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陽明心學,心即理和良知。如何才能檢驗自己的良知是真良知

時間 2021-05-08 10:32:54

1樓:lee

在王陽明看來,天理是先驗的,是客觀存在的,貫徹天人,在天就是天道,在人就是人性。

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王陽明《尊經閣記》)

對於他來說仁義禮智信就存在於心中,只要向內心發掘,就一定能夠見到天理。具體到操作層面,也很明確。那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時(無論想到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我們的內心都會判斷:

這是否正確?這就是所謂的良知。比如說,你想偷同事的東西,只要捫心自問,就會知道這是不對的,按照王陽明的說法,知道這麼做不對,就是良知。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於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是惻隱也,羞惡也,辭讓也,是非也;是親也,義也,序也,別也,信也,一也。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王陽明《尊經閣記》)

但是,這個操作只有在單

一、簡單的思想體系下才成立,換乙個思想體系就可能出問題。舉個栗子:在某些宗教觀念中,殺異教徒是很正確的事情,按照王陽明的邏輯推理,殺死異教徒也合乎良知。

但王陽明本人能夠認同這種良知嗎?恐怕不能。再舉個栗子,對於王陽明而言,忠君毫無疑問是符合良知的,但對我們而言,我們的「良知」會接受忠君那一套做法嗎?

恐怕也不能。

王陽明的思想中有一條可能更加有用,那就是「事上磨鍊」,他說:「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傳習錄)只有做得到,行才算是真行,知才是真知,這才是「知行合一」。

來書雲:「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此為學者吃緊立教,俾務躬行則可。

若真謂行即是知,恐其專求本心,遂遺物理,必有暗而不達之處,抑豈聖門知行關進之成法哉?」(王陽明《傳習錄》)

2樓:微文兮

個人理解,你自己就自然之道什麼是良知,不需要去檢驗,其實也無法檢驗。問題的核心在於「致良知」的致字,即你的行動。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擔心、會羞愧、會自己覺得不妥,那麼這就說明你是有良知的,而且必然良知也是對的。

但是依然會有人不顧擔心、羞愧和自己不妥的感覺去做,那就不是在致良知了。

所以檢驗是沒有意義的事情,也沒有辦法可以檢驗。我們無法通過結果的好壞來確定良知,因為善的結果可能來自惡的行為,而反之也時有發生。至於處理了結果之外的其他方式,也沒有辦法做到可以檢驗。

大家眾口一詞,不見得就是善;只有少數人做,也不見得就是惡。這種方式也不行。

所以唯一能檢驗你的就是你的心。孟子所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當做做出違背良知的行為時,你的心就會告訴你善還是惡。

請多花時間跟自己獨處,跟自己的心交流,多做正念冥想,讓自己的良知浮出到意識層面,然後盡行之。

3樓:老王

其實很長時間有過和你一樣的困擾,我所思所想是不是對的,我以為的良知是不是真的,越是到這個時候越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狀態。直到有朋友點撥,再加上又回去看先生的話,看到下面這段話,突然有些感悟。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噁,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其實我們的想法並非是良知,但是當我們有乙個想法的時候,內心會判斷這件事是對是錯,是該這麼做還是不該這麼做,這就是良知。

比如早上我想多賴會床,這是就我的私慾;這時候心上就有個聲音提醒我再賴床就遲到了,該盡快起來了,這就是我的良知給我的提醒。如果我再繼續賴床下去,良知提醒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大,如果我們蒙著頭不去看它,就遮蔽了自己的良知放任了自己的私慾。

一開始跟隨良知的聲音做是容易的,我們只要聽良知所說盡快起床就好了,不去糾結不去煩擾,這就是我理解的生知安行,最簡單易行也是最暢快的;但是我們越是當做沒聽見,遮蔽良知,這時候再跟隨良知去行動就變得更難了,就需要用老師所說的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困知勉行的功夫,才能有所得,這雖然艱難但是只要堅持下去也依然會不斷有所得,然後漸漸回到正軌上,這就是老師所說的回到大路之中。當然就算我們走上大路也依然可能有時會懈怠,也依然會走到小路之上,但是只要能夠不斷自省隨時提醒自己回來,就能不斷的有所進境和成長,這也是我所理解的學之利行。生知安行學之利行困知勉行,三種功夫都很重要吧,在自己不同的階段用相應的功夫就好。

還有前人的思想確實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但是每個人的資質不同,階段不同,可能適合別人的方式並不一定適合自己;跟著自己的良知,去思考,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式和速度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吧。就像先生所說:「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

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於心,安可狃於舊聞,不求是當?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於心處,亦何嘗苟從?

