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歌手可以有很高的公眾知名度,而優秀舞者卻很難成名呢?

時間 2021-05-05 16:45:07

1樓:初見

因為歌曲易傳播,大眾化。舞蹈沒有乙個很好的平台,也沒有廣泛的大眾基礎,一般人難以有能力通過翻跳去傳播,即使跳了也是在小圈子裡面。

說到這裡,湖南衛視新節目《我心舞動》開始籌備了,湖南衛視這些年越來越推小眾文化了,之前有美聲、配音,現在終於把舞蹈安排上了。有了平台,也算是傳播的第一步吧,希望更多好的舞者能被人看見,了解,學習。

2樓:

感覺成為優秀歌手和優秀舞者都很難。哪乙個要做好都不容易,但是如果僅僅從創作的角度去比較它們,一首歌的創作在難度上可能要比跳舞要高一些。首先要譜曲子,要填詞,而且還要有樂器伴奏及找人來唱,它的資訊緯度高,需要不同領域的知識積累,給人帶來的資訊量更大。

而舞者一般不可能自己去創作歌曲,只需要負責動作的部分,所以如果只是乙個人在跳,它的資訊維度較低,變化性較少。這也是為何唱跳結合的藝人或組合往往會讓人耳目一新,想想tfboys, snh48, 羅志祥,張藝興,少女時代,PSY等等。問題其實不在於做歌手和做舞者,而是在於參與其中的人數,創新的程度,和所耗費的人力成本。

3樓:朱甜蜜

」戰爭、王朝、社會動盪,征服和宗教都不過是秘密的心理態度的表面症狀而已「

——榮格

歌唱與舞蹈如果不從人的心理來進行解讀,那將會是隔鞋搔癢。

1、歌唱和舞蹈都是表達情感的行為女兒床頭那個陪伴多年,已經很舊的泰迪熊如果不見了,新的泰迪娃娃恐怕很難讓她不再悲傷。因為這兩種泰迪,對女兒來說,不具備可比性。

歌唱和舞蹈最初的誕生是用來做什麼呢?我們經常說到乙個詞就是載歌載舞,歌唱和舞蹈就是用來表達人類情感的行為。

從這個角度來看,舞蹈與歌唱進行比較並無不妥。

遠古時期,部落狩獵大豐收,多半會圍著火焰進行慶祝,歌唱與舞蹈通常會同時存在,多半不會單獨出現。

通常這樣的慶祝行為只會發生在同乙個部落或者熟悉群體中。這樣就獲得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共同性

有了這種共同性之後,傳遞情感才成為可能,這樣才能在群體之間分享情感。

這樣,歌唱與舞蹈都是乙個集體活動,類似於國歌與廣播體操一般,大家都會非常熟悉。

這種情況下,你會發現對抗性也是可行的。

對抗性並不是造成歌唱與舞蹈差異的根本原因。

在乙個共同性非常高的群體裡,大家都有著相似的標準。那麼舞蹈的較量自然可行。

把比舞想像成比武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所以說,從人類心理的角度來看,對抗性,舞蹈並不處於劣勢,甚至處於優勢。

2、舞蹈在表達負面情感方面不如歌唱

在表達積極情緒時,我想舞蹈是會有優勢的。這是當人們處於高興狀態下的人類圖,全身都是紅的。紅色表示身體反應。

我們再來看看負面情緒的身體反應,這是沮喪時的人身反應圖。

可能看得出全身是藍色,活動身體的慾望明顯不足。

人們在開心的時候,都是願意歌唱和舞蹈。

而當處於沮喪的時候呢?在運動慾望低下的情況下,會選擇什麼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毫無疑問,對約大多數人來說,歌唱占有絕對優勢。這種方式對身體運動的要求低,只需要乙個器官運動足以。

因此,在表達負面情緒時,歌唱有毫無疑問的優勢。

其實這個優勢還不足夠造成這麼大的差距。

那最大的差距是什麼呢?是最後乙個,而且是壓倒性的。

3、歌唱有歌詞,有文字。而舞蹈沒有。

語言和文字在人類心理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已經遠遠超過了肢體的運動。

人類意識的核心,思維,就有過類似的爭論,先有思想後有的語言,還是語言在先然後才有思想。

人們通過語言來溝通思想,用語言來傳遞感情,用語言來傳遞資訊,基本上人類社會內部行為的完成都得通過語言,人類內部的心理活動也是通過語言。特別是語言中的文字和概念。

我想在沒有語言特別沒有文字的時期,歌唱與舞蹈的差異並不大,可是一旦統一的語言和文字形成,那麼歌唱借助語言借助文字的強大力量,其效果簡單是令人感到害怕。

語言和文字可以實現的功能,歌唱或多或少可以滿足。

語言和文字所具備的優點,歌唱或多或少都會擁有。

這樣就解釋很多回覆中所提到的各種差異:時空的便捷性,複製的成本,理解的困難度,融入度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都是歌唱借助於文字和言語來達成的。

那也就是贊最多答案中的第三點,功能性方面,舞蹈不如歌唱的根本原因——語言和文字

如果站在這個視角來看,隨著人類文明越來越發展,歌唱與舞蹈之間的差距還可能會更大,因為這些發展均會體現在語言和文字的使用上,這些發展最終給歌唱帶來獲益。

這些年流行也證明了這點,網路的流行,網路文字的盛行,帶來網路歌曲的流行,神曲的頻現,這些都是歌唱獲益於文字和語言發展的直接結果。

我沒有考究史料,但僅通過第三點可以判斷,在遠古年代,舞蹈與歌唱並未有如此差距(畢竟歌舞更多是用來慶祝,而非悲傷),在文字不發達的時期,舞蹈會優於歌唱,因為舞蹈可以通過圖畫傳遞,而歌唱沒有文字做寄託只能口口相傳。

這個時代,對個人的關注,對個人負面情緒的關注高到了乙個史無前例的高度,

同時人類文明的發展必然使得語言和文字飛速發展,

這兩點都注定歌唱在人類心理活動中的霸主地位。

為什麼歌手可以有很高的公眾知名度,而優秀舞者卻很難成名呢?

