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 ?

時間 2021-05-31 03:07:51

1樓:北辰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從淺層次上理解為,我們在行動之前,首先在我們思維層面上進行預演,同時對預演的結果進行預判,如果可行然後再付諸實踐,在實踐中驗證和進一步提公升我們的認知。然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高妙之處在於,已不是一般哲學意義上的認知和實踐的關係,他的「知」是良知,是帶有道德判斷的思想指引;他的「行」是對道德判斷的踐行,是依良知而行。

「知行合一」的內涵在於依良知而行,良知從形而上的角度理解,是天理,是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道;良知從形而下的角度理解,是法律規定,是道德標準,是行為準則,是規章制度。我們在產生某種意念的時候,先問一下自己的良知,該意念是正確還是錯誤,正確的我們貫徹執行,錯誤的我們需要反躬自省。良知就是我們行動的指令官,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那我們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也就是王陽明講的:「知善知噁是良知」。

是非觀念每個人都有,之所以出現偏差,是我們的良知被私慾蒙蔽,去除私慾,剩下的就是天理。在此我們不妨借鑑一下曾子的「三省吾身」,時常給靈魂洗個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用現代語言可以解讀為: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

學習的知識有沒有予以實踐?」曾子實際上是從做事做人做學問三個方面進行反躬自省。

為人謀,貴在於忠心,放在當今職場,可以理解成職業道德。我們用企業文化感召和凝聚人心,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於提公升員工的職業道德,特別是企業忠誠度。企業發展會遇到瓶頸和坎坷,此時我們是否願意和企業共克時艱?

我們的一言一行,是否對公司有利?我們的付出,是否對得起公司支付的薪酬?這是作為職業人,應該經常自我反思的地方,如果「為人謀」做好了,我們的事業也就做好了。

與人交,貴在於誠信。儒家思想提倡「言必信,行必果」,重信不輕諾,一旦自己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去完成。誠信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往往比失信大的多,艱難的多,所以才顯得尤為珍貴,古今同理。

我們身邊有太多說的好聽,做的難看的事例,反躬自省,也或多或少,或出於種種理由,失信於人的情況。如果「與人交」做到位了,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天地良心,那我們做人也就做到位了。

學習知識,貴在實踐。王陽明講:「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如果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而不去實踐,就不是在真正的知道,就不是知行合一。現在專業分工越來越明細,我們結合自身的工作性質,提公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才,還是可以通過學習實踐來實現的,有調查研究表明,如果乙個人能夠在某個領域,專注投入三年,就會在該領域小有所成,長此以往,這樣我們的學問也就做好了。

事情做好了,可以立功;為人做好,可以立德;學問做好了,可以立言,這正是聖人的「三不朽」。

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從小立志做聖人,同時也用實際行動向我們闡釋了「聖人可學而至之」,曾子給我指出了做事做人做學問的途徑,正是通向聖人的必經之路。

你我皆凡人,不必像陽明先生立聖人之志,但通過「三省吾身」,讓我們的良知重放光明,遵循天理,成為一名有益於社會的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一名博聞強識的人,還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2樓:乙向·際安

知行合一的文字解讀:知即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離。

王陽明心學理論昇華:致良知。吾心良知於事事物物得到呈現,也就是做到內聖外王。內聖為知,外王為行,內外合一,方為聖人。

現代語言的通俗理解:當乙個人進入極高的心靈層次,同時又具備了相應的世間萬法,智慧型、能量都達到頂峰。實現人身時間自由+財富自由+心靈自由+靈魂自由。

知行合一看似平常,非常人所能及。

3樓:新葉

其實用乙個生物學的名詞也可以解釋知行合一。

你的手被火燙了一下,那麼你是先感覺到燙,然後在腦袋裡想「如果燙到手會很痛,趕緊得把手收回來。」然後去行,把手收回來嗎?

