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時間 2021-06-01 16:38:51

1樓:

說王陽明就不能不說朱熹,所以下面會把兩個人的觀點放在一起來說:

一、理王陽明所說的「理」和朱熹說的「理」含義是不同的。

王陽明所說的「理」指的是義理,簡單可以理解為「仁義禮智信」。這個「理」是人文界的「理」。

而朱熹所說的「理」範圍可大多了,他把有生之理與無生之理一線綰合了。簡單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最高之理。那自然是「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察。」

二、知行關係

二者對「理」的認識不同,自然就產生兩人對知行關係看法的不同。

朱熹講的理是宇宙萬物之理,自然不可能全在人心中:比如牛頓第二定律,不可能就在人心裡面吧?自然是來自生活中的觀察,思索,才有可能知。

知了才有機會踐行這個道理。這樣的認識,知行自然是緊密聯絡的,但是並不是乙個。

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

朱子語類》

而王陽明講的理,是義理。按他的說法自然每個人可以反問自知,不假外求了。你喜歡的是否真實在喜歡,你厭惡的是否真實在厭惡?你問自己,自己就知道。

那自然不需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了,只要乙個人沒有自欺,那麼你知的時候就自然就能夠開始行了。自然也有機會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三、致良知

王陽明講的「知」一直就是道德層面的,龍場所悟到的也正是後面所說的良知。用他自己的話說只是當時點二字不出。

先生嘗曰:「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

於學者言,費卻多少辭說。今幸見出此意。一語之下,洞見全體,真是痛快,不覺手舞足蹈。

學者聞之,亦省卻多少尋討功夫。學問頭腦,至此已是說得十分下落。但恐學者不肯直下承當耳。

」王陽明全集》

按照王陽明的說法致良知就是把我心中的良知推之於萬事萬物。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將我心中的良知推之於萬事萬物,那麼萬事萬物都合乎天理。

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傳習錄》

在你不斷致良知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追求「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就的不僅僅是自己,也是在成就外物的過程。

2樓:whlee

心是什麼?理是什麼?心是天心,理是天理,所以心即理。

知行合一的提法有點偏差。

致良知其實就是致知,加乙個「良」是為了引起注意:「這是我首先提的,使我陽明的發現的」,其實就是致知,所以陽明也還是儒家的圈圈。

3樓:弘毅

心即理:理在心中,不在外。

知行合一:知和行本就是一體的,如事之終始,物之本末。

致良知: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自知善惡,依著良的指引著實去好善惡惡,即是致良知。

4樓:施財天

這個知指的是無知的境界,即無知無所不知。蘇格拉底也說過「我是無知的」。《心經》裡講無智亦無得。

講的是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如何做到,就是格物。《大學》裡說明明德,對應八目裡格物,至知,誠意,正心,層次脈絡清晰。

心學的核心是格物,重點要說明一下,這裡的格物不是了解萬事萬物,如果這樣理解就偏了。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遮蔽你內心的物慾。格除心中障蔽不明之物,就是格物。

朱熹也說過,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義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未嘗息者。《心經》裡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渡自在,這是觀自在的含義,智悲雙運,自覺覺他。

菩薩是梵語音譯,全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是指有情的眾生,即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眾生。對照《大學》裡的明明德來說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般若」是智慧型,深般若就是大智慧型,在佛教裡講的大乘,菩薩和佛所入。「波羅密」是彼岸的意思,此岸是生死,彼岸就是沒有生死。「多」是到的意思「時」是上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就是,般若大智慧型是能讓你到達人生的彼岸的智慧型。「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也叫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就是遮蔽你內心的物慾雜念。結合上一句的意思,就是當你開發了般若的智慧型,就能格除你內心的一切雜念和煩惱,這不就是王陽明講的格物嗎,道理是相通的。

5樓:知音

良心、正心可即理,非心即理,若心即理,惡人、壞人、奸人的心也即理了。(為腦進水之識之言,並圈粉達官貴人及高學歷的人幾百年至今暈)

多數行為都是知行合一的,除了誤知和不知,是自會知行合一的;不在於知行合一,在於是什麼知、什麼行,是不?知行合一當太帥又暈。(追求真理或在壞人的環境裡堅持正確的知行合一才是難得的)

好人自會致良知,壞人自會而以致惡知。就這樣「致良知」三字,猶空話,拿良好願望作真理;心學,十分的愚人和使人昧,對上感性的人,害擴大化。

6樓:自由

個人的認知就是真理,說簡單點就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知行合一就是說到做到的公升級版,覺得怎麼做是對的,就怎麼去做。致良知就是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學識,道德水平。

