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真正懂得,人之初,性本善?

時間 2021-05-06 11:07:04

1樓:何處

「人之初,性本善」,來於三字經第一句,三字經是教育乙個人在古時小時候必讀的經書,短短六字道出人最初始的人性本善。這六個字是全文中心思想,也是全文之始。讀懂這六字也就等於讀懂了全文。

這六字說人最開始,性格本是善良的,但先有惡才有的善。形容對人無害者為善。但由於外部原因會改變乙個人。

而作者出這本經是希望人們注重乙個人最初的教育,不僅僅是小孩子讀的,更是大人更應該讀懂的。可讀懂的人少之又少,比如裡邊的一句「惜孟母,擇鄰處" 這是乙個多麼偉大的母親,很注重孩子的最初的教育和生存環境。

這也是說明乙個道理,同樣是乙個人從小一起長大而人生成就不同。

天下沒有天生的壞人,而會受到外部還境影響變成壞人。

人最初比如像一塊鐵,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做成好的刀,好的工具。才能有大作用,大作為。一但過早收工,就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可能沒幾下就報費了,如果再重新做只能重新選鐵才能達到好的效果,而壞的就做不了最初的想要做的,也就是這輩子算是費了

我為什麼要說人是工具呢?因為你無法擺脫大自然規律。

2樓:莎莎來遲

我比較贊成佛洛依德人格學說,本我自我原我相互制約,沒有自我和他人的約束會容易陷入快感的漩渦。

人格為快感服務,人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快感。

吃飯有快感損人利已有快感,樂於助人有快感,損人不利己也有快感……快感即為欲。

所以回到題主的問題,人之初,性本善,古人說這句話的時候,究竟是出於什麼心情?

我個人理解,是對人性的反思和懺悔,把希望寄託於人之初,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到底人之初,性本善嗎?

冷暖自知 如果講的是降生的時候的話,是否是善還未可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沒有做心理測量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從佛學的角度來說,因果來回,業果繁複,很難用善惡兩個字來形容。如果問題是,人在出生的時候是否能決定以後善惡的走向,那麼我認為先天因素並不能決定發展教育。如果問題是,嬰兒是否會有傷害別人等被成年人認...

辯論題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

與你同行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從小到大是乙個由善到惡的過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一句俗語就可以界定未出生的我們的性質,長大後就不一樣了。小時,我們蹲在一旁捧著吃的喝的,親朋好友打趣道,這些都給我吧,其一無一例外,沒有哪個小孩願意去分享,自私自利是從小就開始的惡。再大些,到了上學...

真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嗎?

創造未來 人之初,是善,到這個 初 不是來到地球出生的那個時候,而是指本體,因為出生後帶著一切輪迴的資訊,儲存在我們的無意識的深層,或者說在每個細胞裡。另外那個善也不是我們理解的善惡,本體沒有善惡,只是愛和協助以及創造力,這個善惡是一體的。我們習慣上將愛表示為善,但是愛就是愛沒有善惡,愛可以變成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