」關於你說的最後一段:當我的行為受到周圍人的指責,人們視我為異類時,是我的認知出現偏差,心蒙了灰塵嗎。

先生有段話:「昔者孔子之在當時,有議其為諂者,有譏其為佞者,有毀其未賢,詆其為不知禮,而侮之以為東家丘者,有嫉而沮之者,有惡而欲殺之者……雖子路在公升堂之列,尚不能無疑於其所見,不悅於其所欲往,而且以之為迂,則當時之不信夫子者,豈特十之二三而已乎?」

就算是聖人也不能免於被他人指責,更何況咱們普通的人呢?但是更重要的是,當你碰到這件事的時候內心的想法是什麼?你覺得自己是對是錯呢?

覺得自己該怎麼樣去應對呢?聽聽內心的聲音,可能就會有答案了。

求學途中,難免會遇見各種波折,看了先生的書將近10年依然懵懵懂懂,只是在最近才對良知二字有些微更深的認識,也非常的慚愧,覺得自己資質甚差,不過或許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因此就放棄,隨波逐流,還是刻苦前行,去努力生活,去找到心靈的方向。日不足者日有餘,期待與君共勉~

4樓:pency

說一下我的理解吧,如有不妥,望指正。

天地不為心生,宇宙之律不為心變,卻能為心之所用,宇在心的表象下,也必在「心」的表象中,「心」只是用來感受萬物的,心欲大則象亂,欲小則象序。象序則近良知。(宇:宇宙之本源,萬物之規律)

人非生而知之者,你在決定的時候腦子裡閃過的第乙個念頭不是你的良知告訴你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個念頭正確與否取決於你的過去對這方面問題所積累的豐富程度,而不是你的心天生知道。只是你在一瞬間的決定,較別的決定有更少私慾罷了,所以正確的概率會稍微大一點點。

不摻雜私慾就是良知,你摻不雜摻雜私慾是你有意無意思考的過程,也是你本身就知道的,只是有的時候連自己也不願意承認罷了,所以良知也不用檢驗他是不是真良知,你的決定是否客觀的運用律,你的決定裡有沒有摻不摻雜私慾自己還不知道嗎?

戰場之上是戰是退,不是你心中的良知在一瞬間告訴你,而是你要用心洞悉戰場上的規律,評估敵我雙方的實力,探求雙方將士的心理情況,不讓自己因為怕死而選擇撤退,不讓自己因為想建功而輕易冒進(台兒莊大捷中那個長驅直入的日軍王牌師團)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這個選擇不在你的心裡,而是你的心能否公正的運用律,運用戰場規律(戰略部署,陰陽兵法之類)的前提是律你是知道的,律來自於你平時的學習,平時的積累,就算你讓你不懂兵法的聖人上去,他的心也不能讓他知道如何決定(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良知不是讓你神奇的知道答案,良知只是讓你公正的做出選擇,事物的象不會變,要讓自己心的表象和宇宙的表象一樣,就大概達到了王陽明的境界。

陽明心學中的心和陽明講的良知是什麼關係?

wstc999 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預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

如何理解心學中的「心即理」?

暮成雪 不去看書是不會理解的 理是程朱理學的核心內容,是從萬事萬物中感受到的根本規則。心即理,王陽明開始是虔誠信程朱理學的,後來發現了更神秘的東西,就是理不外於心。就是他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要讀書,才能有些體會 天下道人 心即理主要是以良知為基礎,行為尊崇自己的良知,個人休...

如何理解「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說王陽明就不能不說朱熹,所以下面會把兩個人的觀點放在一起來說 一 理王陽明所說的 理 和朱熹說的 理 含義是不同的。王陽明所說的 理 指的是義理,簡單可以理解為 仁義禮智信 這個 理 是人文界的 理 而朱熹所說的 理 範圍可大多了,他把有生之理與無生之理一線綰合了。簡單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最高之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