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既然我們都呆在夢裡,為啥我們的經歷會進入阿奈耶識?

時間 2021-05-11 19:41:31

1樓:比丘法一

此四句偈前三句講的是如夢幻般的一切世間一切法一切眾生之現量真實相。其有兩個意涵 : 1 .

眾生在自然生態中不可能明白這個觀量人生如夢幻般的本質,這個明白決不是世人在功名利祿追求中一敗塗地後「看破紅塵」一切都如夢幻之感嘆的那種「明白」。2 這個「明白」是在對人生世間生起徹骨撕心的反思後依經教如理作意諦觀(四念住觀)後生起的對五蘊十八界之本質性認知的真正的明白。這個時候應當是證入須陀垣果位之明心。

第四句「應作如是觀」乃《金剛經》之核心法句,指的是進入般若正觀即「一合相」觀之修學。上段提到的明白五蘊十八界虛妄不實之「明白」乃各各觀修後之分別明白,是離散的,知色蘊無常虛妄時不能同時知受蘊無常虛妄,餘如是。一合相觀即同時諦觀五蘊十八界皆虛妄無常,同時現量地照見五蘊皆空,現量證見五蘊十八界之實相而無明盡證解脫果。

「應作如是觀」意涵甚深復甚深,整個六百卷大般若經講的就是這回事。這個「如是觀」之一合相觀在五十一位菩薩道階次中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例如 :

著名的智者大師的空、假、中一心三觀即是起手勢入道層次之一合相觀。

上段說的證解脫果之一合相觀,佛陀在《菩薩瓔珞本業經》的描述是 : 「趣向無礙智。所謂十八界。六境六根六識一合相。一切法亦一合相故。」

在入地之「現前地」果位的一合相觀相狀,佛陀在該經中的描述是 :「上順諸法。觀過去一切法一合相。

現在一切法一合相。未來一切法一合相。法界因緣寂滅無二。

故名現前地。」。

佛陀自己現證佛果的一合相觀如何?在《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中佛陀的描述是:「須菩提,我以應一合相智,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便覺四諦,具足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慧、佛十八法。 」

「居中道第一義諦清淨國土。無極無名無相。非一切法可得。非有體非無體。其一照相一合相一體相一覺相。淨明無二。

現證十方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法一切眾生一合相觀則只有佛陀才能成辦。

總而言之,此四句偈極其深刻地總述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之真實相現狀,指明了經四念住等基礎法之觀修觀證「知諸法實相慧」之般若正觀而明心,繼經五十一位層次遞進之殷若一合相觀之修學歷證初信位至等覺位菩提,最終現證佛果之菩提道歷程。

2樓:牧童

萬物惟心。

因果、因緣都是由心起由心造,包括宇宙、太陽系、宗教、政黨、社團受想行識色五蘊交織追逐而成心也,亦即追逐心慾望之心輪迴之心;起心動念,萬物惟心。

受想行識色五蘊緣起之因必成未來的果,這就是業力。為何要五蘊皆空,你現在可能明白些了吧!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就是這道理。

為何要善護念?是因為要保持正知正覺,減少業力而已!

僅供參考。

3樓:琅琊閣主

上面那個遊戲機比喻十分貼切生動。

形容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是已經親證實相的人對現象的形容。未證實相的凡夫會認為一切有為法並非如幻,而是非常真實,由此生執。

這裡的關鍵是:阿賴耶識的角色是什麼?

阿賴耶識是儲存種子(我們所有經歷)的「種子識」,是緣起法則的樞紐,按照緣起法則剎那剎那變現有為法(山河大地和我們自身)。

在凡夫階段,我們執著有為法實有,造業輪迴,阿賴耶識就不斷展現我們在六道應得的業報身。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阿賴耶識本身也是有為法,也是現象之一。它本身不是可以獨存的第一因,必須與七轉識互為因果。

小乘斷我執證阿羅漢果,等於打破十二緣起,取證涅槃;一切有為法,包括阿賴耶識都不顯現。等於遊戲徹底關機或是從此不再做夢。

大乘初地見道,就是在一切有為法上看到清淨而且恆常不變的「真如」(或「空性」),此時,裡面的無漏種子第一次顯現,摧毀分別二障種子。

見道後有漏種子逐漸被修除,但是未成佛階段,有漏和無漏種子交雜顯現。

直到成佛時,所有種子完全清淨無染,阿賴耶識轉變為無垢識。

佛所證的是「無住處涅槃」,可以隨意、恆時在三界顯現,救度一切眾生。也就是可以隨意進出遊戲(夢境)。

《成唯識論》卷十:此為大乘之最高佛果,無住處涅槃,即為真如,斷離所知障,大悲般若常為輔翼,由此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稱涅槃。

