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所說的 致良知 ?

時間 2021-05-30 02:17:53

1樓:

我記得最開始接觸王陽明是因為當年明月的關係,在講王陽明的時候他把「道」這個概念講的特別玄乎,書裡是這麼說的:

所謂道,是天下所有規律的總和,是最根本的法則,只要能夠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間所有的一切。

當時覺得很玄乎,可後來發現儒家真有這樣一門學問,掌握了之後對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價值,都會受益。

王陽明講的就是這種學問,我在學習心學的過程中對致良知有過不同的認識:剛開始認為致良知是追求把任何事情都能做好(搞政治能把政治搞好,打仗能把仗打贏),後來才慢慢發現致良知追求的是在任何事上都只是在做一件事,並把這一件事做好。

凡人為學,終身只為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論有事無事,只是做得這一件,所謂「必有事焉」者也。

傳習錄》

而這一件事,在陽明這裡就是致良知。不管是做一件事,還是十件事,哪怕是一百件事都是在良知上下功夫。

tips:

畢竟,事情再多也是靠人去處理的的,所以得在自己的身心上下功夫,而不是在事情本身下功夫,否則就很容易淪為逐物。就拿《傳習錄》來說,關於孝親、陽明說的是「講求夏清,也只是要盡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間雜,只是講求得此心。」最重要的是要盡自己的那乙份心,而不是非要給父母山珍海味等等。

在我們每次致良知的過程,都是擦亮自己良知,提公升自己境界的過程;每一次境界的提公升,都會幫助你更好的處理外界的事情。(量變到質變)如果真能堅持下去,幾年下來不管是境界還是格局就都已經活在別人的想象之外了。

2樓:老彭

良知。「知」如果作為名詞,那麼,良知的意思有二:(1)良好的認識功能。(2)天理。

「知」如果是動詞,那麼良知的意思就是:好的認識活動。

致,是接近、達到、獲得的意思,那麼,王陽明的良知必然就是指天理。

現在有乙個根本的問題就是:天理是否就在我人的心裡呢?

一切認識活動,離不開認識主體、以及認識客體。認識結果,就是兩者的相互作用的結果。

但是,王陽明偏偏固執的認為,心即理,也就是說,認識主體就是理,一切都是認識主體說了算,所謂心外無物,這就不講道理了,心物本是一體,心外無物講不過去,《中庸》講不誠無物,就是強調人不要主觀臆測,應該如實觀照,到了王陽明這裡,就變成心外無物了。

心有良知的功能,但是,良知的功能,也要產生認識活動,才能獲得良知(天理)。

3樓:追風少年

王陽明的良知是指大腦的聯想能力,或者說分析能力!

正常人都有聯想力,利用自己的聯想分析能力去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進行自我教化,這麼做當然也有缺點,不同人的聯想力有強有弱,認知有多有少、有對有錯,導致不同人對同樣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判斷!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麼說是為了強調人應該從內心去尋找答案,而不是從外界尋找,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並非說心外真的無物無理!

當內心認知和外界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只去控制改變自己的內心認知,而不應該去改變外界環境!

聖人從不改變環境,只會去適應環境!

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可改變的!

客觀環境永遠是正確的,內心的認知是客觀環境的對映,當人做事失敗時,說明內心的認知是錯誤的,應該去檢查自己內心的問題,即錯誤的認知或邏輯!

個人觀點:沒有對外界的一定程度的認知,如何從內心找到答案?還是要內外兼修!

4樓:鹽選推薦

想要理解致良知,就要充分理解王陽明所謂的良知。

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靈魂,王陽明一直拿良知說事,那麼,王陽明對良知的解釋是什麼呢?

王陽明對良知的解釋有如下幾種。

第一,王陽明說,良知是個好噁之心

這句話太重要了,能否理解這句話,是理解陽明心學的關鍵。良知是個好噁之心,簡單而言就是,我們的喜歡和厭惡就是良知,所以說,良知就是個好噁之心。

比如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喜歡美,厭惡醜,這就是良知,你奪取別人的生命,讓人死,這就不是良知。

那麼,我們從字面上看,發現良知這個東西特別感性,幾乎毫無理性,難道良知就是這麼個東西嗎?全憑我們的好噁去行動,就是致良知了?

我們喜歡金錢,喜歡美女,去追逐這些,就是致良知?我們厭惡工作,厭惡承擔社會責任,逃進深山老林,這就是致良知?

絕對不是這樣!

