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時間 2021-05-08 03:30:42

1樓:解惑ing

看了那麼多回答都沒答在點子上。

其實,前者意思是:所有聖人賢人的覺悟都是從道中來的,只是各人修行的方向有區別,(如孔子用於社會學,孫子用於軍事學……)。

後者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被講出來,它就不是真正的道,(因為道不變易,又變易,所以只能體會)。

所以說的是兩碼事。

2樓:散逸層垂釣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一切聖賢的智慧型不會表現在凡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處能夠認知的層面,也就是說聖者不造作不忘想,他們之所以成聖,不是因為表面的言行,而是因為超越語言與思維的智慧型。

但是在佛法中,無為的含義比字面意思更複雜。無為不是指虛空、空有,而是指無所依的,自在自足的,沒有緣起的邏輯體系。也就是說聖賢依據純粹邏輯思考,不依日常的語言文字型係與概念進行思維,更不以六根的經驗為依據來作判斷,因而與依賴語詞概念協助思維的凡夫有本質區別。

佛、菩薩都是大哲學家,這樣想就明白了。

3樓:顛狂魯休

原始佛教中,將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這是其對法的劃分的一種主要方法。

什麼是無為法呢?涅槃法是究竟的無為法,除此之外,便是有為法。粗略地講,從初禪法到涅槃法都屬無為法的範疇,都是己入聖道者之法,只不過初禪法到滅盡定法中仍摻染著有為法的雜質。

什麼是有為法呢?不能入初禪定,破不了蘊集,只能在輪迴中生活,這便是有為法。狹義上的有為法,特指那些似是而非的修行方法,比如念佛、持咒乃至打坐,雖形似修行,卻終不能導向初禪故。

一切凡聖,從鬼到佛,皆是同一本來面目,故無差別;

一切生靈,各有各相,皆是眾生種種心生,故有差別。

4樓:意識的問詢

一切聖賢之所以稱之為聖賢,是因為他們對自然、對世界都有了非常深刻地認識。他們的認識往往都是非常正確的,是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世界的規律。客觀世界的規律體現的便是無為法,無為法便是規律。

不同的聖賢自然表達的是客觀世界的不同的規律,因此「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老子實屬道家學派的先祖,是大聖賢。他的理論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歸結為道,一切都是由道而產生。

道的概念極為抽象,道是可以講得出來的,但人們講出來的道又不是其本原意義上的道。所以「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與「道可道,非常道」兩者的含義是不相矛盾的。

5樓:文音學研白老師

挺不建議用道家思想去解釋佛教思想的,有些思想不能完全對應。佛教的「無為」(非因緣和合)也不是老子所說的「無為」,這樣的比對有點兒像魏晉時期流行過的「格義佛教」了。

6樓:貞貞

重點是無為,無為是沒有私慾大公無私順應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做到厚德載物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賢所做所為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客觀規律辦事,沒有私心,大公無私!因為聖賢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因而採用不同的方法,是因材施教!就是用不同方法教育我們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運用規律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

是與《老子》無為無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這兩句意思相近。道可道非常道,是告訴我們,道是可以遵循的客觀規律,是指看不見摸不著抓不住的自然規律,不是肉眼看見的實體的道路!

7樓:玄覽

由乙個」空「引出的」無為「,是完全偏離了道德經無為的本意。道德經的無為,是人不要自以為是的妄作妄為,要遵循天道,以天道為主人,我們做跟隨的客人。

道可道,非常道,則是另外乙個意思。以計算機系統做比喻,如果乙個人或生物是乙個程序,那麼道,則包含了無數程序,並且能夠支援無限程序併發的。對於這樣乙個超維度的」道「,你是無法用言語去描繪清楚的。

8樓:子曰

什麼是無為法?老子曰:「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說,損之又損,就是無為法。

當然了,當你刻意的、努力的去損之又損時,這時,這個損之又損則就又成為有為法了。所以,真正的無為,不是修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是悟出來的。

豈不聞?老子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說,老子通過對「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這一問題的哲學思考,就直截了當的悟道了———無為。

9樓:看不見的為重

道德可道,非常道。在下的理解,道是可以說的,但和平常的道不同。為什麼不同,老子沒說。其實佛人家看來就是一葉障目,以致不見。

金剛經的,一切聖賢皆已無為法而有差別。是指基於道而衍生出不同的表相。

所以老子這句話是對本的描述,金剛經的這句是對相的演說。乙個開宗明義指本,乙個以相破執。

還認為他們一樣麼?

