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陽明的知名度在大陸很低?

時間 2021-05-12 07:33:34

1樓:北落軒轅十四

誰能給科普一下王陽明的學術內容到底是什麼。。。

這麼說吧,雖然我不知道王陽明的學說是什麼,只要你用大白話把王陽明的學說一條條列舉出來,你立刻就明白他為什麼不流行了。

2樓:Chris chenyp

還是俗套,為什麼一定要說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心學是唯心主義不錯,但心學中知和行都要求深度了解事務的本質和行事的邊界,這是非常尊重客觀實際的。反而我們常見的唯物主義在遇到不能說明和證明的事務時,要求我們去相信,實際上是典型的唯心論。

哪一種更客觀?心學能夠讓人在其本心的基礎上做事,看通事務和人心,人心本質就是唯心的,唯物論在這裡基本用不到。心學在明末以後一直低沉,是因為明末的心學追隨者並未遵從善心,私慾過重,不能知行合一。

3樓:

不止是王陽明知名度低…最重要是,多數中國人普遍對讀書與文化沒興趣。哪有心思去了解先賢哲人?當然,除了少數知識分子與國學哲學愛好者外。

群眾更關心名利財色,娛樂八卦,或是雞湯勵志等快餐文化…大多數人不關心,知名度自然上不來,注定是小眾。

4樓:羅夏

應該說中國所有流派的核心教義知名度都很低。如果不能發展出乙個面目全非的變體,其結果必然是小眾甚至滅亡。

比如孔子的文武雙全,直言不諱。

南傳佛教的,明心見性直指本心。

原始道教,也是教化人如何在亂世中做人。

墨家倒是傳承的不錯,但是組織本身的結局卻是滅亡。

而得到發展的那些,無非就是借佛獻花,讓世人在歧路上走的更深一點罷了。去南方拜佛的人,也沒誰去管六祖慧能,要是真來個直指本心,那還有誰去供給香火?

更不用說王陽明了。王陽明的心學,操作模式比起前人,太過簡單,雖然未必有大成就,但是也不容易如歧途。其實比起前幾位的原始教義,王陽明的知名度已經非常高了,如今前幾位加起來比王陽明心學多一點就不錯咯。

5樓:陳昌洋

惠能的話為什麼遺笑千年?研究神學,必須唯心。

當然王陽明的唯心就犯了政治錯誤,有唯物的儒學嗎?儒家說的不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難道要說因為不做好事會吃虧,所以要做好事。我們講究的奉獻精神,從唯物的角度,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它們是主觀能動性,能不能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心學

6樓:吳強

我前年去給先生上墳,乙個老華僑說江浙海外很多老闆都是追隨者,多著呢我之前恰好認識幾位大佬,喝醉了,一起比小時候誰尿的遠,挨揍多的時候,才知道不會被背傳習錄,挨揍最多。

普通人用不上,不說先生的書,啥書都不讀。

考試人用不上,不說先生的書,只刷卷子。

求知人用得上,不說先生的書,先生讀過的書都讀。

題主這樣的認識,要麼是身邊求知人少,要麼是社會求知人少。我最近我讀的少了,慚愧。對不住良知了。

7樓:李揚

我覺得,首先是大陸是系統的研究過王陽明思想的,但是發現了不少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矛盾的地方。在物質與意識的關係上,大陸推崇的是唯物主義,強調人的主觀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等於說,意識只是物質的產物,作用於意識。而王陽明明認為人的意識,也是宇宙萬物的一種,人所有的視聽言行是由人心也就是人的意識來主宰,這是王陽明心學的基本概念之一,並且,人的意識是可以自我進化的,並不完全認同意識是由物決定的。

這兩點的關係上,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意識形態上面,大陸為了強調馬克思哲學的正統性,對任何威脅到這一正統的理論,當然要進行一些打壓。

當然民間也不缺乏對王陽明心學的研究者和追隨者。

8樓:

某黨黨員以為,我們信仰的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而佛教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宗教。

王守仁先生更偏向於主觀唯心主義。

so...

