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四書五經無用之說?

時間 2021-05-06 23:47:57

1樓:

情商太低,眼界太低的人,看經典的書看不懂,看不懂不去深究考察,就甩個問題,來找跟自己一樣愚蠢的人共鳴,請問這樣的人是不是很愚蠢?

2樓:鍾華

對古代經典的判斷,不同的視角會導致不同的結論。如果有人說四書五經無用,對於現代人來說,一定有其道理。如果有人說讀四書五經有害,可能也是一種智慧型的回答,並不一定是荒唐的。

宋朝之後,四書就凌駕於五經之上,這與漢之前的情況截然不同,先秦談論必言詩,但為什麼宋之後,五經就被忽略了呢?難道宋之後的讀書人,比先秦的人還少?

我想當然不是如此,這一定是由於傳統的遺忘,文化視角的變遷所導致的。人們越是學習,反而越是教條和忘記傳統,這是為什麼呢?人類所謂的學習,大部分情況下,只是重複上一代人的習慣,並一定就是古代的真實情況。

五經,從現有的狀況來看,並沒有正解(個人看法)。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這是個值得未來學者去認證研究的課題。

四書的解讀,其情況要好一些,但其問題是,如果四書脫離五經,就像把人的腦袋割下來,然後放在化學藥品中泡著,去大量複製這樣喪失了生命的腦袋,真的就有那麼高的價值?文字,還是那個文字,這不是四書五經的問題,而是我們現代人的問題。

大蒜可以防癌,但是,如果我們總用熗鍋的方式煸炒大蒜,據說可以致癌。

3樓:「已登出」

推薦閱讀王小波《智慧型與國學》

以下為擷取:

有學者指出,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有著實用的傾向,他們還以為,這一點並不壞。抱著這種態度,我們很能欣賞一台電動機。這東西有「器物之用」,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些貢獻。

我們還可以像個迂夫子那樣細列出它有「抽水之用」、「通風之用」,等等。如何得到「之用」,還是個問題,於是我們就想到了發明電動機的那個人——他叫作西門子或者愛迪生。他的工作對我們可以使用電機有所貢獻;換言之,他的工作對器物之用又有點用,可以叫做「器物之用之用」。

像這樣林林總總,可以揪出一大群:法拉第,麥克斯韋,等等。分別具有「之用之用之用」或更多的之用。

像我這樣的驢子之友看來,這樣來想問題,豈止是有點笨,簡直是腦子裡有塊榆木疙瘩,嗓子裡有一口痰。我認為在器物的背後,是人的方法和技能,在方法和技能的背後是人對自然的了解,在人對自然了解的背後,是人類了解現在、過去與未來的萬丈雄心。按老派人士的說法,它該叫作「之用之用之用之用」,是末節的末節。

乙個人假如這樣看待人類最高尚的品行,何止是可恥,簡直是可殺。而區區的物品,卻可以叫「之用」,和人親近了很多。總而言之,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好處;由此產生的狼心狗肺的說法,肯定可以把法拉第、愛迪生等人氣得在墳墓裡打滾。

以上文字說明王小波看出了中華文化裡乙個令人糾結的現象:過度重視實用,之所以糾結,是因為在現在很多人認為四書五經等也實在沒用什麼實用價值,因此這個現象似乎有點矛盾。

首先,四書五經無用之說早已有之,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我只舉乙個例子。在中國古代有著帝王術的說法,其根本確實與四書五經背道而馳,有乙個著名的名詞叫做外儒內法,以下為史料:

《漢書·元帝紀》載:宣帝太子劉奭「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其次,四書五經在古代最大的實用價值是做官,這一點應該沒有爭議。

最後,如果乙個現代人提出四書五經無用論,那麼他多半是西方與東方文化雜交而成,並且這個雜交還不算成功,他一方面否認四書五經的「之用之用之用」,另一方面又熱衷於尋找四書五經的實用價值,這也就是說,他一方面嘲笑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實驗沒有什麼用處,另一方面又大肆讚揚發電機和電燈泡改變了世界。這何止是自相矛盾,簡直是一腦袋漿糊。