10樓:法生

無為法是體,差別是相,老子說的道同樣是體,與佛所說的無為法無二無別,是說法界體性,差別是修行之人以修無為法,或者說修道,有功德法相差別,比如世間學問,以同樣的教科文書,從小學至大學畢業,所掌握的知識千差萬別,所以畢業後的工作顯象各各不同,千差萬別,此教科書是體,本不變易,以各各同學用心不同,或根性不同,所以再後所受業報不同,無為之法亦復如是,無為之法,名為法體,本性清淨,無相無貌,無為無相,不可睹見,無來無去,猶如虛空,不生不滅,有佛出世,無佛出世,性相常住,名之為道,一切諸佛及各大菩薩,以修如道故,所得功德法相,各個不同,以修如是道故,所顯佛土千差萬別,不可思議,

11樓:張麗霞(Lisa)

兩者不在乙個層級,如同夏蟲不可語冰,聖賢稱聖稱賢已經著了名利像,與無為無關,已經成了偽道,更不是正道,因此無法進入辯道的層次。這個題目就是純粹的比較秦瓊與關公大戰誰會贏乙個道理,題目就是個笑話。

12樓:行者無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實世間萬物一切都有其自在的規律在運作並存在。聖人之所以稱之為聖賢,是因為他們看懂了萬物的內在規律。

所以我們在聆聽聖人之言時,也要自我去發現,自我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出真知。

13樓:護法居世

無為和無為法含義不同:

無為:=涅槃=愛盡=欲盡=貪盡=滅盡

無為法:=消滅渴愛的方法=獲取智慧型的方法=消滅無知的方法。

通過修行無為法達到無為的人,則是聖賢。

渴愛、慾望消滅的程度不同=無為的程度不同,所以有差別。

一切聖賢分為四類:三結滅盡是初果聖者,貪嗔痴薄弱是二果聖者,五下分界滅盡是三果聖者,五上分結滅盡是四果聖者。

四果聖者的一切渴愛都已經滅盡,諸行寂滅,諸識不生,已經徹底的無為,進入滅界了。

14樓:了凡

人都是自私的。

當你在追求無為的時候,你就不是無為。就像說著仁義道德,做著仁義道德的事,也就不是聖賢了。就像有的人追求長生,看不起世俗,實際上連普通人都不如。

追求長生是為了自己的私,逃避世俗。追求道德,也是為了自己的私,只是沒有勇氣和能力。

所以真正應該追求的是無私,無我。再去理解佛經,孔孟之道,老莊就很容易了。

15樓:正知苑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羅什法師的譯文。此處玄奘法師則譯作:

「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羅什法師是意譯,玄奘法師是直譯,玄譯較羅譯更準確,且與眾般若經所宣一致,即:一切賢、聖、眾生都是無相無為的真如所顯現的(以投影幻化的形式顯現,請參閱《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等經典),而非依無為法而有差別。

阿彌陀佛。

16樓:丙丁童子來灌水

既然已經是「道可道但反正也道不出個究竟來」,你在這裡用語言問,我在這裡用言語答,又能道出來個什麼呢?

