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上說自性如來藏就象鏡子,寂滅湛然,無失無得,無生無滅,不苟不淨,即真如空性心,為什麼又說自性光明?

時間 2021-11-04 14:46:05

1樓:楊一心

(一)梵語tatha^gata-garbha。指於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之本來清淨(即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蓋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汙,具足本來絕對清淨而永遠不變之本性。

又一切染汙與清淨之現象,皆緣如來藏而起之教法,即稱如來藏緣起。經論中常以該思想闡明人之迷、悟對立意義。勝鬘經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

『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大方等如來藏經亦列舉蓮花內有化佛、淳蜜在巖樹中、真金墮於不淨處、弊物裹金像、賤女懷貴子等九喻,詳加解說其義。

佛性論卷二如來藏品謂『藏』有三義:(一)所攝藏,一切眾生悉攝於如來之智內。(二) 隱覆藏,如來法身無論因位、果位,俱不改變;然眾生為煩惱所覆,故不得見。

(三)能攝藏,如來果德悉攝於凡夫心中。於同論卷二自體相品與勝鬘經自性清淨章謂『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實、秘密等五義,即:(一)萬有悉為如來之自性,由自性之義而言,稱為如來藏。

(二)此藏乃聖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對境,由成為境界之『因』義而言,稱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來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義而言,稱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間一切虛偽,由真實之義而言,稱為出世藏,或出世間上上藏。

(五)一切法若順此藏則得清淨,反之則成染濁,由秘密義而言,稱為自性清淨藏。以上五項稱為五種藏。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則列舉能藏、所藏、能生之三義;圓覺經略疏卷上,亦舉出隱覆、含攝、出生等三義,稱為三種如來藏。

另據勝鬘經空義隱覆真實章載,如來藏可分二種:(一)如來藏超越煩惱,或與煩惱不同,亦即於如來藏中煩惱為空,稱為空如來藏。(二)如來藏具足一切法,而與煩惱不離、不脫、不異,此即不空如來藏。

又同經法身章載,如來藏尚可分為二義:(一)在纏,被煩惱所纏縛之狀態,包含空與不空二如來藏。(二)出纏,脫離煩惱纏縛之狀態。

大乘起信論則謂,真如有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二面;覺之體相若以四鏡為喻,即:(一)如實空鏡,即空如來藏。(二)因薰習鏡,即不空如來藏。

(三)法出離鏡。(四)緣薰習鏡。前二者為在纏,後二者則為出纏。

釋摩訶衍論卷二歸納以上諸説,而立十種如來藏。即:大總持如來藏、遠轉遠縛如來藏、與行與相如來藏、真如真如如來藏、生滅真如如來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能攝如來藏、所攝如來藏、隱覆如來藏等十種。

更多:https://www.

或以如來藏與阿賴耶識、阿摩羅識(九識家所立之第九識)為一,例如入楞伽經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

『如來藏識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識不生不滅。』此時如來藏即阿摩羅識。

如來藏之思想,在印度較唯識說早成立,與中觀、唯識等思想不同,然後世在唯識說之外,未別立如來藏,而於唯識說中論述如來藏。中國地論宗則以如來藏為究竟,而立淨識緣起說。天台宗認為如來藏即實相,而視其為不可思議之妙法。

於華嚴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論義記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來藏緣起宗;內容含攝楞伽、密嚴、起信、寶性等經論之說,就該宗五教判而言相當於第三之終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羅所說,即根據如來藏思想而來。[北本大般涅槃經卷

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

二、卷四、入楞伽經卷

一、大乘密嚴經卷下、大般若經卷五七

八、無上依經卷上、金剛仙論卷

五、大智度論疏卷十

四、法華經玄義卷五下、大乘義章卷

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飾宗記卷三本](參閱『譬喻』6809)

(二)指佛所說之一切經藏。增一阿含經卷一(大二·五五○下):『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

佛法修到如來藏是不是就是源頭自性了?就是不二法門的最究竟義了?就是成佛了?

百明1319 了解一下倒無妨,要修到那個境界不是今生的可以達到。實修解脫生死為上,施食與準提咒,消業還債為急。建議跟隨60年施食超度降魔經驗的戴德金剛上師修行。 蘇香 什麼是佛,佛只有慈悲和智慧型,有別的就不是佛。但是學佛的目的各有不同,雖然同宗於佛陀,8萬4千法門是因為眾生根基不同,環境不同,感恩...

般若的無自性與如來藏的真如到底是什麼關係,在唯識,中觀,瑜伽行中都是怎麼解釋的

丘廣濟 佛經,是教人 如何正常生活,起居。如何尋找平凡,快樂。如何安靜心靈,情緒。至於看不懂的佛經內容,就不用糾結。如果佛經無法讓自己的心靈安靜平和,那就換一部。如果全部佛經都做不到讓自己安靜平和充實向上,那你可以嘗試向對佛經有深刻理解的人交流。也許是,你誤解了佛經。而不是佛經沒有這種效用。比如,執...

如來藏為什麼會被蒙塵?

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恆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楞伽經 實叉難陀譯本 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楞伽經 菩提留支譯本 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楞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