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傳習錄和王陽明心學,但對 知行合一 不甚理解,請各位朋友指點迷津,你們理解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樣的呢?

時間 2021-05-31 18:31:32

1樓:自在極意境

知行合一的本義,《傳習錄》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現在市面和教科書上的「理論與「實踐」結合不過是對原意的曲解,那時候哪有這種語境。

先談談王守仁(陽明)先生的思想——

先說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守仁先生所表達的是知行本是一體,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即一體兩面。

通俗點就是知到了真真切切而篤實的程度,就是乙個行的過程;行到了心中明了覺悟的程度,就是乙個知的過程。簡而言之,知與行是同乙個過程的兩個方面

2樓:弘毅

「問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題主不甚理解之處是什麼呢?!

3樓:施財天

這個知指的是無知的境界,即無知無所不知。蘇格拉底也說過「我是無知的」。《心經》裡講無智亦無得。

講的是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如何做到,就是格物。《大學》裡說明明德,對應八目裡格物,至知,誠意,正心,層次脈絡清晰。

心學的核心是格物,重點要說明一下,這裡的格物不是了解萬事萬物,如果這樣理解就偏了。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遮蔽你內心的物慾。格除心中障蔽不明之物,就是格物。

朱熹也說過,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義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未嘗息者。《心經》裡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渡自在,這是觀自在的含義,智悲雙運,自覺覺他。

菩薩是梵語音譯,全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是指有情的眾生,即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眾生。對照《大學》裡的明明德來說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般若」是智慧型,深般若就是大智慧型,在佛教裡講的大乘,菩薩和佛所入。「波羅密」是彼岸的意思,此岸是生死,彼岸就是沒有生死。「多」是到的意思「時」是上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就是,般若大智慧型是能讓你到達人生的彼岸的智慧型。「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也叫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就是遮蔽你內心的物慾雜念。結合上一句的意思,就是當你開發了般若的智慧型,就能格除你內心的一切雜念和煩惱,這不就是王陽明講的格物嗎,道理是相通的。

4樓:sky

梁啟超理解,第一:感覺是知,反應是行。所以你看到美女時就會立刻喜歡。

這種「知」和「行」是不能分開的。第二:從心理歷程來說,你打算做什麼就會去做什麼。

去打算便是「知」,做什麼當然就是「行」。這種知和行也不可能分開。

5樓:學致良知

知行合一,就像吃飯穿衣一樣,人本來就具有。只不過呈現的情況不一樣罷了。

知的性質區分有真知、偏知、錯知、邪知、惡知等等。

知的程度來區分,就有深淺之分。深知就有深行,淺知就是淺行。

知的性質和程度是交叉的融合的。你有深得真知就會有真行,你有淺淺的真知就必然有淺的真行。其它亦然。

舉幾個例子。比如:

偏知偏行:東施效颦

錯知錯行:紙上談兵

邪知邪行:掩耳盜鈴

惡知惡行: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因為知的不真切、不深入、不透徹!

《道德經》有言: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其實大道就在我們心中,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遵照內心的指引去做。因為心有不明和貪欲。

唯有除不明和貪欲就能獲得真知,就能真行。

如何去除不明和貪欲呢?《大學》有言,「致知在格物」。用《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中現在語言表達就是「明心與淨心」。

明心就是去除心上的不明。不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內心有無盡的寶藏。」這是人生的重大秘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換句話說,王陽明先生的「立德、立功、立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因為我們的心與聖人的心是一樣的。孟子也說,人人皆可為堯舜。

不明還有不知道「行為作用與反作用」。這是人生的重大真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人的每一念,都在向周圍世界撒播種子,善念,條件成熟時結善果,惡念條件成熟時結惡果。

淨心就是去除心上的貪欲。所謂利令智昏,就是受貪欲指使,令頭腦發昏。貪欲是指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過度的、不好的慾望。

需要指出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夢想和追求不是貪欲。

淨心可以通過觀照、反省、引導三個步驟來達到去除貪欲的目的。時刻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如貓捕鼠,一旦不好的念頭出現,牢牢抓住。立刻反省,挖根追源,發誓永不再犯。

