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素質與應試教育?

時間 2021-06-07 20:29:10

1樓:致遠臻學MBA

中國就沒有完全的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絕對是二者結合的體制下成長起來的。現在的孩子有幾個壓力不大的寫作業寫到十一二點的大有人在,還要報各種補課班,成績稍微有浮動家長心急火燎的報輔導班。現在的學生琴棋書畫不說樣樣精通也是會一樣的,家長就像填鴨一樣的生怕孩子落到人後,在重視分數的同時也要有至少一樣拿手的絕活,現在的孩子真的苦呀。

不過所有家長都是這樣教育的,你不這樣教你的孩子就落在人後,想成才必先苦其心志吧,可憐天下父母心!

2樓:走路帶風

所謂教育改革,兩個永遠的話題:減負和素質教育。因為要搞素質教育,所以應試教育得讓步,先減負。

我們通常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這樣的:素質教育肯定要搞,要不然培養出來的都是考試機器。這話題從改革開放到現在,說了幾十年了。

我們看中國男足就知道了:因為孩子全都跑到乙個賽道上去考試,導致青訓選拔不出人才,結果足球就搞不起來。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竟然選不出11個會踢球的上場比賽,何其可悲?

當所有孩子都擠到乙個賽道去時,就導致絕大多數孩子實際上是被淘汰的。

很多社會學家都是這個觀點,應試教育不是選拔人的,它是淘汰人用的。因為教育資源就這麼多,好大學就那麼多。如果咱們國家的所有省份都能做到出門就是北大清華,那也就不用應試教育了。

但這不可能!

教育屬於文化行業,它不能直接創造GDP,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做到每個人家樓下都有北大清華。

在會上有一位芬蘭的校長也上台分享了。芬蘭教育是全世界的模範,我看這校長侃侃而談嘲笑這個嘲笑那個。就是沒說到北歐現在低出生率、高福利的問題。

孩子少,教育機構多,那可不都素質教育了麼?人家能做到下樓就是北大清華。

可我們中國是後發國家,人口大國,我們做不到啊。所以還是得競爭。只要競爭,就得淘汰人。

二、應試教育淘汰人,而被淘汰的未必不是人才

碳九資本的馮新老師整理了一組資料,我看了也很震驚。

2023年北大清華錄取6598個人,當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為1909萬人。北大清華的錄取人數佔所有參考人數的萬分之三。那剩下萬分之9997,不就被等於被北大清華淘汰了麼?

全國一本錄取了114萬人,佔參考人數的5.97%,那也意味著剩下94%的孩子就被淘汰了。

馮新老師說了三個機制:認知分布、刺激-反應效應和馬太效應。

認知分布,就是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正常人的智商閾值是85-115,在這個區間的都是正常人。但是85和115還是有區別的吧?有的孩子看見題就會做,有的就得反應挺長時間。

然後就出現了刺激-反應效應:學校老師鼓勵115的孩子,漠視甚至打擊85的孩子。導致115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馬太效應,學習、好的越來越好,學習不好的被淘汰。可問題來了,那些被淘汰的94%的孩子真就不行嗎?也不一定吧?

成都武侯實驗中學的李鎮西校長就舉了好幾個他帶出來的學生。原來都是差生班裡最差的孩子。他不計代價地陪伴和鼓勵,現在有的成了飛機的乘務長,有的參軍當了軍人,有的在美國唱搖滾。

這都是社會主流人才吧?

所以,站在國家戰略角度講,肯定要把素質教育搞起來。社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全是考試機器,對這個國家的長久發展是不利的。

我們站在個體的角度來說,現在孩子的課業負擔確實也比較重。

北方省份,一般就是培養「毛坦廠」這樣的學校,軍事化管理,培養考試機器。而像我們浙江這種地方,因為也是高考大省,強行要求學生九點之後不許寫作業,但是家長都出來抵制。

由於現在課外輔導班越來越多,教育機構扎堆出現,這就導致孩子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少,反而是準備考試的時間越來越密集。這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不好。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慘多了。

以為自己為例,我高考是在黑龍江,那是個高考小省。我一直玩到初二,才慢慢知

道學習很重要,才知道去參加點課外輔導班什麼的。但是不影響我高考上好大學呀?可是現在的孩子,離開課外班,指望著成為考試機器被北大清華錄取,這可能麼?

