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lia 國名翻譯為何是 澳大利亞 ?

時間 2021-05-05 16:56:25

1樓:

最好應該翻譯為:愛絲塔莉婭

憑什麼給英國美國翻的那麼好, 澳洲就翻的這麼土還不是完全音譯,這不公平!

而且這樣的話我的母校ANU就高大上了:愛絲塔莉婭國立大學。瞬間逼格秒殺新加坡國立大學有木有!

2樓:CY1103

Trump翻譯成川普,按一般人來讀,翻譯成川普更接近。

Australia也一樣,tra讀成特辣也沒毛病。特辣讀快了,還不「大」嗎?

3樓:王行疆

中國古人對異族名字,一般是找母音,一音一譯。太長的,往往要簡化。比如金日磾哥舒翰安祿山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打王保保妥歡帖木兒 。

實在太長的,往往結合音讀結合特色簡化。

汶萊,全名28字,翻譯時擷取最具意味的汶萊兩字。

曼谷,泰語發音32個音節,翻譯者取主音再結合地形,定譯為man谷。

所以Australia 的譯名

啊烏斯特拉利亞,太長,明顯不符合當時中國人的命名習慣。

au奧s沒有韻母,且本身弱讀,略過。

tra,tra中國沒有這個音,只有乙個韻母就只有乙個音節,所以要麼ta要麼ra。t(d)清音讀起來響亮,r不好念(現在還有人r l發音不到位或乾脆不分的)。選定t,英語習慣s後面t發音成d。

再看一眼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選定發音大。另外:t翻譯成d,不止是中國古人的乙個習慣。

日本 tokyo 東京 kyito 京都 anata 阿哪達(你)。td kg pb互換也是基於西方發音的常態。比如 student Netherland 尼德蘭(th h不發音,t發音d的弱讀 )

lia ,力亞。

ps:澳大利亞奧地利

韓戰後朝鮮突然跟奧地利絕交,因為澳大利亞參加了韓戰。

4樓:

外國國名被大量翻譯的時間節點是鴉片戰爭前後,但最早並不是「欽定翻譯」,而是民間根據音、意各自翻譯,所以版本不統一,各種場合使用了不同的記錄,連《海國圖誌》這種地理知識的專著中,同一國家的國名前後都不統一,往往有多個音譯國名,由此可見當時國名翻譯是多麼隨意,比如奧地利(sterreich/Austria)的音譯名,根據其讀音和用字的差異可分為如下5組:[1]

(1)阿士氐拉、阿士氏拉

(2)奧大利亞;奧大裡加

(3)奧地利、 地利;奧地裡加、奧地利加、地裡加;奧地里亞、奧地利亞、 地利亞

(4)奧斯的裡;奧斯的裡亞;奧斯的亞

(5)歐色特里、歐色特釐、歐塞特裡;歐塞特裡阿

《海國圖誌》中共有29個國家譯名,但不包含澳洲,不過可以參考上邊的奧地利譯名。注意上邊第二組是奧大利亞/奧大裡加,按理說Austria也沒有「大」的音,但它的德語發音聽起來像「歐斯大海」(我不會德語,但我聽起來就是這個音),而Australia在德語裡發音像是「奧斯大利因」,即使英語發音,Australia也可能被聽成「奧斯的(大)雷里亞」。

當年阿根廷的國名翻譯之一是「巴拉大河花旗國」,取自流經阿根廷的美洲第二大河巴拉那河(Río Paraná),嚴格來說裡邊也並沒有「大」,但翻譯成"巴拉大河"還是挺貼切的,澳洲作為唯一乙個既是一國又是乙個大洲的國家,稱一聲「大」也不為過。

5樓:萊萊萊萊萊萊萊c

沒辦法吧得問當初專門管這翻譯的人

The Great Britain還不是被叫作大不列顛

Great 好歹還被直接譯出來了 Britain 攏共七個字母組成的詞兒愣是被拆成了三個漢字

queer應該如何翻譯,為何有人譯為酷兒?

xiao zhang 台灣和大陸的一些老師有一些新的翻譯方法 將queer翻譯成 爛逼 初看可能覺得搞笑和不能理解。回到英文queer的歷史脈絡裡,這個翻譯可以說很精當。 私以為 手機作答啦 我記得沒錯的話,酷兒的翻譯最初是由李銀河女士提出的吧?用於翻譯queer theory的,貌似是在中文中找不...

漢譯佛經中為何物質翻譯為「色」?

知之為知之 佛教中的 色 其真正的含義,不僅僅是物質。如果用更準確的詞語來講,是事物,事與物。至於為什麼會用 色 這個詞,見解不一。有人以為物質是能被眼睛看到的,物質總有顏色的,故用色字來翻譯。但個人感覺並非如此。這個 色 的內涵,應是一切能被感知的東西,一切所能被感知的事物。古人用詞至簡。 從行 ...

希臘神話的人名翻譯為何比起其他文化的翻譯多了「忒」「喀」「丟」這類詞,是故意為了區分還是因為讀音?

羥基氧 舊譯音用字的殘留,不限於希臘神話領域。比如翻出一本1980年出版的理工科書籍,你可識得雷電法王忒斯拉 特斯拉 F.A.科頓等 高等無機化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p.7 至於一些你們覺得很有特點的希臘神話譯音用字比如 丟 剌 俄 革 你們可識得丟勒 D rer 布喇開 Bracke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