7樓:新葉

這三個是心學的精髓,是陽明先生一生的體悟,千萬不要望文生義。

心即理,這裡的理指的是天理。天理落在人心,我們每個人都是具備良知的,所以你內心深處是知道該如何處置的,只是我們被私慾蒙蔽,所以要不斷的克去私慾,恢復良知。我見過有人說既然心即理那就不用學了就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

學心學就是可以克除私慾的過程。同時,要學會區分科學知識跟道德理念的範疇。

知行合一,這裡的知可以理解成知覺,覺察的意思,而人一覺察就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已經屬於行的範疇的,這點非常關鍵。至於外在表現已經屬於第二現場了。所以如果望文生義把這個理解成理論聯絡實際又是錯誤的。

致良知,格物致知,朱子認為通過不斷的去格世上的物或者事來擴充自己的良知。而陽明子認為良知就在心上,所以是不斷的格去心上私慾的過程,所以乙個在外,乙個在內。

另外乙個,這三點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開的。

8樓:清白

這個問題有點大,真正理解了這三條,就掌握了陽明學的精髓。我覺得要理解陽明心學,不能不先從四書學起,兼顧老莊,乃至佛學,對於程朱理學也需要了解。宋明理學中理學與心學可以說是一體兩面,分離開來看難免偏頗,以至於走向極端。

另外,看原著是非常必要的。

9樓:老彭

1,心即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它們是乙個意思。

既然心即理,故不誠無物。《中庸》說的很清楚,實在沒必要王陽明畫蛇添足。

2,知行合一。

從心所欲不踰矩。夫子說的很明白,實在沒必要另搞乙個概念,混淆視聽。

3,致良知。

致良知即正心。致良知的前提,必須誠意,不誠無物,既然事物的道理都不明白,何來的良知?

綜上所述,王陽明在儒家學術上的作用,過大於功。

10樓:十八哥

如果你心中有乙個聖人,這個聖人該具有何種品質?他的所思(心)就是理,就是天理。他的行動和所知必是統一的。一步乙個腳印的學著聖人做就是致良知。

11樓:So long

心即理就是你的主觀感受帶來的主觀認識。比如,你看到乙個美女,你覺得很美,你喜歡這個型別,或者雖然美但是不太喜歡這個型別,美就是你主觀感受,喜歡或者不喜歡就是你的主觀認識,這就是你的理,故而心即理。

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結果,致良知會讓你明白你喜歡什麼,你討厭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錯的,然後你會按照你喜歡的去做,這就是知行合一,你不會按你不喜歡的去做,除非有什麼原因,讓你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或者認為不錯的事情。

12樓:孤獨

王陽明是儒家,是自成一派的儒家,當然,理解他的思想,一定要了解孔孟,當然如果對程朱的新儒家有些了解,就更好了。

當初,見識王陽明之後,趕緊惡補孔孟。也是機緣巧合,在此之前,先在老莊上下了些功夫。於是,孔孟學問有些管錐見識之後,借助老莊洪荒之力,王先生的學問見識起來,順暢很多。

知行合一達到了致良知了,怎麼使行行呢

bmw1683 按照王陽明的意思,你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到了 為善去惡 就已經在這件事上得了良知 你在每一件事上都能做到 為善去惡 那麼你就一直在 致良知 的狀態。這是乙個 動態平衡 要至死方休地履行。到了他徒弟那裡,就不是這個解釋了,而是各有各的法門。你的問題 一 連線點?不存在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那麼多人把知行合一理解成言行一致,王陽明會不會氣的活過來?

知行合一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理一千個人理解知行合一的程度也不一樣,言行一致也是知行合一的一部分,悟道有早晚,無可厚非。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主要目的是強調事上練,致良知就是靠不停的去人欲,如果沒有事上練的知就是偽知。打個比方,晚上睡覺看手機對健康很不利,自己以為自己知道,但是還是忍不住要...

如何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

鹽選推薦 知行合一,這四個字,大家並不陌生。知和行,到底誰重要,一直以來是中國哲學家們爭辯的重要問題,它在中國哲學史上的辯論僅次於義利之辯。知和行,到底哪個重要,眾說紛紜,孔子認為,知比行重要,不但是孔子,先秦思想家都認為知比行重要。宋明理學也認為知比行重要,而曾國藩,則認為,行比知重要。到底哪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