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幾個疑問,包括如何確立行?

時間 2021-10-27 14:23:58

1樓:衣帶漸寬終不悔

知行合一說的是你的知和你的行同步進行,而不是光知道不行的,你只是停在知這個層面上,不行動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你還是不知道

2樓:yum

見諒,複製貼上一下:

如果是心學的範疇,那麼知行是一體的,不存在不行的知,也不存在不知的行。

還是先上原文譯文吧:《傳習錄》徐愛錄,節選。

簡而言之,不能真知真行的原因是心上蒙塵(原話叫私慾蒙蔽),存善去惡中提到的惡,就是這類私慾,去掉後剩下的自然就只有善(請注意,這個善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至善的意思,等價中和的意思。)

在心如明鏡的情況下去做的事情,都是真知真行。

這裡為什麼我提出個真知真行來呢?它和知行合一有什麼不一樣麼?

首先它兩沒有衝突,但描述的物件不一樣,比如乙個被私慾蒙蔽的人做出不孝順的事這也是知行合一,乙個心如明鏡的人做出存天理的事,也是知行合一。這也是後來天泉證道時,王老師提出致良知的原因,即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致良知,否則王老師的原話就是:冥行妄作或懸空思索了。

既然致良知才是知行合一的目的,那麼當然要知道什麼是良知咯?請讀鏈結中的內容吧。

您知道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嗎?

3樓:姜忠學講心學

若能使得心體恢復其本然,行,就會自然而然。

就像啥呢,王陽明比喻:如果說知是水,水自然會向低處流就是行。去除阻礙水自然流動的那個物體,水自然會流。

是「自然而然」,不需要任何外力。

《傳習錄》上捲徐愛錄的部分,明確說是知行本體被私慾隔斷了,那麼去除那個私慾,就一了百當。

如何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

鹽選推薦 知行合一,這四個字,大家並不陌生。知和行,到底誰重要,一直以來是中國哲學家們爭辯的重要問題,它在中國哲學史上的辯論僅次於義利之辯。知和行,到底哪個重要,眾說紛紜,孔子認為,知比行重要,不但是孔子,先秦思想家都認為知比行重要。宋明理學也認為知比行重要,而曾國藩,則認為,行比知重要。到底哪個重...

怎樣理解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 ?

北辰 知行合一 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從淺層次上理解為,我們在行動之前,首先在我們思維層面上進行預演,同時對預演的結果進行預判,如果可行然後再付諸實踐,在實踐中驗證和進一步提公升我們的認知。然而王陽明 知行合一 的高妙之處在於,已不是一般哲學意義上的認知和實踐的關係,他的 ...

怎麼用簡短的方式清晰表達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

林謙 如果我和你說 你現在在頭腦中想像一頭獅子就在你身邊。你會怎麼做?如果你只是在原地想到動物世界裡獅子威武霸氣的樣子。那你就不是知行合一。如果你馬上逃命,或者當場拉褲子,那就算知行合一了。 雙木林 我粗淺的理解,就是你腦子裡邊一天胡亂思考的東西,那不叫知,叫妄年。真正的知是你對乙個事物真切的感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