這樣來看,情理之中。

4樓:

就像我小時候既學過唱歌又學過跳舞,都是小孩子學著玩的,你讓我唱歌不太難(比如忐忑)的比較適合我聲線的我都可以唱的差不多,但是你讓我跳舞,你在逗我?

5樓:

我覺得回歸到本質還是立足於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形態:

只要不是啞巴,洗澡的時候就能隨便哼哼幾句。

乙個人無趣,還能一群人來。

哪怕是業餘的,出於比賽心理,也可以比較音高。

(它是最簡單最沒有門檻最不需要考慮場合資格資本的娛樂方式之一,現代人做產品力求方便實用多用簡潔,唱歌就是這樣一種性質的娛樂)

而舞蹈要滿足以上三種娛樂方式(自娛,群娛,比賽)則需要一定的專業度,天賦,學習時間,汗水。

6樓:張大東

聽歌會想起往事,能引起共鳴,看舞不會。

舞蹈只是在外面追求視覺享受(有深度的舞蹈,可以是視覺+心靈的復合享受)

歌曲有神奇的旋律和歌詞,內容表達更直觀,有代入感。

聽歌除了感官享受,可以讓人共鳴。而跳舞只能感官享受。

7樓:

靠跳舞成名的明星有不少,只不過他們都一不小心被歸類在歌手這個分類裡面了。比如張佑赫,比如EXILE這個團體裡面的很多人。。。

8樓:

優秀的舞者不一定有感染力,唱得好也不一定有公眾知名度吧。前者有可能變成MJ,後者也有可能淪為當紅歌手的聲音工具(和聲之類)。

9樓:

互動:

而模擬到電影,我們也不可能看高興裡自己演上一段。但是電影裡多特寫鏡頭,容易記住臉。而舞蹈則關注舞者的肢體,缺乏標識明顯的元素,加大了「記住」的難度,畢竟記住身體和姿態比記住臉難多了。

同樣地,歌手通過聲音來表現,舞者通過肢體來表現,記住乙個人的姿態也比記住乙個人的聲音難多了。

訊號:

再有,大部份歌曲都是有歌詞的,曲調和歌詞配合著去營造感人的氣氛,曲調來調動聽眾的情緒,歌詞去更明顯地去表達這種情緒下的感受。這樣立體的資訊傳達會給人造成更深的印象。而舞蹈,雖然也有伴樂來營造氣氛,但是表達確實肢體語言,這種語言是模糊的,難猜的,見仁見智的。

這樣就「設定」了乙個資訊傳遞的障礙,除非觀眾很偶爾地處於和舞蹈相當匹配的情感下,否則舞蹈引起觀眾共鳴的難度大大高於用語言來表達明確意思的歌曲。

就是說,在資訊傳播中,歌曲的訊號(表達方式)比舞蹈的訊號更強更難受到雜訊干擾。

接收器:@特不深沉 等知友已經提及到這答案裡的部份觀點。唔……可以把這個答案看成從資訊傳遞角度出發的補充吧。

10樓:李白白

在當今中國,聽歌的永遠比喜歡看舞蹈的人多,想想廣大農村哼著鳳凰傳奇的歌自詡時尚的時候,黃豆豆和楊麗萍在他們眼中簡直俗的掉渣。舞蹈。。。。在他們眼中不是晚上村東頭的廣場舞就是街頭洗吹剪組合的各種pose街舞。。。

總之,沒意思的很。

為什麼有的歌手不會創作卻被捧的很高?

就是,我也搞不懂這個問題,你看最近火起來的周深,除了唱歌好聽也沒啥了啊,又不會自己寫詞創作,這都火起來了。方文山,就會寫詞,自己的詞自己唱不了,也能出名。反而有些創作型歌手,人也不火歌也不火,是能力不夠還是水平不行呢 你是我的深 為什麼歌手要會創作?這二者是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歌手是唱歌的人,只要他...

為什麼像「農夫山泉」這種知名度已經很高的產品,還在做廣告?

英雄李二狗 我記得小時候樂百氏和娃哈哈更出名,樂百氏基本消失,娃哈哈也是區域性銷售,出名容易,維持很難,再說農夫山泉也沒請大牌名人之類,不過他的營銷廣告詞不錯, 97z 當然有用了,這樣一直保持存在感,大家一直都想著農夫山泉,銷量也能更好地保持。旺旺雖然廣告很那啥,但是從小到大我都忘不了,旺旺大禮包...

有哪些知名電影裡拍攝難度很高的鏡頭,卻最終少有人注意到的?

Painkiller 諜影重重三部曲,大量的運用了手持式攝影機跟拍鏡頭,拍攝手法對後世很多採用肩扛式攝影機拍攝的動作電影產生了影響。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部中,馬特達蒙扮演的伯恩從一棟建築物的陽台縱身一躍跳入另一棟建築物撞碎玻璃的這個鏡頭,據說馬特達蒙跳的時候後面的攝影師手持攝像機吊著跟著一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