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在傳習錄裡總是說 存天理去人欲 但是又說過人欲即天理。 該怎麼理解兩句不同的話?

時間 2021-05-30 03:01:30

1樓:luzhiyuan

人欲適當,就是天理。舉例餓了要吃,困了要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人欲過頭就是「私慾」,「自私」,舉例,餓了要吃,可是「一飯十金,猶無下箸之處」就是私慾了。

是不是天理,只看乙個「當」字,當不當,應不應該,合適,也就是「義」。宜。

2樓:樂活

沒仔細看過《傳習錄》,不知道王陽明有沒有說過人欲即天理這句話,不過《傳習錄》裡是有「善惡皆天理」這句話的

「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本非惡,但於本性上過與不及之間耳。」

本人的大概理解就是人欲即人性,亦來自天命,總之人是善是惡,天理都是推不掉關係的。而人欲不是過就是不及,無法達到中庸之境罷了

這裡就跟朱熹的說法差不多了

「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飲食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所以這是天理。但窮究美味,超出常理,這就是人欲了

下面這一句,對現代人也是很有警示作用的

「父母愛其子,正也。愛之無窮,而必欲其如何,則邪矣。此天理、人欲之間,正當審決。」

關愛自己的子女這是天理。但關愛無窮,期望其如何如何,這就是邪道了

其間是否有「天理即中庸」的看法呢?

3樓:藍色核潛艇

《傳習錄》那句話說過:人欲即天理?

豈止《傳習錄》沒這句話,翻遍《王陽明全集》也找不到這句話。

自己讀書不看仔細,看明白。就以訛傳訛,急匆匆上知乎來問答案。

讀的哪門子書,學的那家知行不合一?

不管你看還是不看,《傳習錄》就在那裡,無增也無減。

書中分明說到:減的乙份人欲,便復得乙份天理。

天理人欲不兩立。

聖人只是此心光明覺知,無一絲毫人欲夾雜。

愚人只是被私慾客氣,貨利名色等人欲所遮蔽。

所以需要實致良知,捨去人欲遮蔽,恢復心體光明。

心之本體是良知,良知本源是天理。

所以,心即理

良知即天理

致良知即是致天理

良知和天理合一,即是知行合一。

陽明功夫的三句核心要訣: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本就是一件事。

讀書到融會貫通,就會感受到陽明之學是何等的輕快自在,何等的簡易明白。

陽明先生臨終遺訓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而不是說此心:光明即黑暗,人欲即天理。

4樓:鹽選推薦

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欲,王陽明則說的是,存天理去人欲。乙個滅字,乙個去字,是二人學說的分水嶺。滅字是把人欲當成了十惡不赦的東西,非要誅之而後快,去字呢,並沒有把人欲當成十惡不赦的東西,把它去掉就是了,並沒有趕盡殺絕。

當然,乙個提滅人欲,乙個提去人欲,歸根結底是來自二人對我們人心與生俱來的七情六慾的態度。王陽明就認為七情六慾既然與生俱來,你就不可能把它徹底滅掉,它的存在是合理的。王陽明打比方說,你不能因為喜歡晴天,就讓天不生雲彩。

但王陽明並沒有說,任由人欲氾濫而不節制。不讓人欲肆意就是天理。

也就是說,天理和人欲二者,王陽明關注的是天理。他有這樣的話,只要存了一分天理,就是去掉了乙份人欲。存的天理越多,人欲就越少,所以存天理就是在去人欲。

那麼,到底什麼是天理,什麼又是人欲呢?

喜怒哀樂,本是人心具有,屬於天理。我們遇到突如其來的好事,就會驚喜;遇到讓人焦慮的事,會立刻顯出哀傷;看到不平事,會發自本能的呈現憤怒,這些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天理。

但是,加入一點自己的意思,這就是人欲,就不符合天理了。

比如,我們遇到好事大歡喜是天理,可非要讓別人知道我們大歡喜,這就是人欲;我們遇到讓人焦慮的事,會哀傷,可非要讓別人知道我們哀傷的死去活來,這就是人欲。

「加入一點自己的意思」,就是我們在展現感情和做事時,故意想讓人知道,就是別有用心,這就不是天理了。正如盧藏用,隱居就是隱居,非要讓別人知道他隱居,其用心是做官,這就是人欲。

《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去人欲才能學到知識?

這部分內容出自 傳習錄 門人薛侃錄 原文是 希淵問 聖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於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聖者安在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然聖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

在看傳習錄和王陽明心學,但對 知行合一 不甚理解,請各位朋友指點迷津,你們理解的知行合一是什麼樣的呢?

自在極意境 知行合一的本義,傳習錄 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現在市面和教科書上的 理論與 實踐 結合不過是對原意的曲解,那時候哪有這種語境。先談談王守仁 陽明 先生的思想 先說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守仁先生所表達的是知行本是一體,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即一體兩面...

《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因患眼病憂慮過重的學生貴目賤心是否不近人情?

屁大點事分享者 我覺得我們現代人離他們時代太遠了。所以從書中取出一段話,然後套進來現今生活乙個場景,我們就覺得不能理解,覺得聖人怎麼可能說出來這樣的話。但是問題是,一是這段話發生的大背景我們不了解,往往容易我注六經,斷章取義。明朝是個浪漫的時代,不比唐朝差。主要是思想方面。明朝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