古德說: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幻眾生。

善護念是菩提分之一,也就是支援成就智慧型之行。我們凡夫輪迴時,把如幻的夢境認為是真實的,不善護念會引生惡業,我們就會在夢中受苦。

倘若一切法是空可以理解為不存在,那麼其實也就無需修行。

4樓:張小野

這個。。空是真空生妙有的空,打個比方就像你把那個杯子清空才能往裡面倒水倒咖啡煮東西啊,酸甜苦辣才嘗得到,就是這個意思,不是什麼都沒有,那個杯子就在那裡只是他裡面是空的,雖然裝了水或者裝了其他什麼液體,但它總會被人給喝掉或者倒掉,不可能永恆存在於杯子裡,這種現象就是緣起,也就是有為法

你首先得明白得悟出這個空然後修這個空最後證得空,然後捨棄掉名為「空」的杯子

善護念是指善待自己的念頭,就像你現在看到我這段話一樣,善護,這個善護應該是一種方式就像金剛經中的一種解題方程式,你得有方式才能去這樣解題解惑對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最後應作如是觀……這個很難理解,金剛經裡面用了很多如是,我其實也不是很明白這個應作如是觀,我查了好多網上的解釋還有許多大師居士所講的如是觀,都挺有道理的,但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可能真的要修到菩薩如來那種心境才能體會

我個人理解為佛法就像度河的船舟,你過河了之後就可以捨棄掉佛法了,然後就是最後這句應作如是觀

5樓:明寂居士

6樓:能依

你玩乙個大型網路遊戲,

你知道遊戲世界都是虛假的,

那是因為你在遊戲之外。

但你遊戲裡面那個角色,

它不能脫離遊戲的環境,

(你操縱)它的所作行為要受到遊戲規則的約束。

雖然遊戲世界是虛假(擬)的,

但遊戲裡面的規則卻是實在的。

你的遊戲角色觸犯了規則,

就要受到遊戲規則的懲罰。

沒有覺悟的人,就在玩《地球ol》這款遊戲,而且自己是遊戲角色,沒有好辦法退出。

只有不斷以死亡消號,

再重新建號在六道之中重新開始,繼續輪迴。

學佛證果的人,他們修出「身外化身」,

真身跳出了遊戲,留乙個或多個分(化)身在裡面陪大家玩,了結因緣。

7樓:齊天大聖

一切如夢幻泡影,如夢幻泡影的是指果,不是指因,所以菩薩畏因不畏果,果是虛妄的,但是因是實有的。菩薩可以受果,不論苦樂果都可以欣然接受,隨緣了業,怎麼受都無所謂,但是菩薩不可以造業,造業就往凡夫退轉了,所以業或者因,在修行的時候,並不是虛妄的,如果說一切都是虛妄的,所以我們可以隨便殺盜淫妄,反正都是空的,虛妄的,那麼就是錯誤理解佛法了。阿賴耶識就是記錄業因,否定業因,認為業因虛妄,就是錯誤理解佛法,因為這是在否定因果

8樓:

萬物雖然有空性,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明白和理解,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以假為真,並以此為依據造業,不斷地在苦樂中輪迴

當你成功地理解了空性,就能夠不斷地反省自己,不再造業,也就能從之前的迷惘和苦樂的輪迴中得到解脫

所以說,《金剛經》很厲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想聽聽各自的理解,不是翻譯?

吳限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元亨利貞。開始,產生,發展,成熟,最後都會消亡。於宇宙的時間來說,變化很快,沒什麼事一直不變得,亦或是變成其他樣子。這就是世界原本的規律,這就是世界原來的樣子。 散落於雲海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得意時一切實有。只有人生幻滅過一次,才...

如何理解《金剛經》的這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HADES WILSON 有為法是由物質形成的,會形成也會消失。你有父母,父母就是製造你的人。無為法是原本就存在的,沒有出生過,也沒有死亡,也不是由物質或能量構成的,乙個非生命形式的永恆。也許也沒有智慧型,也許有智慧型,也許有思想,也許無思想。 林覲心 這句單獨拎出來講是有漏的 為什麼?道理很簡單,...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麼,人的努力,責任,有意義嗎?

普波居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不讓眾生執著於五欲六塵這無常法上,起貪嗔痴,造殺盜淫。人的努力和責任,不見得非要搞貪嗔痴啊。金剛經 就是讓學佛人離一切因緣相,不去執著一切無常生滅的有為法。 火星文盲 般若部的經典,都是善說空性,實際上你沒證入,理解不了。要一步一步來,你媽媽告訴你 要好好生活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