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傳習錄》中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時間 2021-05-07 16:28:15

1樓:廾匸

無善無惡本來就是你內心本來的樣子,有善有惡是你自己內心的意念所動搖,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才是你的良知,存住善的去除惡的才是格物。

2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心的本體無所謂善和惡,但因為人對事物必然會有所好噁,人的意識萌動、意之所及便有善惡之分。人的良知,即是非之心其實是能判斷事物的好壞、對錯、善惡的。格物是為善去惡的方法,存養天理,去除私慾。

這四句話可以揪出來單說,不用糾結於順序,知其一則知其三,並不是按功夫次第說個先後。

3樓:黃藥師

第一句,心不動腦無念但不是死寂,本真明白的狀態,廓然大公的狀態,超越無染的狀態。第二句,起唸作意判斷相對,即人後天通過大腦思考,自我意識的形成。第三句,在人世間行走,形成的是非善惡觀念習性。

第四句,在人世間行走,應遵守道德情操做好事善事,不要做惡事,做到知行合一。最後至死,我心光明!第一句只有明白過來人才會體會得到。

文化有限,大腦愚鈍,粗略的說一下。細微的說,則是每個當下心意識念行!可惜很多人不會覺察到,心被境轉,不能做主!

如現在很多人不由自主的看手機,連走路都在看手機,卻不知前面或許有個路坑或其他危險。

4樓:倪安

有那麼難的理解嗎?你把王陽明的心學想成動態的。朱熹的格物學想靜態的。

王陽明承認事物的發展是動態的。是往完美上發展的。格物。

可以理解成最完美的道理。傳習錄只是在闡述乙個如何讓事物發展到完美的

用游泳來比喻。第一句解釋。游泳這個運動是沒有什麼好與壞的。

你要學游泳。當你開始游泳起來了。你會發現乙個問題。

如何游泳遊的好遊的快遊的省力。因為游泳可以用各種的形式在水裡游。遊狗刨。

遊自由遊,蝶泳。蛙泳。等等。

知道用什麼方式遊的又快又好又省力這個就是需要自己的分析加練習了。首先是自己去比較自己哪種譬如自由式遊的最快。那麼在自由遊上如何遊的更快更省力。

就是將這個游泳做到了極致了。就是格物了。這個是乙個思考以及將一件事物做到極致的過程。

做了乙個歸納和總結。做事情也就是按這個一步一步的走就可以了。

5樓:愛吃三文魚的貓叔

不知道各位看沒看過一部動畫叫聖鬥士星矢……裡面的小宇宙就可以理解心即理。

裡面的第七感就可以理解成致良知。

裡面的第七感,加小宇宙爆發,秒boss就是知行合一。

如此……

6樓:Allen Zhuo

歷史背景如下:

1,古代文人的最高境界是成就「聖人」,成聖三標準「立功」,「立德」,「立言」。目前達到這個標準的,除了孔子以外,就是王陽明。

2,如何立功立德立言,儒家講究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中如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其中朱熹的評注對後世儒家影響非常大。

3,王陽明在追求成聖的道路上,對朱熹的看法產生懷疑,並創立了心學,實現了」立言「,這四句其實就是王陽明對心學的總結。

這四句我是這麼理解的:

世上本無對錯,但人有了思想後,就會去判斷每件事是對是錯。當能夠判斷對錯,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就達到了致知的境界。格物就是要按自己的判斷做對的事,不做錯的事。

這四句裡,王陽明說出了他成聖的方法。他認為:只要人始終堅持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即為聖人。並說人人皆可為聖。

正因為這個學說非常唯心,只要自己認為對,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所以被稱為心學。

7樓:張朝磊

面對乙個事(人物 ......)

Step 1 放下"善" "惡"之念,保持真我狀態(禪宗)Step 2 開始讓"意"發動,隨後"善""惡"念頭都有了Step 3 判斷"善""惡" 即發揮自己的良知Step 4 選擇"善" 放棄"惡" 即格物。

心即理知行合一你所做之事無愧於自己的內心就夠了(可見人生前期"致良知"教育之重要)

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上善若水心如止水

願你獲得平靜

8樓:趙開鵬

心作為人的本體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但是意念一動就會將事物投射到我們的經驗世界,從而產生善惡之分,我們心之本體的良知是可以判斷這種事物和意動的善惡的,而要為善去惡就是要靠我們格物做事在事物上磨鍊才能達到。

9樓:Hmutty

有善惡之心而行善者,小善。

無善惡之分別心而行善,不求於外,守心於內者,至善。達於此道者,不困於心,不惑於外,人間極樂也!

