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推崇致良知,滅霸內心的正義和良知就是滅掉一半人口,那怎麼整?

時間 2021-05-09 20:00:42

1樓:趙利剛

你這問題首先我們要確認滅霸滅掉一半人類的是否為良知,你認為是嗎?就像希特拉要滅掉猶太人一樣!這是一種病態心裡扭曲!你認為呢?

2樓:梁sir

前提一,滅霸是主觀唯心主意,估計是王艮教的滅霸。不可取。

滅霸滅掉一半人口,為的是讓資源延續,既然目的是讓資源延續,為何要去靠滅殺別人的這個手段達到資源延續,完全可以用其他手段。

我如果是滅霸,知道整個宇宙資源有限,現在也需要解決如果讓資源延續下去,那就通過改變資源配置手段達到資源延續,而不是滅掉一半人口。

最後雷鋒說過一句話,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般的決絕,對待朋友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哪有什麼錯與對,不過是價值取向+自然規律的選擇罷了…… 跑題了

3樓:風盜

其實很簡單,按四句教的說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良知是很樸素的東西,用樸素的現實的善惡觀就大多能夠判斷

滅霸認為「人口數低於環境承載力」是善,但也知道「殺人」是惡,所以滅霸滅掉一半人口的行為就不是「為善去惡」了,就是簡單的「為善也為惡」的電車難題,自然稱不上格物,也不能說致良知了

所以當普通人就不要屁股歪到給滅霸站台了,實際遇到的電車難題上,普通人就是拿了個馬桶橛子路過而已

舉個更有意思例子,比如臥底,臥底要「為惡」的,那是因為有「大惡」存在,所以跟著「為小惡」,但最終目的是為「除大惡為大善」。所以歷史評價很重要,在怎麼現實倆難的問題,歷史往往會給出恰當的評價,多看看這些評價,就能知道善惡觀並不複雜,明白時代的潮流,也就體會到現實的良知了,在現實實踐中體會良知,而不是搞個形上學的定義。

4樓:耿家新

良知不屬於任何人,同樣乙個人的行為並不一定就代表良知,即使他打著良知的名義。春秋五霸挾天子以令諸侯,希特拉發動二戰,都是人的行為,良知不以人類存在與否而增損。致良知,則我命在我不在天地,人類去其半,我何容心焉(此言未免不仁)。

5樓:千里大魔王

宋明理學把人的知識分為兩種,1.德性之知 2.見聞之知。

德性之知指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善良意志,是每個人不學而能的良心。有這種良心,我們普遍性的內心裡都有善良的部分,比如有同情心,嚮往和平等。心學的良知屬於這一類的知。

見聞之知,顧名思義就是來自於耳目見聞的知識,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獲得,良知無法讓人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致良知無法解決見聞之知的問題。

良知只是最初的一念發心,所謂致良知,就是讓這一念的善良擴充,不要因為私慾就讓它隱而不顯,它並不提供具體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致良知的道德實踐中,要在良知為頭腦的前提下,使用見聞之知,來使行為完成。比如說,對陌生的小嬰兒有惻隱之心是良知,看見小孩掉到了火裡,良知發動——要救,怎麼救?去找水。

去找水這件事不是良知告訴你的,是你的水能滅火的知識告訴你的。良知是先行者,知識是幫助良知的落實。

良知是相同的,但是見聞之知則可以不同,上面小孩的例子,有些人可能會想別的辦法,比如去找滅火器。或者有些人頭腦不是很清楚,去報警,警察來了已經來不及了,辦法想錯了不代表他就沒良知,見聞之知和良知是兩個層面的問題。

回到你的問題,如果滅霸要殺死宇宙中一半的人是致良知的話,那必然是出於如下情況:滅霸的良知是想讓宇宙達到和諧,為了宇宙萬物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毀滅一半生靈,儘管心中不忍,但是只好這樣。

良知是讓宇宙達到和諧,毀滅一半生靈是達成這一善良目的的辦法。這個辦法即使是錯的,也是屬於好心做了壞事,並不因造成了不好的後果就成為壞人。

不過雖然我沒看過滅霸,但一聽名字就知道他是個大壞蛋,他應該不是這麼想的。

總之,良知是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意志,人人皆有人人皆同的。但是見聞之知則不是,出於同樣的良知,不同的人在某一事情上或許會想出不同的辦法,因為每個人的見聞之知不同。這不同的辦法或許是衝突的,但背後的良知則是相同的,並不能因見聞之知是相對的,就說良知也是相對的。

6樓:南芮言

良知與人們的價值觀很相似,致良知可以看作把價值觀更加符合世界的某一面。

世間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切善惡是非只不過是生命區分出來的。善惡是非的標準很多,看你遵循哪乙個標準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法則,一切生命的世界法則都在主觀世界被情況選擇。

學習心學致良知有沒有接近捷徑的方式?

樂橙Jack 良知是天道,致是努力到達良知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想致良知,需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悟道。心學的思想本身包括 大道即捷徑,這句話的意思是,一直走大道,不走捷徑,就是最快的路,因為走再多的捷徑終究還是要回到大道上,捷徑就是多走的路。 abc 我覺得陽明先生的心學,總結只有四個字,此心光明。陽...

心學如何致良知?生活中碰到事情,內心會有乙個「聲音」,但是我怎麼知道這個「聲音」不是私慾而是良知呢?

迷途小書生 致良知不是說句話或者 心裡想著致良知 就能夠做到。陽明先生提出了三個概念,心外無物 知行合 一 最後才是致良知。你要做到致良知,前面兩個你難道能略過嗎?先生不會平白無故提出心外無物和知行合一的。天下間人與人之間是做不到完全客觀坦白的,只有自己對自己才能做到完全真誠 坦白。但是 做到 和 ...

什麼是致良知?

談子 不同閱歷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同慧根的人接受的資訊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緯度能量的人,理解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註解致良知的人也特別多,我個人對致良知的見解,靠真善美過生活的人就是致良知。你的每乙個當下,很安心很喜悅就是致良知。 情感解憂雜貨鋪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主要提倡的。在龍場悟道時,王陽明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