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vs應試教育,你怎麼看?

時間 2021-05-05 14:56:16

1樓:一克神水

不怎麼看,素質教育是一群自己都沒做好人的人,去教別人做人,這不扯淡麼,跟應試教育有啥區別?說不准逆反了。

應試教育至少有很多優點,那就是你只要去吸收這些理論,對人生的幫助還是有的。

2樓:嘻嘻瓜

誰說素質教育成績就不好了?我認為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利大於弊。素質教育更多是給孩子一些自由、選擇、給他可以大膽嘗試、大膽想象的空間。我支援素質教育普及到鄉鎮!!!

3樓:

高素質地通過應試選拔,在應試教育中培養高素質。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本不必矛盾,完全有希望兼顧的,而且恰恰是考驗教育者的關鍵。

4樓:希望在進步的路上

這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所謂的素質教育只是乙個理想狀態,是我們教育的乙個目標,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很難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向所有方面發展,人的壽命也是有限的,沒有太多的時間鑽研其他的方面,如果只是粗淺的了解,那根本沒有太大的必要。

考試不應該被批判,這是檢驗教育成果的乙個手段,不考試如何定義知識的掌握,不考試怎麼去區分優劣,所有的教育最終都需要考試來檢驗。

現在批判的是專門為考試準備的那些教育,所有的教育圍繞考試進行,不考的不學,大量的練題,一切為考點服務,缺乏考點之外的教育,教書育人是教育的目的,現在是教考點,其他的都沒了。

5樓: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素質教育」指的是什麼?

是我那個時代的「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團結一致,努力向上」等一切發動主觀能動性的東西。

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的「鋼琴,小提琴,騎馬,跑步」等一切要花錢的東西。

如果前者,肯定是素質教育好,如果是後者……你高興就好。

我讀書的時候,素質教育的提出以及反對應試教育,是源自當時的大學生上大學之後,不會洗衣服,不會掃地,不會煮飯,不會搞衛生。總得來說,就是除了考試,什麼都不會,「高分低能」一詞就是那時創造出來的。那時每年大學開學都來個痛定思痛,主張不能只學習,只會考試,還要學會勞動,自立自強,由此才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

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轉變成現在這樣子了。

6樓:

這東西沒法單獨說誰一定好

十四五裡面也提到教育改革的事情,應試教育的弊端已經顯示出來了,中國雖然發展快,很大原因是靠人口堆起來的,人才轉化比例並不高。但是好在成本低能夠做到教育普及,鋪量提高人均「低保」能力。

素質教育這東西很吃天賦,直白的說你給乙個普通人搞素質教育大概率不會比應試教育出來高到哪去的,反而成本很高。但是給乙個很聰明的人提供機會他的能力越級會很快,普通人根本追不上他們的成長速度。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應試教育公平,不是說應試教育真的公平,而是應試教育相對他來說公平。現在他比別人多熬幾個夜死磕一下就有效果,真到素質教育普及的時代會發生什麼?

就我身邊的人有高中復讀兩年上二本的,也有熬夜通宵打遊戲的985學生(雖說他985但在985裡不算很強)天賦這東西你找誰說理去?這還是應試教育下就已經這樣了,真搞素質教育這復讀兩年才二本的你讓他怎麼玩?人家一腳油門他連車尾燈都看不見,努力混個前排看神仙打架

素質教育雖好但應試教育不能扔,你得給人留個念想,不然人一眼看到頭可能就不學了,人均受教育程度就得倒退。應試教育必須要有一席之地,讓人覺得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得讓人們自願的想學,不能說為了推素質教育把應試教育扔了。

能選出優秀的人來培養是好事,但不能為了選優秀的人而放棄普通人,萬一「低保」能力下降了那就麻煩大了。維持社會穩定靠的是管理不是造神。

7樓:張東望西

應試教育,是通過一套較客觀的評價標準,去衡量學生的能力。素質教育,就是在評價標準中加入更多的主觀評價內容,去衡量學生的能力。

素質教育,為權力和金錢在評價學生能力中,留下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實踐中已經出現了因提倡素質教育帶來的改變,社會階層越來越固化。

8樓:白蘭統計

應試是教育後的檢驗手段,即便是素質教育,素質如何也需要考試來完成最後的驗證。

如果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最終結果都是考試,是不是他們就沒有區別了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因為教育本身是乙個過程,而不是結果。