肯定是條件反射,一下子就縮回來了。

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受到「私慾」的干擾,就會條件反射一般的做出符合天理的動作,這就是知行合一。

4樓:昊明

「知行合一」的本質是「知行本一」,陽明先生講「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其實「知」已經是在「行」了,未行就不是真知。因當時學習者把知和行分做兩事,所以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一」是大道之本。所以「合一」是合於天理大道。

例: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不能撒謊,「不撒謊」這個知識我們從小就知道,但就是經常撒謊,這就不是真知,知行就沒有合一,當然也沒有合於天理大道。我們的真知是:

撒謊對自己好。所以不管善意還是惡意,經常去撒謊。

本人淺見

還請各位多多責善

5樓:

行中有知,知必有行。

知行合一,說的是,不論做什麼事,其中都含有道理。 只要你去做就伴隨著道理,你所學習到的知識背後,都是無數人的實際行動總結出來的。

王陽明說:你沒有看那花時,花兒與你的心,即意識歸於同寂,你睜開眼去看它,花兒在你的心裡就明亮起來。

就是說,沒有看過花,即便給你描述再多花兒的顏色,特徵也沒用。可是你只要去看上一眼,你就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花兒。這時關於花兒的知,就出來了。

6樓:聶顯蘅

王陽明是在貴陽書院題除非這個理論,但是徐愛就從老家專門來到貴陽問老師。說無法理解知行合一。他講乙個人知道要孝順父母,但他知道並不代表他能做到。

所以,知和行是兩回事。怎麼能說知行合一呢。王陽明就講。

知道要孝順父母,但是沒做到。就等於不知道。。所以知行合一的第一層意思就是。

知道不做到等於不知道。沒有做到的知道,都不是真知。

當然還有更深的意思。比如,「合」這個字。比如「一」他是乙個出發,再出發。再比如心上學,事上練,達於道,歸於一。都是講的知行合一。

7樓:冬日暖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致良知。良知和於天道。

人的私慾,隔離了良知和認知。

如果看不到良知,那麼其認知基本上也就不合於道,何談其行為;

即使其認知表面上和道想和,但沒有良知之心,其行為和道的偏差不會小。

唯有摒除私慾,認清良知,以良知起意,發則必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是知行合一。

8樓:

知,是內在的覺知,是身內的事。行,是乙個人具體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外在行為。知行合一,說的是你內心怎麼想的,有怎樣的意識,行為就會按照你內在的覺知表現出來,它不存在你做不做得到的問題,知行合一本就是人之天性,你內心想著往左走,不可能走到右邊去,你想著伸出左手,不可能左手沒有伸出來,右手伸了出來。

知行本來是兩件事,可是你產生乙個「知」的當下,「行」也隨之發生,都在同一時間完成,也就是說,「知」「行」其實也是一件事。舉例,乙個人看到了本不屬於他的一件好東西,內在頓生竊取之心,這時候他外在也一定有反應他內在竊取之心的小動作。此刻他如果沒有制止自己行竊的心,他就會把這件好東西揣進自己兜裡據為己有。

當然這種竊取之心並非良知,所以才有「存天理,去人欲」的說法,天理即為正理,只有心存正理,你才會在突然冒出竊取之心的同時,也冒出乙個克制自己的心,也就做到了「去人欲」。而當你內心不會再有邪念,充滿了正念的時候,也就達到了「致良知」。先師孔子「七十隨心所欲不踰矩」,正是這重境界。

現在很多人理解「知行合一」走向乙個誤區,都在去找尋怎麼做到知行合一,其實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人之天性如此,良知自然有良行,沒有良知,何來良行?陽明心學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致良知」,「知行合一」是他提出的乙個概念,是人的本性。

如何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

鹽選推薦 知行合一,這四個字,大家並不陌生。知和行,到底誰重要,一直以來是中國哲學家們爭辯的重要問題,它在中國哲學史上的辯論僅次於義利之辯。知和行,到底哪個重要,眾說紛紜,孔子認為,知比行重要,不但是孔子,先秦思想家都認為知比行重要。宋明理學也認為知比行重要,而曾國藩,則認為,行比知重要。到底哪個重...

怎麼用簡短的方式清晰表達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

林謙 如果我和你說 你現在在頭腦中想像一頭獅子就在你身邊。你會怎麼做?如果你只是在原地想到動物世界裡獅子威武霸氣的樣子。那你就不是知行合一。如果你馬上逃命,或者當場拉褲子,那就算知行合一了。 雙木林 我粗淺的理解,就是你腦子裡邊一天胡亂思考的東西,那不叫知,叫妄年。真正的知是你對乙個事物真切的感知和...

關於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幾個疑問,包括如何確立行?

衣帶漸寬終不悔 知行合一說的是你的知和你的行同步進行,而不是光知道不行的,你只是停在知這個層面上,不行動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你還是不知道 yum 見諒,複製貼上一下 如果是心學的範疇,那麼知行是一體的,不存在不行的知,也不存在不知的行。還是先上原文譯文吧 傳習錄 徐愛錄,節選。簡而言之,不能真知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