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的不對,良知知道什麼是善惡沒錯,但良知能知道什麼是對錯嗎?

時間 2021-06-05 15:39:29

1樓:

你這問題問的就說明你沒讀懂王陽明,世間哪來的對錯,對錯都是相對的,孟子伸手救溺水嫂嫂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在當時道德上面,男女授受不親,但是從良知來說,這是善事,伸手是為了救人,就不考慮那人是男是女是惡是好。古代女的不裹小腳大家都認為是錯的,現在社會卻認為不裹小腳是對的。所以王陽明很高深,不講究對錯,不講究善惡,只講究致良知。

2樓:王小智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

如果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以前的觀點,

就會很簡單,

善惡是過程推導,

對錯是結果推導,

你本著善惡之心去做事,你如果經常自我反省,你是可以發現自己的內心的,這個過程,就是你的良知,你的良知存在,善惡就很容易分辨。

可是人類即使本真善惡之心做事,也還是可能做壞事,比如:你本著善心救了乙個人,結果這個人是個大魔王,後來殺了很多人。

所以,好壞,只能通過某個時間段的結果反過來看。

良知,是無法得出其實際的結論的,也是無法界定對錯的。

最後,希望你不要太糾結於對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掌控結局時,我們只能盡自己的努力,結果看天意。

3樓:王不知

你摸到門兒了。趕緊往裡進,敗墨跡!進屋裡瞧瞧。裡面還有人。

迎面走來的是老莊孔孟,後面的方隊是墨楊孫鬼。李悝商鞅這些二流選手多無計算。最裡面靠前的才是守仁吾兄。慢慢來吧。

4樓:老彭

《孟子·盡心》:「所不慮而知者,良知也。」

我們學駕照,剛開始往左往右、何時踩剎車等等,都要思考。慢慢熟練之後,得心應手了,就不需要思考了,邊唱歌邊開車都是無所謂的。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也是如此。

所不慮而知者,就包含了這麼乙個過程,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條件反射。可參考庖丁解牛。)。

孟子的良知,指學到知識後,大腦對知識的熟練程度。本身就包含了知行合一。良是形容詞,知是動詞。

王陽明的良知,則包含了對知識本身好壞的定義、還包含了倫理道德價值。(王陽明對動詞、名詞混淆不清。)

孟子說的良(形容詞)知(動詞),是人的一種能力,與生俱來。

王陽明說的良(形容詞)知(名詞),指知識(經驗)本身,後天獲得。

所以,王陽明需要在良知前面加乙個致字。名詞前面加乙個動詞。

王陽明物、事不分(物者,事也。),所以,他把格物誤解為格物與明事一體,明事(窮究天理)本是誠意的事情,現在格物身兼數職,搞的誠意、正心無事可做,不得已,生生搞了乙個「致良知」的概念出來。

其實致良知是等同於正心的。

5樓:孤獨

良知是什麼?不是字面的意思吧,善良,良心之類的。應該再深的思考一下,因為,良知是在格物致知之中,格物之功,才可致知。

大學中也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如此辛苦得到的知,不簡單的!

總是一種極其珍貴,難得之物。我信得過老莊,信得過蘇格拉底,最珍貴,最難得的是天道,是真理。為什麼就不能判斷對錯呢?

您知道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嗎?

jby 王學的良知,重要的是要去做。可以說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文天祥的人間正氣,也可以說是慈悲惻隱之心,更是至誠之心 中庸,唯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 是道,率性謂之道 唯能經綸天下之大經 正是靠著這良知,才發生那麼多感人的故事,才會有那麼多前赴後繼的仁人志士,民族 文化得以延續。良知發源於自己真正的...

王陽明說的「狂者胸次」是什麼意思?

敬一山 這是王陽明偏晚年的時候說的。具體的語境是,王問他的學生,為什麼越到後來世人對他的質疑越多。學生回答了幾個理由,比如別人羨慕嫉妒恨,別人不懂他的學問等等。王陽明自己說出他的乙個重要思考 以前他還有些鄉愿,就是會掩藏自己迎合世人,但現在他信得良知真是真非,也就不遮遮掩掩,做的個狂者的胸次,就算天...

王陽明的良知是一元的還是多元的?

gnzpz 實際上是我們五臟六腑的感受,這個感受就如同你失戀會心痛一樣,我們做了違心事,良知自然顯現,我們五臟六腑必然疼痛,這就是良知。仔細觀察遵循它,最後就是知行合一 恩宇 傳習錄中有一則著名的精金之喻,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到過,這段話題主看了,就可以明白了。簡單說,按照陽明的意思,每個人最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