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孩不能背四書五經還會比古代小孩聰明嗎?

時間 2021-07-13 21:13:15

1樓:我們不吃人

四書五經包括其他蒙學讀本,歸根結底就是三個字——明明德。

明明德屬於生命情感的體悟,是需要一定閱歷和年齡才能真正理解的。

這就是古代私塾為什麼只求背誦,不求理解,因為明明德的事,即便給小孩一字字解釋,學生也理解不了。

這種學習是基於科舉乙個目標的,因此在成年前,古代兒童有大量的時間處於空白期,除了背誦沒有太多別的東西可以學。

現代兒童不可能浪費這麼久的空白期,學習的目的也不是最終寫出一篇八股了事。

至於明明德的傳統文化,學早了沒用,你理解不了,最多花點時間讀一些最簡單的片段留個印象,而教材上節選的部分已經足以完成這個任務,並不需要你額外花心思。

上大學或者工作後,再去學點傳統文化,你不見得會比從小學這些的人起點低。

因此我看到很多自作聰明的家長,放棄自然科學、邏輯訓練、正規現代教育,讓孩子從小進「國學」教育機構學習,這屬於害人害己,既不懂古代教育也不懂現代教育。

2樓:汪達爾薩維奇

首先,古代小孩不背四書五經,而是從《三字經》《百家姓》開始,全面開始四書五經的背誦都快進入青春期了,無論如何也不能算小孩。

其次,古代的識字率水平相當低下,僅有極少數相對富裕的人家會進行啟蒙教育,而接下來的高階學習幾乎只針對那些選擇科舉考試為前途的人,所謂「古代普遍學過四書五經」的假想是錯的,是因為現代社會教育普及的情況所產生的誤解。

第三,人的智力關鍵發展期其實在於嬰幼兒階段的互動,兒童期的教育只能算是對前者的一些補充,而前面已經說過,在這兩個時期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都不可能安排四書五經。

最後,所謂四書其實是直到南宋朱熹才專門將其挑出來列為核心教材的,在此之前並不是儒學的必讀書目。尤其是《孟子》,在漢唐時期實際上是乙個相當冷門的內容,專門研習過的人在社會上一度非常罕見。

但是如果說到才智的方面,漢唐時期誕生過蕭何、諸葛亮、郭子儀等一大批名臣,平均質量和歷史評價比起後來的名臣們都要高上一大截……

怎麼讀四書五經?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 勢所必然 理所當然。相對主觀有客觀,相對唯心有唯物,相對微觀有巨集觀,相對已知有未知,相對相對有絕對,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侷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二 心跳呼吸 冷熱苦甜 吃喝拉撒 恐喜悲怒 思想行為 生死病康 胖瘦美醜 男女老少 壽...

四書五經是什麼?

站著讀經典 五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最初孔子親自編訂 六經 即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後來 樂經 失傳了,就變成了 五經 即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四書的說法,源自朱熹編訂的 四書章句集注 包括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屬於儒家入門類讀物,內容既淺顯又提綱挈領。中國傳統書籍可以分為 經史子...

都有誰還在讀四書五經?

Chuchy 讀過四書五經就會發現中國從封建社會發展成現在這樣是有道理的 儒學有利於哪些人,不利於哪些人 為什麼會有反儒運動,又為什麼會有唯儒獨尊,讀過之後就明白了。前提一定要處在中立態度,具有理性和嚴謹性。中中國人就是太感性了,別人都說好那就是好,這是不對的。百家爭鳴,推陳出新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