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是這樣嗎?

時間 2022-01-03 22:03:07

1樓:一言興邦

怎麼理解『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對這句孟老夫子的觀點產生質疑。經常會有性善論和性惡論的辯論,但誰也說服不了誰。我們總會掉進一元論的誤區,要麼就認為人之初性都是惡的;要麼就認為都是善的。

要麼認為有的人生來本性是善的;有的人是惡的。其實世間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任何乙個人天生都同時具備善和惡兩種本性。人生來都有自私的心理,自私是一種生存的本能,尤其在食物等生存物資匱乏的時候。

自私也是一顆惡的種子,如果沒有一定的約束,自私就會膨脹發芽,滋生出貪婪的惡念。在惡念的驅使下,會產生侵害他人利益的惡行。人生來又都具備共情的心理,對弱小的生命和遭遇不幸的人和動物感同身受,同情憐憫之心就是善的種子,萌發後產生要幫助別人的善念,在善念的支配下,產生幫助別人的善行。

善念和惡念同時存在同乙個人的頭腦中,哪乙個占上風,就會表現出哪種行為。有的人看見別人遇到不幸,雖然表達同情憐憫的心情,但不願意出手相助,這是自私和善念互相抵消的結果。還有的人對別人的不幸,幸災樂禍,這就是惡念戰勝憐憫之心的結果。

善惡的種子是先天帶來的,在後天環境的影響下,尤其是父母的示範和教育下,對孩子的善惡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孩子走入社會,惡念會被道德和法律所約束,受到抑制。在良好社會風氣的感召下,善念會充分滋長。

乙個人的善惡,是天生的本質、家庭的影響和社會的風氣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裡忽略了不同的人遺傳基因的不同,其實差距還是蠻大的。比如有的人有嗜酒的基因,當這種人一遇到酒,就無法擺脫,經常喝得酩酊大醉。

有的人生來就有惡的基因,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惡念和惡行,這就是好的家庭和好的社會也會有惡人的原因。

另外,還要警惕偽善行為,比如嘴裡說的善,實際做的惡;或者用小善行掩蓋大惡行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樹立了抑惡揚善的標準,使每個人的善念善行充分發揚,惡念惡行被充分抑制,整個社會才能安定團結,向善向上。

一言興邦 2023年11月22日

2樓:嗜音狂

的確是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就是不知道。空白。成長過程中不管是父母也好,老師也好,環境也好,這都會給空白填上一些社會上的或者是什麼樣的知識。(個人認為。)

真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嗎?

創造未來 人之初,是善,到這個 初 不是來到地球出生的那個時候,而是指本體,因為出生後帶著一切輪迴的資訊,儲存在我們的無意識的深層,或者說在每個細胞裡。另外那個善也不是我們理解的善惡,本體沒有善惡,只是愛和協助以及創造力,這個善惡是一體的。我們習慣上將愛表示為善,但是愛就是愛沒有善惡,愛可以變成善也...

到底人之初,性本善嗎?

冷暖自知 如果講的是降生的時候的話,是否是善還未可知。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沒有做心理測量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從佛學的角度來說,因果來回,業果繁複,很難用善惡兩個字來形容。如果問題是,人在出生的時候是否能決定以後善惡的走向,那麼我認為先天因素並不能決定發展教育。如果問題是,嬰兒是否會有傷害別人等被成年人認...

辯論題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

與你同行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從小到大是乙個由善到惡的過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一句俗語就可以界定未出生的我們的性質,長大後就不一樣了。小時,我們蹲在一旁捧著吃的喝的,親朋好友打趣道,這些都給我吧,其一無一例外,沒有哪個小孩願意去分享,自私自利是從小就開始的惡。再大些,到了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