接著引導自己產生好的念頭。好的念頭如何來,臨摹聖人之心。(詳細見《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一書)

堅持不懈做明心和淨心的功夫,心靈品質提公升了,越接近真知,必然帶來真行。

知行合一,真知真行,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必然擁有。

6樓:

守諧問為學,予曰:「立志而已。」問立志,予曰:

「為學而已。」守諧未達。予曰:

「人之學為聖人也,非有必為聖人之志,雖欲為學,誰為學?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其力以為之,雖欲立志,亦烏在其為志乎!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譬之弈焉,弈者,其事也;『專心致志』者,其心一也;『以為鴻鵠將至』者,其心二也;『惟弈秋之為聽』,其事專也;『思援弓繳而射之』,其事分也。」守諧曰:「人之言曰:

『知之未至,行之不力。』予未有知也,何以能行乎?」予曰:

「是非之心,知也,人皆有之。子無患其無知,惟患不肯知耳;無患其知之未至,惟患不致其知耳。故曰: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今執途之人而告之以凡為仁義之事,彼皆能知其為善也;告之以凡為不仁不義之事,彼皆能知其為不善也。途之人皆能知之,而子有弗知乎?

如知其為善也,致其知為善之知而必為之,則知至矣;如知其為不善也,致其知為不善之知而必不為之,則知至矣。知猶水也,人心之無不知,猶水之無不就下也;決而行之,無有不就下者。決而行之者,致知之謂也。

此吾所謂知行合一者也。

知道與踐行合為良知,只是聽從良知,不斷明悟良知照做就可以了。

可以結合四句教思考

(我比你理解的還不如,看到了就寫兩句,別笑話)

7樓:愚潛

知,解為內心真實意志。

行,是外在表現。

如遇事恐懼。若知為懼,則行必懼。反而由行觀知,則行見懼,則知知為懼。

如喜歡美色。若知為喜,則行必喜。反而由行觀知,則見行多欲看美色,則知知為愛。

如喜歡仁德。若知覺其迂腐,則行必渺其如泥濘。反而由行觀知,見行不屑多論道,則知其知不喜道。

若把【知】當【思】,認為知是人的思考方式,或主觀期許的話,則不易解「知行合一」。因為主觀期許,或稱期望,是志向,當下主觀認為美好而已,不是過往今來的意志積累。

例如,乙個人一直以來不修邊幅,某天其覺西裝領帶異常好看。不修邊幅,是知。喜愛西裝,則是思。

從思到知,需要時間而行動積累。第一,要買西裝。第二,穿龍袍要似太子,須要煉就氣質,不是衣服而已。

所以,若其那天真思考出西裝好看的真諦,那麼,有一天他定能穿出好看的西裝。

那麼,知是過往的意志積累,是每個行動的真實內心反映,這就是知行合一。是自然而然的。而把思作為知,或把志作為知,做到知行合一,就不是自然的,是人為的,需要時間與行動的積累,使積累足夠的知,與期許中的「行」,合一。

《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去人欲才能學到知識?

這部分內容出自 傳習錄 門人薛侃錄 原文是 希淵問 聖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於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聖者安在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然聖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總是說 存天理去人欲 但是又說過人欲即天理。 該怎麼理解兩句不同的話?

luzhiyuan 人欲適當,就是天理。舉例餓了要吃,困了要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人欲過頭就是 私慾 自私 舉例,餓了要吃,可是 一飯十金,猶無下箸之處 就是私慾了。是不是天理,只看乙個 當 字,當不當,應不應該,合適,也就是 義 宜。 樂活 沒仔細看過 傳習錄 不知道王陽明有沒有說過人欲即天理這句...

《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因患眼病憂慮過重的學生貴目賤心是否不近人情?

屁大點事分享者 我覺得我們現代人離他們時代太遠了。所以從書中取出一段話,然後套進來現今生活乙個場景,我們就覺得不能理解,覺得聖人怎麼可能說出來這樣的話。但是問題是,一是這段話發生的大背景我們不了解,往往容易我注六經,斷章取義。明朝是個浪漫的時代,不比唐朝差。主要是思想方面。明朝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