應試教育以填鴨式教學為極端,以通過考試為唯一的目標。學生的心理成長和能力提公升並不在主要的考慮範圍內。

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手段,以學生的自我成長為主要目標,考試只是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而已。

所以我們經常說,素質教育是快樂教育,那是因為自我成長會帶來身心的愉悅,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有挫折,但沒有失敗者,所有的經歷都會是人生的財富。快樂是素質教育的結果,而不是手段。

擁有自我學習和成長能力的學生,也會更加容易適應大學的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因為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知道應該如何尋求幫助,令自己成長。

而應試教育,容易讓學生進入惡性競爭的死胡同,當外在的評價成為一切,人便會處於一種空心的狀態,只能不斷的爭取外在的認同,才能填滿內心的空虛。這樣的人就算聰明絕頂,也不可能事事順意,一旦遇到挫折,自我修復的能力會非常差。除非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否則,一生將會極其的痛苦。

9樓:故事書

社會層面你還沒有資格左右,這樣,我們看簡單一點,哪些人和你說考試很重要,哪些人和你說全面很重要。

父母和你說考試很重要,考上了好大學,有機會找好工作,以後生活不用愁。

老師和你說考試很重要,你考出好成績,老師有光,評優評先,公升職加薪大有希望。

哪些人說全面很重要呢?有錢人說很重要,因為全面發展你們沒有錢,肯定沒戲。

10樓:惡少惡言

第一,你要反過來想,如果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什麼你考試不行?如果真的像你想象的德智體美,又有想象力,創造力,那為什麼你考試考不過你鄙視的高分低能的人?你這麼牛不是應該不怕考試才對嘛?

所以,不管什麼形式的教育,能力強,創造力,全面發展都不是你考試不行的理由。那如果你考試又強,其他能力也強,那你也無所謂什麼教育了,別人愛高分低能無所謂呀。

第二,我們當前的教育形式是我們仍然處在資源相對匱乏時期的必然產物。為什麼我們要進行嚴苛的選拔考試,因為好學校就那麼多以後的好工作,就那麼多好工作和壞工作之間的差異又是巨大的。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資源稟賦狀態仍然是比較匱乏的。

為什麼芬蘭小孩上課就講兩頁書,地理課就是上山撿石頭?因為資源相對寬裕,競爭就沒那麼激烈,不用激烈競爭,當然不用嚴苛的選拔。你所謂的素質教育是幹嘛?

琴棋書畫德智體美……如果到最後不解決選拔的問題,無非是考試內容換一換而已。仍然是應試教育。不是因為我們管理者想搞應試教育,而是因為資源和競爭狀態決定了我們要進行選拔,而我們的人又比較多,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導致應試強化。

第三,不要覺得現在所謂的應試教育就無法培養想象力和和創造力。今天無數的高科技成果和人文科學的成果的創造者都是在你所謂的應試教育體制中成長起來的人。事實上,真正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人並不會在考試中磨滅,而那些因為考試就沒了所謂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本身就沒多少,不要什麼都怪考試。

你沒創造力難道是你考試太好了嗎

第四,教育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同時也要兼顧教育的公平。不得不說,看分數的考試就目前來講是最為公平的。搞起的你所謂的琴棋書畫德智體美的素質教育,那麼落後地區的孩子們,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上來看,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更重要。

11樓:point

素質教育提供的教育和訓練更好,但是素質教育需要的資源更多。這可以模擬成蘋果和小公尺哪個更好。但是,因為需要考慮社會公正,需要給全民提供統一的教育。

12樓:clida

你的「設問」答對了一半,應試教育確實有很多問題。

考試和得分機器本來並不是教育方法和目的,以「高考」為代表的種種考試,只是在短缺經濟下用於挑選人才的相對公平和簡單的方法,更準確地說是一種「門檻」,但什麼樣的人才是「合格」,決不是一張或幾張試卷可以衡量的。

單純從理論上說,素質教育是好,但如何衡量、如何培養?素質是可以教出來的嗎?恐怕不是。

教和育我們只重視教,也就是已知知識的灌輸,往往是在告訴學生標準答案,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怎麼答題可以得高分。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沒有想像能力,不敢越雷池一步,等於是把人教傻了,等於是捆住了創造力的手腳。

與教相比,育更為重要,因為新知識不是教是來的,是探索出來的。而探索的前提是批判,是否定,而不是背標準答案,背答案、考高分的人很難有探索的勇氣和創新的能力。

任何學科的發展都是因為新人輩出,他們的答卷都是面對未知世界,面對前沿挑戰的,而不是前輩出的試卷。如果拘泥於答題,只能一代不如一代。

13樓:胖貓卡爾

您說的都對,分析地也很到位,但是為什麼周圍依然還是那麼多應試教育呢?