我剛才說的這是基本矛盾,這些大家都能理解。國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孩子需要減負,所以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3樓:寫字人

雖然國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雙管齊下,可是我們自己都會感受到這樣的教育,其下的效果並不明顯,反而會影響到應試教育跟素質教育兩方面的不平衡。

隨著中國的經濟越來越來越快,當競爭的激烈性已經達到了乙個高度的時候,這些中國學生們的壓力也日益倍增。都知道這是乙個資訊發展,科技很發達的乙個時代,如果沒有知識就意味著不存在命運。

可是許多人對此提出了質疑,其實沒有過硬的知識能力也可以成功,雖然有的人會覺得說這樣的情況,其實非常非常的少見,不錯。

至於為什麼要提倡素質教育的理由,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經濟發展的時代,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超前跟變化,素質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與其在這個發展的時代擁有更多的權力,金錢,倒不如擁有乙個好的思想。

所以素質教育肯定是有必要的,那麼應試教育能不能在素質教育的融合下成為一種綜合性強的教育呢?答案,尚不確定。

所謂素質,無非就是乙個人的行為到品德的種種因素存在,作為人最基本的能力和一種標準所在。當然應試其實是不只是擁有知識,還需要能夠熟練運用掌握的一種統稱,這樣的應試教育對於中國的影響,對於中國競爭力的影響都是大家有目共睹。

從上所說的,我們基本可以知道中國的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確實是根據時代做出的正確判斷可實現的方式是否還能夠進步,這就要看以後的變數了。

4樓:

素質教育是國家必備,個人必會

應試教育是國家必防,個人必備

應試教育不等於公辦教育,不等於高考,更不等於義務教育。素質教育才是義務教育的目的。

素質教育包括應試能力,應試教育屬於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

應試教育甚至不算是完整的教育,只算是功利性的快速培訓我們國家的教育其實基本不算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比例不低,只是存在感沒有前者強。

但應試教育絕對是國家要限制的模式,主要是為了防止人才評價體系的失效,應試教育是會破壞國家人才選拔的準確性的,看似公平。

應試教育不保證公平。

5樓:孩子要什麼

如何看待教育的公平與效率? - 流失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

可以先看看我這篇文章的感悟

教育體制的實施是和國情相適合的。

應試教育適合於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有利於提公升全民素質。但缺乏的素質教育容易磨滅大部分學生的創造性。

國外的素質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個人興趣,但國外的教育更多的是「金字塔尖端教育」,在素質教育體制下真正受益的只是那些擁有資本或者天賦真正過人的人

對應試教育的功利性要辯證看待,一方面對國家來說絕對利大於弊,但落實到每個個體,家長是一定不希望自己孩子泯然眾人的,所以對個人來說又是弊大於利

如何評價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

朱爾旦 乙個家長,一直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糾結,那就是典型的耍無賴。學校的本質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無論外衣批得如何華麗,都改不了應試教育的魂魄。素質是什麼,不是簡單的品德,身體這些拿得上檯面說的東西。作為乙個社會人,素質就是那些能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心理和素養,是乙個綜合性的要求 而這些都是家庭要...

大家怎麼看待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

姚磊251 素質教育不是學鋼琴,學馬術,學Golf 如果考鋼琴就和考數學沒有區別了 如果只是學鋼琴,但是不考也不加分,但上學必須學,那窮人學校學個口琴也是一樣的,反正到時考的還是語文數學 應試教育也不等於衡水模式更不等於砸手機打學生結論素質教育必須施行,但什麼是素質教育沒有定論。應試教育有好有壞,但...

如何逃避應試教育

被課業壓力和校內人際壓力逼出病來的例子,俺認識的就不止乙個。個人對這種現象的感想比較玄乎一點,俺認為它不只是對 應試教育 的厭惡,更深層原因可能是未成年人對迎面而來的 大人世界的規則 產生過敏反應。為啥熱愛學習就非得學你們規定那些狗屁倒灶的呢?為啥明明來學校是學習知識結果所有人就熱衷刷題內捲呢?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