義,其言有弊而已。總之,心已是本體,亦於本體之上覆有本體?朱子講「心之虛靈,何嘗有物」,又怎麼能把「心」與具體的事物相等同呢?這叫做「主客不分」。

門人問朱子:「『善』字不知主何而言?」曰:「這只主良知。」(《朱子語類》卷八十七)

朱子講「致良知」:「所以《大學》格物窮理,正要理會這些。須要理會教是非端的分明,不如此定不得。

如初間看善惡如隔一牆;只管看來,漸漸見得善惡如隔一壁。看得隔一壁底,已自勝似初看隔一牆底了;然更看得又如隔一幅紙。這善惡只是爭些子,這裡看得直是透!

善底端的是善,惡底端的是惡,略無些小疑似。《大學》只要論個知與不知,知得切與不切。」

朱子講:「所以《大學》格物窮理,正要理會這些。須要理會教是非端的分明,不如此定不得。

如初間看善惡如隔一牆;只管看來,漸漸見得善惡如隔一壁。看得隔一壁底,已自勝似初看隔一牆底了;然更看得又如隔一幅紙。這善惡只是爭些子,這裡看得直是透!

善底端的是善,惡底端的是惡,略無些小疑似。《大學》只要論個知與不知,知得切與不切。」 (《朱子語類》卷一百零七)

9樓:

比較好理解

心即理心就是真理

這裡「心」指的是人的能辨善惡的良知,真理指的是聖人之道所以這句話翻譯為:

良知就是聖人之道

即良知會讓你成為聖人

所以陽明先生說這句話的目的是強調良知的重要,只要你能光明你的良知,並且嚴格按照良知去做,就能成為聖人

如何理解心外無物,心即理?

史思明 這是作為 義理之性,天地之性 外在超越的 性即理 來說的。性即理 類似康德的 絕對律令 實踐理性 康德稱之為道德的神學。心即理 是內在超越,由 道心 結構一切。不管哪乙個,都已經接近兩個世界的說法。不符合中國乙個世界 沒有 人格神 的傳統。 隨風 同歸於 寂 的寂用 存在與不存在 理解似有不...

關於陽明心學,心即理和良知。如何才能檢驗自己的良知是真良知

lee 在王陽明看來,天理是先驗的,是客觀存在的,貫徹天人,在天就是天道,在人就是人性。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 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王陽明 尊經閣記 對於他來說仁義禮智信就...

如何理解「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說王陽明就不能不說朱熹,所以下面會把兩個人的觀點放在一起來說 一 理王陽明所說的 理 和朱熹說的 理 含義是不同的。王陽明所說的 理 指的是義理,簡單可以理解為 仁義禮智信 這個 理 是人文界的 理 而朱熹所說的 理 範圍可大多了,他把有生之理與無生之理一線綰合了。簡單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最高之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