4樓:鄭可男

蟹妖形而上者為之道

形而下者為之器

器可見,作用立竿見影

道不可見,作用潛移默化,但它引領著我們學「器」的目標和方向。沒有道,器會成為萬惡之源。

四書五經這種東西屬於「道」的範疇,源於儒家,源於中國農耕時代的產物,而現在已經是工業化社會,社會變革也大。所謂的沒有用,本質是讀了卻沒懂,甚至歪曲諸子的說法,或者是在現實中用了甚至已經深入人心了卻不可知。也是我們大中國在沒趕上工業化,鴉片戰爭之後的100多年落後挨打,連著文化也被懷疑和摒棄。

如果諸子百家生在這個年代,四書五經也好,其他的經典著作也好,內容也會隨著時代有所變化,核心不變罷了。

說大家沒讀懂大家多少會不屑一顧,那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孔子沒說過「以德報怨」只說過「以直報怨」吧,但以直報怨是什麼意思呢?我覺得這是乙個很好的話題。

5樓:江峻茹

再言之,誰說的讀了沒用?名號報一下?說句不客氣的話,你真的讀了嗎?讀的哪個版本的?哪個出版社的?你讀了,讀對了沒?讀懂了沒?讀了,過的腦子還是腸子?

最後,讀書本質上來說,是自己的事情,總是看別人臉色讀書,就意味著永遠用著別人的腦子思考問題。每個人讀書有選擇,但是有用無用,先讀了再說。

6樓:瓦力

這個跟有人說上大學無用論差不多,然後還有人說知識越多越反動!有人認為讀四書五經陶冶情操,有人認為一點用沒有!覺得有用的就去讀,沒用的就不去讀!很簡單!

7樓:風來

舉個例子,你去打撞球,連著打了三個球,發現這三個球居然有相同的軌跡,此時,你會認為這三個球的規律就是所有撞球的滾動匯率嗎?這是《三體》中提到的乙個案例,用來證明我們所發現的規律或許會因為時間太短,或者經驗太少而認為所見即是規律。至於四書五經是否無用,還是好好看完,認真研究後再下結論。

8樓:凡華

經典的東西內涵很深,所包含的東西也很廣。一本易經讀通了,就經經通了。讀這些經典最重要的是悟,不是覺悟,也不是開悟,而是領悟。

覺悟開悟,還沒到那個層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你在念和讀的過程中,達到那種空的狀態下之後,心性和智慧型的顯現,這個時候出來的,才是經典想表達的東西。多多誦讀,必然會有所收穫。

慢慢讀,慢慢悟吧,進入境界後自然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這種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悟道了也就發覺有用了。

怎麼讀四書五經?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 勢所必然 理所當然。相對主觀有客觀,相對唯心有唯物,相對微觀有巨集觀,相對已知有未知,相對相對有絕對,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侷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二 心跳呼吸 冷熱苦甜 吃喝拉撒 恐喜悲怒 思想行為 生死病康 胖瘦美醜 男女老少 壽...

四書五經是什麼?

站著讀經典 五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最初孔子親自編訂 六經 即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後來 樂經 失傳了,就變成了 五經 即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四書的說法,源自朱熹編訂的 四書章句集注 包括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屬於儒家入門類讀物,內容既淺顯又提綱挈領。中國傳統書籍可以分為 經史子...

都有誰還在讀四書五經?

Chuchy 讀過四書五經就會發現中國從封建社會發展成現在這樣是有道理的 儒學有利於哪些人,不利於哪些人 為什麼會有反儒運動,又為什麼會有唯儒獨尊,讀過之後就明白了。前提一定要處在中立態度,具有理性和嚴謹性。中中國人就是太感性了,別人都說好那就是好,這是不對的。百家爭鳴,推陳出新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