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中的良知怎麼才可以做到?

時間 2021-05-31 06:54:12

1樓:立馬吳山第一峰

良知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人天生就沒有,心學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以為道德是內心的產物,其實道德來自於人與人的交往,是人與人形成的社會共識,根本不是什麼從內心自己產生的,如果硬要說是天生的,那也是千百萬年中進化出來的形成的遺傳基因,試想,乙個佛教徒和綠教徒都尋求致良知,那他們致出來的良知能一樣嗎?他們致出來的良知一定受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潛移默化,心學根本就是主觀唯心主義,他所教出來的都是以自我經驗出發的,極端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分子

2樓:Xu Alex

美國的制度建立在人性本惡,中國的文化建立在人性本善。哪怕最惡毒的兵法都提倡不戰而屈人之兵。把古典,道德經,鬼谷子啥的都讀一遍。

自然良知就出現。沒有一蹴而就,你可一天整成范冰冰,卻不能一天讀成林微因。

3樓:njmalj

認知,態度,行為是高度相關的三個概念。

乙個場景下,甲幫助了乙。在相似的場景下,甲沒有幫助丙。在另乙個相似的場景下,甲趁機捅了丁一刀。是不是甲的良知,一會高,一會低,一會惡劣?

不同的人天然的會在不同的事上,把其他的人劃分成不同的圈子。

問題是,在某一件事上,你為什麼把某個人踢到圈外?

4樓:一枝梨花

每個人生來就是從惡,後天因為環境,教養,習慣以及法律法規制約了人性本惡的心態!所以,至於良知,只是在特定的條件下,自我約束罷了……

5樓:天條

1、為嘛都把「良知」等於「良心」?

良知,不僅僅等於良心,善意。

所謂「知」,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窮盡。知,不僅僅是智慧型,而是乙個總源。並不僅僅侷限於道德良心。

所有客觀的存在的規律,現象,本質,都是知的一部分。是客觀存在,恆古存在,與天地共生的。

致良知,也就是找到實際可行的符合一般規律,切實可操作的符合人們需要的作為。畢竟所謂儒學,就是順應自然和引導群眾的需要的思想理論體系。脫離自然,脫離群眾,都不是儒學。

2、致良知,就必須通過「識」!只有通過「識」,識之一途,才能致良知。

識,是生物對於外界的主觀認識,見仁見智的東西。

要想認識乙個東西,就必須通過實踐。經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肯定否定再肯定的實踐和認識的反饋提煉過程。

沒有這個過程,單純的思維推理出來的,容易囿在教條主義,形式主義。

3、心學,和佛教有淵源。所以,不排斥佛教和道教。但是作為成年人,要能夠從佛教中學會修心,從道教中學會道教的出世和入世,出世做學問能夠抽象冷靜看待人世紅塵,入世能夠走馬江湖但持本心如一。

即能沉心做學問,也能躬身去篤行實踐。要能夠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所謂「誠意」。

無論什麼學,理學,心學,經得起實踐考驗的才是真的儒學,能夠順應自然和引導群眾的需要的思想理論體系。符合群眾需要的,激發社會活力的思想理論才是儒學。儒者,人之需也。

所以,一味強行追求所謂良心善意,是對自己是一種強迫,心學也所以會被拋棄,直到最近才揀起來。必須得從實踐中,時時捫心自問,去引導自己,比附規律,看清大勢,從而實現道德的中庸。

所謂,時時扣問本心,就是不要忘記去抽象理解俗世,與世間大趨勢去比附,指導自己前行。如此,能致良知,知道世間的規律,經歷滄桑,經歷實踐,而知道世間的正道,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去,才是有助於自己,有助於少年中國,有助於青年,有助於壯年,有助於老年,有助於社會,有助於國家,有助於人類。

而這一切,離不開實踐,離不開從我做起,點亮心燈,照澈蒙塵。離離之火,起於星塵,灼灼日耀,漫布世間。你若星芒之火,就發星芒之光,你若日耀之光,就發日耀之明。如此,布良知與世。

6樓:空綠

良知是與生俱來的,只是被物慾蒙蔽了,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想象一下如果除去利益,自己會怎麼處理,然後再去實行,那就是致良知。