9樓:

在教學研究過程中,筆者以為高二《思想政治》上冊教材,在批判唯心主義的荒謬性時,對王守仁的「心外無物」命題和慧能的「仁者心動」之說,論述上有值得商榷之處。今將愚見附後,以供同仁辨正。

一、「心外無物」,真的無物嗎?王守仁當年提出「心外無物」的命題,就遭到許多人的質疑以至反駁,高中教材摘錄了《傳習錄下》中王守仁的兩段話來進行批判。

其一:「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其二:「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

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上述兩段文字,教材中分別指出:「這就是說,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花色不是客觀存在的。」「這意味著,天高與地深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決定於人是否仰俯它。」

筆者認為這是不妥的,並不符合王守仁的本意。首先,王守仁在這裡基本上沒有否認花色的客觀存在。王守仁早年出入於佛門,並有過特異感知的體驗,今文中「同歸於寂」不過是說:

同歸於寂滅,同歸於寂靜的狀態,並非不存在之意。他的深義是:你未看此花時,此花和你的心沒有感應,同處於寂靜的狀態;當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與你的心已有「感應之幾」,於是此花顏色一時鮮豔明白起來,所以便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之外。

要言之,看與未看此花,其差別僅僅在於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與否,而並不在於它是否客觀存在。這是王守仁與主張「存在即被感知」的貝克萊主教的不同之處。

其次,從對第二段話的斷語來看,教材似乎仍然沒有抓住王守仁唯心主義邏輯結構的實質。王守仁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並不直接否認天高、地深的客觀存在,而是強調「靈明」(即「心」)與「萬物」的統一,即所謂「心」不離「物」,「物」不離「心」。

然而,王守仁的聰明之處也正是他的糊塗之處,他將「心」和「物」統一起來,最後統到了「心」這一最高哲學範疇上來,便滑入了唯心主義的深淵。他認為,萬物與我同體「只在感應之几上看」。所謂「感應」,是人對外界事物有所感,外界事物對人有所應;所謂「幾」,有微動、先兆之義。

顯然,王守仁是在把「心」與「物」之間的聯絡加以片面的誇大、膨脹,從而抹殺了主觀和客觀之間的界限、「心」與「物」的區別,作出了「心外無物」的唯心主義結論。

二、「仁者心動」,誰的心在動?《壇經》記載:「時有風吹幡動。

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教材指出:「慧能認為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的意識在活動。這種離開物質談運動的荒謬觀點,成為後人遺笑千古的怪論。

」教材在這裡出現了兩個小差錯:其一,慧能的荒謬觀點「成為後人遺笑千古的怪論」,語義不通,應將「後人」兩字去掉。其二,「仁者心動」不是指「我們的意識在活動」,而是說「你們(指爭論的兩個和尚)的心在活動」。

筆者認為,慧能的意思是: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倆的理智分別在妄加推測;由於你們的理智執著於外境,迷戀於幻象,故而就不識真心、自性,無法領悟佛性常清靜、萬法自如的圓融實象,而正是這實象才是宇宙中萬物的本原和運動的主體。換句話說,慧能實際上是在以過來人的口氣提醒倆和尚:

如果把世界看做自己的對立面,苦苦地執迷於外境,那永遠不能開悟見性。只有將自己和世界融為一體,無念、無象、無住,方得徹底解脫。這樣,慧能不僅否定了風幡之實物,也抹殺了人類的理性,將世界的本原歸結為人的「真心」或「自性」。

顯而易見,這是唯心主義。

在對種種唯心主義思想觀點的批判中,只有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進行恰如其分的批判,才能一針見血、入木三分。然而,如果我們面臨的是乙個存在爭議、尚無定論的觀點,自感不易找到有力滿意的表達,難於進行科學合理的批判,應該怎麼辦?列寧說:

「聰明的唯心主義比愚蠢的唯物主義更接近唯物主義。」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幹嗎非要引用它呢?

