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所謂良知為何物 為什麼要存天理滅人欲 ?

時間 2021-05-30 14:32:29

1樓:耿家新

良知即是天理!天理者,本生於天,人欲者,軀殼起念。天理豈會視死不顧?只是不因生而害義而已。人欲亦要免死,卻不惜害仁悖義有所不顧。天理人欲毫釐之辨,辨乎此而已。

2樓:屬龍蝦的人

基因就如同計算機的程式。人類的基因,是變異了的基因。就如同癌細胞是正常細胞變異了的細胞。

人欲就是自我意識。我只管我自己吃好,活好,繁殖好。人如果要得道,成佛,致良知。

就要去掉分別心。去掉自我意識。把癌細胞錯誤的執行程式方式更正為正常細胞正確的執行方式的過程,就是修行。

3樓:白白胖胖小豆丁

首先,良知出自孟子「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也就是說良知具有先驗性,人一出生便已具備,不需後天學習。現在我們之所以要苦苦「致良知」,只因心之體被外界私慾蒙塵太久。

心學就是自己和自己鬥,挖出自己的本心的路。

關於你說良知和基因有沒有聯絡,我只能告訴你良知是中國古代形上學的東西,至於能不能用現代科學思維去契合,我沒有深入研究過。

另外,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佔據了文人頭腦千百年,不管良知和基因搭不搭得上,至少可以肯定在文人腦子裡良知就是與生俱來的,人類社會沒有了同情心和理性,人類與禽獸何異?在儒家思想統治的世界觀裡,你可以說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良知也不是利己的,良知「無善無惡」,但「知善知噁」,是「為善去惡」的「主意」。

比如我給老人讓座,我的良知告訴我這是對的,我就做了,整個過程就是「致良知」,也不能說利己吧,我並未得到什麼物質性的東西,但是我順應了天理,我內心是光明的,看到老人坐下後舒了一口氣,並報以微笑,我打心底感到開心。

「去人欲存天理」,陽明說過的。但這裡的人欲不是人正常的七情六慾,是縱慾。我吃飯,順應天理,因為「心即理」,所以我其實也就是「發明本心」了,暴飲暴食?

嗯,違背了「良知」。天理,就是上面說的良知。

4樓:吳玲

王陽明所謂的良知是發於本心的,這是一種先驗論。因為王陽明和陸九淵都是屬於心學派,而心學的開端就是程灝。他們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並不是說心能囊括整個宇宙,而是指人的心有認識宇宙萬物的能力(天理)。所以,一切發於本心。人的道德、羞恥之心是人天生所具有的,但是又被世間的私慾蒙蔽了,所以需要致良知(這和孟子的「求放心」有異曲同工之處)。

另外,題主所問的「存天理,滅人欲」是程頤倡導的,程頤要求和佛道二教一樣,要滅絕所有的人欲;而朱熹則要求人的慾望要符合天理的要求。所以,「存天理,滅人欲」是程朱理學所強調的。而王陽明並沒有著重這一方面。

5樓:美麗

人類最怕的是啥,你以為是老虎嗎?NONONO,人類最怕的事痛苦!重要的話說三次。

這個痛苦怎麼解決呢,古代現代有了宗教,現代有了心理學。

王同學修的主要是宗教,但沒全盤宗教,而是當中禪修的那塊,俗稱打坐。

這個打坐就有意思了,這個打坐可以把情緒感覺知覺分離開,繞開情緒,人可以洞見一些東西,那個東西姑且叫良知。西方心理學叫人類共同潛意識。

不管叫啥,這東西其實就是通過艱苦做絕手段得來的,打坐那種苦逼事,比學們手藝還難,所以掌握的人也就不多,就聽個名詞而已。

一般俗人,也沒必要深究,就像珍珠,你看著美麗,你各個石頭在自己皮肉裡養著,你以為會出個珍珠來?我就呵呵了。

所以 ,知道個名詞就夠了,別瞎折騰,肉會疼的。

6樓:厲軍

天理既理智,人欲既情感。

依從理智客觀,依從情感主觀。

理智順從規律,情感強求結果。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是各種條件集合而形成。

理智才能冷靜地觀察,加以判斷;

情感任憑一腔熱血,由個人喜歡而決定。

理性的人做事,盡人事聽天命。

感性的人做事,不順我意生嗔恨。

7樓:阿二

良知是社會對於道德的普遍共識,在這一點上我偏向亞當斯密的「人人自私自利社會反而繁榮」的觀點。我認為良知是人群博弈的結果。人性是基因對歷史上人群博弈結果的記錄。

8樓:「已登出」

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就是「天理」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

什麼是天理呢?在王陽明這裡,天理只是善惡是非,良知正是用來分辨善惡是非的,所以說「良知即天理」。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噁。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為什麼要存天理,滅人欲?

《大學》裡怎麼說的?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便是為了回歸「本我」,或者說,「尋孔顏樂處」。

王心齋有一樂學歌:

人心本自樂,自將私慾縛。

私慾一萌時,良知還自覺。

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

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

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

樂便然後學,學便然後樂。

樂是學,學是樂。

嗚呼,天下之樂,何如此學?

天下之學,何如此樂?

王陽明也說「樂是心之本體」

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

另外,如果要做到「知行合一」「真知真行」,就非要致良知不可。

知行原是合一,只因人私慾隔斷。

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髮,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

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

您知道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嗎?

jby 王學的良知,重要的是要去做。可以說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文天祥的人間正氣,也可以說是慈悲惻隱之心,更是至誠之心 中庸,唯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 是道,率性謂之道 唯能經綸天下之大經 正是靠著這良知,才發生那麼多感人的故事,才會有那麼多前赴後繼的仁人志士,民族 文化得以延續。良知發源於自己真正的...

王陽明說的不對,良知知道什麼是善惡沒錯,但良知能知道什麼是對錯嗎?

你這問題問的就說明你沒讀懂王陽明,世間哪來的對錯,對錯都是相對的,孟子伸手救溺水嫂嫂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在當時道德上面,男女授受不親,但是從良知來說,這是善事,伸手是為了救人,就不考慮那人是男是女是惡是好。古代女的不裹小腳大家都認為是錯的,現在社會卻認為不裹小腳是對的。所以王陽明很高深,不講究對錯,...

為什麼歷史老師說,王陽明和朱熹打仗,王陽明一定會輸的很慘?

深水魚 你老師笑死人,瞎扯,誤人子弟。首先,朱熹沒有領兵打過仗,領兵打仗能力未知。王陽明領過兵打過戰,戰績還是不錯的。其次,朱熹按西方哲學啥分類,叫客觀維心主義,王陽明叫主觀唯心主義。你老師叫形上學。 ATime 沒想到你能遇到這麼牛的歷史老師。1 你要知道,朱熹和王陽明不可能真的打起來。即使真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