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佛法實修中四念住之觀心無常?

時間 2021-06-01 02:46:28

1樓:護法居士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

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

如是觀時作是念。

是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

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

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

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

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是心無一生相。

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能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

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

心不知心亦不見心。

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故。

是心無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

是心無法若合若散。

是心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

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但凡夫顛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

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牢無堅。無不變異相。

如是思惟。得順心念處。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

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

智者通達是心無生無相。爾時如實觀心生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滅相。不復分別心滅不滅。而能得心真清淨相。

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不能惱。

何以故。菩薩見知心清淨相。亦知眾生心清淨相。作是念。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如是思惟時。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順心觀心。

如何理解四念處 四念住 大念處的 念 ?

Mr hongyu 這裡的念指念住,念住所緣。覺知著此時此刻的心識所緣,注意力的落腳點所在,也叫業處。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呼吸就是所緣。心跑去聽了,注意力在耳,心跑去看了,注意力在眼,心跑去想了,注意力在意 念頭 要時刻覺知著心識 注意力 在哪。念住,是念住自己選擇的單一所緣,把注意力放在這選擇的單...

《大念住經》中的「內 外 內外」應該如何理解呢?

吳天天 如契經說。於內身住循身觀。於外身住循身觀。於內外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問此中何者名內身等。何者名外身等答自相續所攝色名內身。他相續所攝色。及非有情數色名外身。內法外法說亦爾。自相續所攝受名內受。他相續所攝受名外受。內心外心說亦爾。有餘師說。有情數色名內身。非有情數色名外身。內法外法說亦爾。受...

如何理解佛法四聖諦之八正道的正精進與三十七菩提分的四正勤?

慧明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在家正淫,不出軌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誹謗,不貪欲,不嗔恚,不痴愛。反過來就是惡業。如何是四聖諦,苦諦 愛苦,行苦,念苦,求不得苦,貪嗔痴苦。集諦 相聚義,和合義,集起義。因苦而有貪嗔痴,從而有八萬四千種種煩惱,種種惡業因緣相聚。所謂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