10樓:小鑽風

惡是發展原動力——黑格爾

縱觀生物界,就會發現所謂的【惡】

其實,恰恰是所有生物進化的動能。

狼在兔子、羊、鹿的眼中絕對不是魔鬼

只有人類,才會愚蠢的分什麼善惡。

縱觀人類發展史,就會發現惡的重要性。

說個最通俗的

對自己仁慈就是對別人的殘忍

對別人殘忍就是對自己的仁慈

深入思考,真的很難分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11樓:南軒讀孟

心之本體原是至善的,但就至善而言,又不屬於經驗的範疇,因而作為經驗的相對之善惡是無法用於形容心之本體的,同時心之本體具備了「廓然大公」的屬性,用善惡來形容則不免有所著。

其次,本體並非是靜止不動的,它是流行的,有自己的髮用,我們從髮用上看,本是有善而無惡的,但人的氣質,以及後天的習氣和私慾導致了過與不及的產生。

這種善與惡,人的良知必然是知道的,但正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人反而對自己的良知都失去了自覺,成為了渾渾噩噩的存在,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也只有下諸如讀書、靜坐等真實工夫以變化氣質,使得人對良知有所自覺,當人漸漸對良知有所自覺後,會在某個時機體會到心性不二的境地,但在此之後猶需用存理去欲的工夫來保荏心體,達到熟的地步。

前些日子寫得總結部分。

12樓:

每個人心裡都有善念,大部分人有善念也有惡念。善惡導致了他們行為的出發點不同,如果乙個人知道了自己內心的惡念,那他還可以改正,改正的辦法就是格物。

13樓:空山雨

字面理解就夠了,古人也是為了人更多人明白,尤其是哲學一類,意思多很直白,而不是像詩詞一樣藏伏筆埋典故,否則真沒幾個人能懂了。

14樓:老孫

如果你了解了王守仁的一生,估計也該知道他最後為什麼說出的這四句話。這四句完全是他一生的寫照。

人一落地,都是無善無惡,當然王老要無得更過分些,小時候的他是沒心沒肺,想幹什麼幹什麼,連拜堂都忘記卻被發現在廟裡和方丈侃了一天一夜的天。然後受外界,俗世的影響,人開始有善有惡,他開始接觸朱熹,在格竹子格雨格風都無果後,發現朱老說的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這為他之後的心學體系埋下了伏筆。但是意之動便是慾望驅使,王老沒辦法也要開始求功名了,當然這是他父親的意之動。

在後來王老起起落落,被安排到了深山老林,在那裡他成就了自己,從絕望到無望到豁然開朗,之後朗朗乾坤便開始迎接王守仁。之後他在無數的實踐中證明了什麼是格物,分善惡去解決一件事才能格物才能致知。他從來不公開反對朱熹的思想,卻用實際行動反駁了他,知行合一。

怎麼閱讀《傳習錄》?

碧玉 建議讀大學之後在來讀,但有個問題,一定要讀古本的大學,也就是陽明先生提倡的那個版本的大學,而不是改動次序之後的大學,朱熹的書只能讀朱子晚年定論,也是和陽明先生的結論一致的 Ishmael Lee 高票答案是最靠譜的,我在這個基礎上再深入一點。這個深入有兩個層面,1 就高票答案推薦的四書五經進一...

《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去人欲才能學到知識?

這部分內容出自 傳習錄 門人薛侃錄 原文是 希淵問 聖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於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聖者安在 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然聖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

《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因患眼病憂慮過重的學生貴目賤心是否不近人情?

屁大點事分享者 我覺得我們現代人離他們時代太遠了。所以從書中取出一段話,然後套進來現今生活乙個場景,我們就覺得不能理解,覺得聖人怎麼可能說出來這樣的話。但是問題是,一是這段話發生的大背景我們不了解,往往容易我注六經,斷章取義。明朝是個浪漫的時代,不比唐朝差。主要是思想方面。明朝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