很簡單,其實都是看結果。

如果選乙個中等城市的學校,從小就全面實行素質教育,一直到高中。說實話,我都擔心他們考不上高中。因為現在的考試,並不是考知識的運用和理解,而是考得怎麼繞彎子識別各種題型。

對於應試教育的初三學生,可能很順利地在規定時間內答完了卷子。但是素質教育出來的學生,能保證他們做完一半的卷子嗎?

所以真的要改成素質教育,是個全面模式問題,也就是從上到下,從觀念到形式全都得改的問題。

再有了,社會需要也未必真的需要素質教育出來的學生。要知道,社會發展需要和社會需要並不是一回事兒。社會還是需要在某一方面踏踏實實工作的人。

所以還是用名人那句話吧:「存在就是合理的」。

14樓:大熊Ursa

素質教育是個烏托邦。

談了這麼多年素質教育,哪位能告訴我,哪個國家、地區或地方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怕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種素質教育。

真正應該比較是公辦教育和私立教育、普及性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區別。

15樓:理財小白

個人認為:

素質教育教育是大趨勢,也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

但是素質教育離不開應試教育,也不能離開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是基礎,在應試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素質教育,才是對學生更好的發展。

16樓:趙明

我們國家實行考試體系來進行人才選拔和教育機會及資源的分配。為各個階層的子女提供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並維繫社會階層流通的通道。

當然我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包括相關領導和教師們卻利用這一考試制度的漏缺,篡改教育的核心意義。把教育定義為便於他們掌控的應試模式,對學生進行生產線式的標準加工。毀傷後代的天性,湮滅天賦,然後打造成短視,胸襟狹小,思想淺薄,缺失人文精神,自私利己的人才。

在某種意義上,這是民族罪人所為。

只有真正的素質教育才能為更多後代人才開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都能晉公升到比肩世界級尖端精英人士的階梯。但是又不能不遵循人才選拔的篩選機制,教育需要在真正的教研方面深度開發,公升級換代,找尋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兩相結合的教學思路,在更高的維度去審視並駕馭考試。

當然說說很容易,要在教研探索中找到素質教育為應試教學所用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不是容易之事。一方面,教師的個人專業素養和思想層次及知識結構都太有限。需要讓很多高素質的人才到一線作教師,才有希望達成這一高遠的,事關民族興盛的目標。

我自己是三十多年教齡的中學英語教師。自從有了這樣的認知後,就一直不懈地學習,思考和探索,也有所收益。我的教學不再採用傳統的英語課堂模式。

從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途徑,追求高效的課堂學習成效,以培養學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著手,讓學習用良好的學習習慣替代無度的時間投入。讓學生擺脫題海的泥潭。取得了很大的教學成效。

但是,由於和整個學校的管理理念及手段,和別的教師的工作理念方法差異太大,被視為異類怪物,只能提前退休,難有作為!

所以,不打破現有的把握著話語權的各級教育領導的利益鎖鏈,很難看到希望的曙光!

大家怎麼看待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

姚磊251 素質教育不是學鋼琴,學馬術,學Golf 如果考鋼琴就和考數學沒有區別了 如果只是學鋼琴,但是不考也不加分,但上學必須學,那窮人學校學個口琴也是一樣的,反正到時考的還是語文數學 應試教育也不等於衡水模式更不等於砸手機打學生結論素質教育必須施行,但什麼是素質教育沒有定論。應試教育有好有壞,但...

你支援素質教育,還是支援應試教育?

呆我 素質教育港台叫博雅教育 西方叫Liberal Arts Education。又可譯為通識教育 文科教育 人文教育 通才教育。所以答案一目了然 向陽 光支援素質教育沒用啊,青少年要身心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應試教育只是考察孩子智商這一部分,至於素質那部分就是交給家庭去培養了。 21世之光 一句話 ...

如何評價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

朱爾旦 乙個家長,一直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糾結,那就是典型的耍無賴。學校的本質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無論外衣批得如何華麗,都改不了應試教育的魂魄。素質是什麼,不是簡單的品德,身體這些拿得上檯面說的東西。作為乙個社會人,素質就是那些能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心理和素養,是乙個綜合性的要求 而這些都是家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