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為什麼放棄了用改變拼寫來表示聲調的方法?

時間 2021-05-05 16:43:03

1樓:jointer

從歷史上看,隨著音節的增多,聲調作為區別的功能越來越不被重視。隋朝切韻以平上去入分大類,但宋朝的廣韻十六攝和元朝的中原音韻都把不同聲調但韻相同的歸到一類。隨著白話文的普及,兩字詞三字詞大量採用和口語的斷句,聲調準不準確只是個錦上添不添花添多少花的事情,不影響人們之間的交流,就像某些外中國人說漢語全用第一聲雖然有些彆扭但仍聽得懂。

即使同為中中國人,不同方言區的人也聽不錯,比如四川人說「次凡〞,外地人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吃飯〞,因為沒有「次凡」這個詞。

聲調將來很可能會從漢語中消失。

2樓:李溯本已故賬號

用字母標聲調很容易讓不懂的人當成韻尾讀出來!在母音上方標調型其實字元上的問題不大,很多歐洲語言也都需要用到這些帶上標的字母!另外對於連讀變調豐富的方言來說,標調型就不如標數字方便了,只是數字也需要事先約定好哪個調類標成幾,不如調型那麼直觀~~

3樓:

基本上,平上去入才有區分的意義,當然全濁音轉清音後,陰陽也有了區分的意義。

藏語是用字母標調的,或者是古代韻尾轉變成了聲調。但是,字母標調基本上要全部標註隔音符號,實際上也不會「形似」英文。

個人覺得,還是執行上考慮會比較好。也就是要求路名等標識上加上聲調。

ü之上再加聲調,可能不是很好看,可以考慮適當修改拼音方案。

鑑於漢語拼音字母基本來自德文本母,兩點本來就是放在字母頂上的小e,因此可以對拼音方案作以下調整:

1、改ㄜ(e)韻母為,省略兩點。麼麼等字音標為[m],仍寫為me。

2、改ê為e。

3、改ㄧㄢ(ia/ya)韻母為,省略兩點。

4、ㄩ(ü)韻母為ü,大部分時候省略兩點,相容eu。音節ㄋㄩ、ㄌㄩ,正則書寫時為neu、leu聲調標在u上,其餘如故。

5、ㄩㄝ(üe)韻母,省略兩點。

4樓:

只是這幾天稍微了解了一下漢語拼音的前世今生。

今天看來,漢字推廣難並非甲午慘敗的主要原因吧。文人嗎,不敢革皇帝的命,只好革文字的命,雖然出發點是值得尊敬的… 改開三十多年中國的發展足以證明制度改革才是發展強大的根本。漢字本身的拉丁化既無必要,也不應該觸及!

當然,多一套注音系統對於國內教育普及和國際交流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在鍵盤時代,字母經濟性已不用擔心,而精確度的改善變得迫切。所以我以為你提的是很有意義的。

這是趙元仼先生的那套標調法嗎?

另外,我認為應該用jr, qr, sr來替代zh, ch, sh......

漢語拼音的 xian 為什麼不拼寫為 xien?這一類的拼寫方式是否是漢語拼音的缺陷?

ian yan 和 an yuan 的讀音各地存在差異,以當代北京音為例,普遍讀作 in 和 yn 跟ian相比 an的狀況怕是要更複雜。可以體會一下林俊傑唱的 相信愛一天抵過永遠 李健唱的 我一直在你身旁從未走遠 的區別。 謝惟楚 ian歸併了先和間這兩類韻母,先在中古音裡是en或者ien,學過日...

如何看待漢語拼音是 用英文拼寫中文 的說法?

dram 如何看待 此處填一國家 人用英文拼寫自己的語言 的說法。我認為用拉丁字母這一套常用拼音文字字母,為漢語注音,無可厚非。 劉一 感覺很多人一看到羅馬字母 拉丁字母 就視作英語,一看到漢字就視作中文 英語使用羅馬字母,但不是只有英語使用羅馬字母,世界很多文字都採用羅馬字母。漢語拼音是漢語的轉寫...

為什麼在拼寫由多個字組成的詞語時,漢語拼音不採用乙個字一斷的記法以方便識讀?

你只記住一點 漢語拼音從來都不是為了給外中國人看的。因為漢語拼音的乙個重要作用就是使外中國人能夠讀出普通話的音 是錯誤的,因為漢語拼音沒有這個作用。 王偉超Mijiag 因為漢語拼音發明的初衷就是代替漢字,實現漢語拉丁化,所以很自然地想到了直接沿用其他拉丁字母文字以 詞 為單位的拼寫方式。要不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