若想理解良知就是個好噁之心,必須要先了解王陽明對良知的其他解釋。只有把王陽明對良知的其他所有解釋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明白「良知是個好噁之心」這句話。

王陽明對良知的第二種理解是:良知能分是非善惡

也就是說,良知知道是非善惡。這樣一聽,良知這個東西就很神奇,它對真善美和假醜惡都能分辨。而且,這種分辨是剎那之間完成。

這也是王陽明對良知的第三種解釋:良知反應神速,無有等待。這種神速的速度有多塊呢?

情境一來,你的腦子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良知就給出判定了。從這一點而言,良知似乎很像我們人類的一種本能。實際上就是我們的一種本能和直覺。

良知需不需要我們後天去學習呢,不需要。

5樓:樞問先生

要理解致良知,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良知。

良知,所謂不學而知者。陽明從生命能力角度闡述良知,即他所謂知善知噁者。這樣容易與良能有重合。

我對不學而知,謂之良知的闡述,是從內容角度,即我們與生具來的追求生命美好、捨棄改變生命不美好的認知。這是所有人高度一致生命追求,即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生命的美好,躲避生命的不美好。

關鍵什麼是生命角度的美好,這個是良知的重點。正因為要知道什麼是生命角度的美好,我們才需要去學習心學,按照心學的指導回歸生命,體認生命。

所以只有如實體認自我生命,所謂明明德者,才能指導生命是生命角度的美好,也才能從自我生命中體認良知

體認了自我良知,才有所謂的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實現良知、彰顯良知的過程。所以我們生命所作的一切,皆是為了滿足此良知的終極訴求,故所作一切皆是為了實現良知、彰顯良知,所以我們整個生命的過程,本身就是致良知的過程,即讓生命不斷美好的過程。

所以良知是所有人生來就具足的,正因為有此良知,才有了致良知的生命過程;同樣若沒有致良知的生命過程,人本具的良知,便會毫無意義。

所以良知與致良知,本自一體,不可分開。後世以良知為體,以致良知為用,故有體用一源之說。

6樓:非禮勿言

明朝學術主流是朱熹的理學,官方壟斷了對經典(四書五經)的解釋權,其他跟朱熹不同解釋都被視為異端,不被官方接受。

王陽明最大的貢獻就是把經典的解釋權從官方壟斷還原到學術自覺,提出「致良知」,即每個人的良知就是判斷標準,對儒學來了一次平民化改革。

他這麼做看似不可理解,實則相當於跟官方意識形態奪權,宋儒寬鬆的治學環境,使儒學得到極大的發展,到明清被官方壟斷了,儒學開始了漫長的沉寂。

直到王陽明的出現,這種情況才開始改善,它不僅鼓勵儒學深入平民階層,更是啟用了儒學的生命力。

清末的啟蒙運動,一方面得益於西學東漸,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受王陽明的思想影響,因為王學特別能給人自信。

7樓:lily

始終覺得這是言語所不能夠表達的,需要去感受體會。當人面臨人生中的諸多事物之時,去除個人的所有私心和雜念,這種「良知」自然顯現出來了吧。

8樓:

普通大眾,因為知識視野等侷限,很容易混淆是非,把錯當對。比如放生巴西龜等外來物種,放生的良知導致本地物種的破壞,越做越錯。另外還有很多我們現在沒有發現的在做的以為是對的東西也許未來來看都是錯的。

人心惟危」,這是說,人心是危險的,總是有慾望,所以不能居於中道,會有偏頗。因此,我們完全不可能根據別人放生巴西龜的行為去判斷其內心,更不用說別人是出於良知還是慾望了。叔本華說:

「萬物皆是意欲的表象,理性只是意欲的手段」。

而王陽明的致良知是從自身修養來說的,自己可以修煉自己成為小聖人。同時,不要去judge別人:

孔子說「君子素位而行」,隨遇能安,在什麼位置就做什麼事。君子待人接物,應對事變,當做則做,當止則止,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斟酌思考,無非是致其良知,以求心安理得而已。孔子又說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思考自己的事,只管好自己的事。

凡是去謀劃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強行要去幹自己才智所不能勝任的事的,都不是致良知

王陽明說:「天地間的生命,比如花和草,又有什麼善惡之分?你想賞花,便認為草是惡。

如果你想要用草,又會認為草是善了。善惡都是你自己心中的好噁感情,所以我知道這是錯的。」「無善無惡,是天理之靜;有善有惡,是你心氣之動。

心氣不動,就沒有善惡,就是至善。」不憑一己私意去喜好、偏袒;不憑一己私意去厭惡、陷害;始終站在王道的立場,始終遵循天理的大是大非行事。「不作好噁,並非全無好噁之心。