17樓:動停

不是。《金剛經》比《道德經》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1,時間上,《道德經》成書至少有八千年以上的歷史,《金剛經》最多不到兩千五百年,實際上可能只有一千五百年以內的歷史,是假託佛的名義由中國修行者寫出來的,混合佛道兩種宗教唯心主義學說的偽經。

2,「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段說的是修行者迷失正道以後的狀態。「道可道,非常道」——這段是對「道」的解析,縮小了「道」概念的範圍,方便了尋道者。

3,很多觀點認為「道可道,非常道,。。。」這段話是《道德經》的核心,其實是讀偏了,這段話還太粗淺,對定義「道」也沒有那麼重要 。正是因為這種觀點的存在,才造成錯誤的改變了「德」經在前,「道」經在後的《道德經》的原始編排次序,更加強了後世對《道德經》的錯誤解讀。

18樓:什麼

裡面的「無為法」和「道」差不多意思吧。

一切聖賢。。。指的是,真正的聖賢只有在「智慧型/道層面」的區別。

道可道,非常道,解釋的版本挺多的,有的說,可以言說的道,不是真的道,,這句主要講道,是個什麼東西。。。各種描述。。。

19樓:馱公尺

金剛經裡說的這話,從前文意思來看,是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但單單「一切聖賢……」這句話,還不是那個意思。

我理解,「一切聖賢……」這句話是說很多賢者都領悟到了無為法層面的東西,但各家角度不同,表述不同,都是有些差異的。和「道可道」是兩句話。

再說一句,其實,佛道從根本上來看,還是同源的。我相信佛陀和老子悟到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佛陀更聚焦在人生哲理層面,而道家除了關注人生,還應用在了社會層面。

20樓:赫天

說的是大家殊途同歸

從高維來說是一樣的,但是從這個緯度看因為每個人因緣不同所以顯化不同。

心是那個心都一樣

但是塵世的人們有分別念所以看到不同

21樓:容易說易經

有區別,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是說一切聖賢在對無為法的證悟上有高低深淺的差別,但本質上大家悟到的都是同乙個東西。講的是大家都共同知道的乙個東西。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說可以說出來,說出來的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道了。是講你沒有開悟就不知道道是什麼東西,講的是門裡門外的事情,所以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和道可道,非常道是有區別的。

22樓:胡說

聖賢神佛,皆曾經是人。

通過修行,或者說養德、發願、有功、感悟天地。方式的不同,成就也不同。

他們異於常人。

但是都是曾經是人,就與你我有共性。

不同的是經歷,修行的方法、環境。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

人的共性,就是人性之理。

人,好陽而惡陰。

人皆有四心:是非之心、羞惡之心、惻隱之心、辭讓之心。

牧牛、牧羊有方法。牧人也是

牧人之術,就是無為。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說,非常人能說出。

名可名。非常名名可以叫出非常人能叫出。

後面是古漢語倒裝句。xx人道 xx人命名

23樓:獨行者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意思是說,一切聖賢之所以成為聖賢,其原因就是領悟到了無為法……領悟到的,變成了聖賢。沒有領悟的,還是世俗的凡人。聖賢和世人的區別只在於能否領悟了無為法。

聖賢無為,世人有為。

「道可道,非常道」,這意思是說,能說出來的道,不是真正的道。類似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等同於佛經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菩薩 般若波羅蜜多 一切法 菩薩不住一切法相的邏輯關係是怎樣的?

wwbld 雖然 法嘉宗智 有言在先,可我還是覺得這問題是可以回答的。這四個詞用一句話串起來是這樣的 菩薩 行 般若波羅蜜多 時,於 一切法 不住 一切法相 這句話有兩層邏輯關係。第一,般若波羅蜜多能緣一切法,般若波羅蜜多不住一切法。即,以般若的角度來看,一切法宛然而有 所以能緣 一切法空無自性 所...

「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護法居士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佛法結使有何差別。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須彌山王光所照處悉同一色。所謂金色。如是須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結使悉同一色。謂佛法色。是故須菩提。佛法結使以般若慧觀等無差別。是故大德須菩提。一切諸法皆是佛法。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以何緣故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覺。...

一切法皆是佛法,抽菸也是佛法嗎?

這類問題可以總結成 一切法皆是佛法,貪嗔痴殺盜淫等,是不是佛法。首先要明白何謂 一切法皆是佛法 其實,人在世間的一切行為造作,以及所感知的一切物相,無不是在妙明真心中虛妄呈現。於是,世間有情眾生,只要機緣合適,可以通過種種造作或物相,找到妙明真心。就如同,如果不知道大圓鏡在何處,可以通過鏡中的像,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