7樓:王洋

去噁存善是良知

小時候不知道爸爸媽媽的好,長大了我們為人父母我們知道了爸媽的好;

剛參加工作,不知道有些時候領導給我們的壓力是對我們好,等我們做了領導理解了領導當年的一番苦心;

開始創業,前輩說做生意人品和誠信是第一,等我回頭來看話雖簡單卻字字千金。

所以,我認為良知既是一種選擇和擔當,更是歷經挫折和磨難後總結出的一套正確的行為準則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8樓:GOD小維

良知就是不死的情況下拋棄你所認為的一切之後,你還剩下來的,就是良知。比如小偷其實也知道害臊,也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但是給自己胡編了一套理論

9樓:Forest.Fang

修煉自己的身心,誠意正心,致良知,吾日三省吾身,把遵循自己內心的重要程度放到你生命的前面。這個時候你才能理解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

10樓:於無知

良知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就像@pency一樣,把質疑的人拉黑,然後讓人回答自己的問題,然後就說你看他回答不了我的問題,所以是我贏了。這就是「心即良知」,只要我心裡認為我是對的,我做什麼事都是對的。

11樓:pency

複製貼上一下我的其他回答,可能會有幫助,我不是文科生,但是對王陽明的心學比較感興趣,說一下我的理解對心學的理解,如有不妥,望指正。

天地不為心生,宇宙之律不為心變,卻能為心之所用,宇在心的表象下,也必在「心」的表象中,「心」只是用來感受萬物的,心欲大則象亂,欲小則象序。象序則近良知。(宇:宇宙之本源,萬物之規律)

人非生而知之者,你在決定的時候腦子裡閃過的第乙個念頭不是你的良知告訴你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個念頭正確與否取決於你的過去對這方面問題所積累的豐富程度,而不是你的心天生知道。只是你在一瞬間的決定,較別的決定有更少私慾罷了,所以正確的概率會稍微大一點點。

不摻雜私慾就是良知,你摻不雜摻雜私慾是你有意無意思考的過程,也是你本身就知道的,只是有的時候連自己也不願意承認罷了,所以良知也不用檢驗他是不是真良知,你的決定是否客觀的運用律,你的決定裡有沒有摻不摻雜私慾自己還不知道嗎?

戰場之上是戰是退,不是你心中的良知在一瞬間告訴你,而是你要用心洞悉戰場上的規律,評估敵我雙方的實力,探求雙方將士的心理情況,不讓自己因為怕死而選擇撤退,不讓自己因為想建功而輕易冒進(台兒莊大捷中那個長驅直入的日軍王牌師團)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這個選擇不在你的心裡,而是你的心能否公正的運用律,運用戰場規律(戰略部署,陰陽兵法之類)的前提是律你是知道的,律來自於你平時的學習,平時的積累,就算你讓你不懂兵法的聖人上去,他的心也不能讓他知道如何決定(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良知不是讓你神奇的知道答案,良知只是讓你公正的做出選擇,事物的象不會變,要讓自己心的表象和宇宙的表象一樣,就大概達到了王陽明的境界。

12樓:獲得清靜力

良知是本來就有的。如同吸菸有害健康,我們人本來不吸菸的,後來染成此惡習,如今只要按本來人不吸菸的規律去不吸菸就做到了與本我統一。

陽明心學中的心和陽明講的良知是什麼關係?

wstc999 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預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

《心學》中致良知與現實社會中一些具體事物的思想矛盾,誠求指教?

盤子 良知是無善無惡的。你為什麼要說這些話,為什麼要做那些事兒?想清楚!面對劫匪,就要無所不用其極,撒謊耍滑都是好的,只要能逃出來生天 面對客戶,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私自利就不行了。 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佛法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都是因果報應。不論做什麼事,關鍵還是看是否是 損人利己 損...

怎麼樣才可以做到和前任斷聯 ?

桃子 其實等前任結婚了自己就不再聯絡了。不過我還是會和前前任偶爾聯絡一下,了解一下現狀,說一說在學校的故事。不過大概是成熟了吧,能夠明確感覺到不合適。越來越明白 崇名SAMA 怎麼忘了他?我相信你不是做不到而是捨不得。曾經啊,我也捨不得過,輕賤自己留下的黑歷史就是他在朋友那裡大放厥詞不遺餘力的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