全無好噁之心,那就成了沒有知覺的人了。所謂『不作』,是不刻意,好噁都遵循著天理,不夾雜一點私意。做到這樣,就好像自己沒有好噁一樣。

」------分割線------

良知是什麼?人生下來帶有一些宇宙意識,即「良知」,或者你可以理解為靈魂,本來的自己,剛出生的沒有經過社會大染缸汙染的本來的心,沒有善惡、好壞的純潔的心。這種惻隱之心、愛美之心是與生俱來的,既然是與生俱來的,就不是「人欲」。

所有「去人欲,順天道」的事情都要做。這是自然而然的去做,不是按慾望刻意去做。王陽明說的有點類似赤子之心(出生後3-7天之內的嬰兒叫「赤子」)。

致良知是什麼?致者,找也;致者,實現也、落實也。找到了良知,也就找到了真心、真我。

多去除乙份人欲,多接近乙份天理,多接近乙份良知。致良知是人心的總綱、人生的總綱,心物合

一、心理合

一、知行合一諸主張落實到親民經世上。其實王陽明的心學都是圍繞真心展開,心即天,心即理,心即宇宙,天下無心外之物。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所以,王陽明說人需要立志,只有立志發願起心,立志求知,立志致良知,才會身體有所行動和堅持,逐漸趨向更高的境界。

9樓:

剛才突然之間明白了致良知的意思。

有乙個專案的文字要修改,業主明天上午要,負責這個專案的小朋友五一假期被拖到單位加班,發來訊息問公建部分能否不要每層平面都出,這樣可以節省一點時間。

其實小朋友問我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時間那麼少有的圖能不能不出;我是乙個懶人,我其實很想說別出了,你早點回家吧。但是這話我沒說出口,圖是一定要出的,如果不出文字是不完整的,合理的功能是表達不清楚的。

我跟他說,你自己想想業主想要知道什麼,這圖是一定要做的;至於這圖出了有沒有意義,你只要做的對得起建築師的良心。

然後突然就明白了致良知的意思。這個良知不是一般道德上的東西,而是一種人類天性中的善惡評判標準。設計行業的苦人人皆知,在要不要熬夜加班的問題上相信每個設計師都反反覆覆的問過自己很多遍,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要堅持的不是為老闆賣命,也不是簡單的乙個設計的好壞,我們要追求的是承擔責任,既然到了我的手上,就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這個承擔責任就是內心的「良知」。至於設計行業的種種不好,在致完這個「良知」後你可以再去面對內心的良知來做出判斷,但是此刻,要做的就是貫徹建築師的良心,做好手頭的活。

人內心的良知,是真正為人在內心注重的品質,世上沒有完人,但只要達到這些品質,就是實踐了人生的意義。這種品質不包括誠實、謙虛、善良,而包括擔當、勇敢、堅定。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勇於擔當、勇敢堅定的人被稱為偉人,即使有一些小毛病,也不妨礙他人生的壯麗。

創業過程中公司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要繼續做下去,也許首先要做的就是致良知。貫徹建築師的良知,做好手頭的活,這並不是要求無休止的加班,而是突圍的必要條件。

本來想給小朋友盛一碗雞湯,想不到卻讓自己頓悟了一些東西。

王陽明致良知是啥?

良知是 天生的一種辨別善惡的能力 致 有兩個意思 一是達到 二是極致。致良知就是人類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 向內求 達到 止於至善 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 活出自己 活出乙個 人 的樣子,乙個 中中國人 的樣子,乙個 此時此刻人 的樣子。是工夫,時刻實踐著。曾國藩每天寫日記是工夫,記述其心路旅程,可算受...

您知道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嗎?

jby 王學的良知,重要的是要去做。可以說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文天祥的人間正氣,也可以說是慈悲惻隱之心,更是至誠之心 中庸,唯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 是道,率性謂之道 唯能經綸天下之大經 正是靠著這良知,才發生那麼多感人的故事,才會有那麼多前赴後繼的仁人志士,民族 文化得以延續。良知發源於自己真正的...

貓和狗有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嗎?

康正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這兒的 良知 是什麼,良知我個人理解為一種潛性的 發自內心深處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是一種完全自我的東西。從這一點上來看貓 狗 世界萬物都有 良知 是表現的方式和形式不同。 tony chang 沒有,致良知的良知是,探求內心的原則,格物致知是三綱八目,是儒家致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