同樣,如果說王守仁和慧能的唯心主義算得上是「聰明的唯心主義」,而且其中體現著東方智慧型的因子,甚至包含著某種真理的顆粒,而我們又難以對其唯心主義實質和荒謬性進行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批判的話,我們何不選擇一些已有定論、便於講授、宜於領會的觀點,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批判呢?

原題《批判唯心主義要恰如其分》

10樓:

我記得教材裡面講唯物主義的時候,把他作為唯心主義的例子。那個時候的偏見,使我一直不待見他,覺得要有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得堅持科學正確的馬克思唯物主義。

慢慢覺得唯心和唯物兩個角度的爭論能成為乙個問題,至少說明唯心還是有著極大的意義的。

尤其是現在覺得修煉自身,處理與自己,與社會關係的時候,這些傳統的國學才是真正的聖經。

以後還是少看美劇,多看國學吧!

11樓:Pennyroyal Tea

王陽明說,天理即人欲,我心即天理。乙個人的身體不是父母、聖人、帝王或他人的奴隸,而是自我的一部分,是身與心共同體的一部分。他的心學暗示了儒家的忠孝仁義就是坑爹,所以不被傳播。

幾千年來壓迫老百姓的並不是某些政黨提出要推翻的三座大山,而是愚忠愚孝愚仁愚義,傳承了幾千年,把一批批生命變成炮灰。

12樓:李三少

在我這麼多年的官方學習生涯中唯一一次接觸到官方宣傳王陽明,是在講馬克思唯物主義觀的時候。

提到王陽明為了格物,搬了凳子對著竹子格物,然後把自己的頭都給格痛了,書中好好嘲笑了王陽明這種想當然的行為,教育了我們要學習唯物客觀主義。

所以,王陽明同學唯一一次在官方宣傳中出現還是作為被嘲笑的反面教材,不知他地下有知是不是得苦笑不得。

13樓:

明心見性-禪,盡性事功(明末-唐甄),即用見体(陳明),體用不二(熊十力),知行合一(王守仁),天地喜神(菜根潭),隨心演繹-無厘娛樂,嘻哈酷仔(酷兒理論),即時反叛(福柯)。貴己為我宗吾,捨身成仁取義,文事武備,仁義勇略,隆禮重法,剛柔並濟,啼笑悲憫,張目叱吒!

14樓:碳頭

我估計有幾個原因:

日本人崇尚陽明——東鄉平八郞:

一生低首拜陽明 ;

蔣公崇尚陽明——台灣有他命名的陽明山;

相對於理學來講,陽明的學說更像是唯心主義,這可是大罪呀!

PS.我個人猜想,王陽明這兩年不少人知道,都是因為《明朝那些事兒》,我跟聊到,知道的人都是因為《明》知道的,不下五人。

為什麼王陽明的知名度比不上諸葛亮?

風翼遙 要說知名度的話,應該是三國時期 從東漢末年到司馬家建立晉朝 的知名度比明朝的知名度高 兩個時期具體發生的歷史事件相比 所以感覺陽明先生的知名度比不上孔明先生 這答案不是明擺著嘛 莫問當年事 諸葛亮出名主要還是因為演義,作品 比如出師表 以及自身的政治主張 王守仁的話,其實也有名的。只是沒有出...

為什麼美院的知名度這麼低

不請自來,親戚們的反應的確讓我覺得自己在上一所雙一流省重點的大專 不得不說美院許多長輩眼中的確是不入流啊,國美都不頂用但考前集訓的時候的確覺得考上美院比考上綜合性院校nb多了,嗯 我現在還是這樣認為的 不要打我嚶嚶嚶 現在我已經佛了,業外不知名就不知名吧,業內知名就好 看到此ID請留言 美院的確不多...

為什麼在現代朱淑真的知名度不如李清照?

Zooey 先說我的結論,單從作品看,朱淑真的詩詞確實不夠李清照好,但是她的知名度和她作品比,確實是屈才了。我覺得,朱淑真才情不輸李清照,而且她是乙個把詩詞視為生命的女詞人,不幸的命運,足夠多的愁苦,讓她的作品頗有觸動人心的力量。從她的很多作品,我們能看到古人與自然,與自己的相處關係,很有人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