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10 06:54:51

1樓:衝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注釋】一:即「道」。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這一概念的數字表示,即道是絕對無偶的。

一生二:謂一之中包含著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二生三:

意謂陰陽兩方面相互作用而生成第三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似指宇宙由創生演化為有形、有象天地萬物的發展過程。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萬物的生成與變化,都離不開事物內外陰陽方面物質、能量、資訊的相互作用。這是自然界萬事萬物千變萬化的終極原因。

道生一:就是在虛無中生有。按現代物理的量子場論說法是「真空不空」,真空中充滿了各種虛粒子(基態場)。

一生二:真空中的虛粒子受到「激發」會生成一正(陽)一反(陰)兩個粒子,比如正電子、負電子,正旋光子、負旋光子。

二生三:生成的正反兩個粒子相互作用而生第三者。但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其規律會因「激發態」的不同而不同,故準確地說,這個「三」指的就是量子場論中場的「激發態」。

三生萬物:「三」的不同決定了生成的是不同的粒子,三是電子場,生成的就是正負電子,三是電磁場,生成的就是正反旋的光子。所以叫做「三生萬物」。

2樓:

生的本義是: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因此古時「生」的含義類似今天「長」的意思,做「長出來」解。

因此「道生一」不能理解成如同生孩子那樣生出來乙個成為兩個。「春岸蘆芽嫩」一根枝條當春長出嫩葉,他們還是一體的而不是分開,這是「道生一」的形象。整句話可以近似的這樣理解:

「道」如同您眼前這張白紙,那好我們寫上乙個字,道生一了,字依然是在紙上的對嗎?離開這張紙字將無所存在。好了,「一生二」就好理解了,你寫上乙個字其實就已經產生了二,如果沒有白的紙這個字如何顯現?

因此說:「兩不立則一不見」,就是說在寫這個字的同時「二」隨著這個「一」就產生了。隨後是「二生三」,我們怎樣才能識別這個字呢?

那是靠白紙黑字的比較顯現出來的對嗎?這個顯現的作用就是「三」啊,因此是「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隨後「三生萬物」那麼你在紙上可以寫上很多的字,其他人都是可以識別的,但無論寫的什麼字都是依靠「一」「二」「三」之間的相互顯形與作用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

就算寫了千萬個字依然離不開這張紙,因此三生萬物依然還是在「道」的範圍內,只是線條的組成不同、筆畫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字。當然實際情況要比這個複雜而繁瑣的多,但其根本原則卻不會錯。

3樓:趙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描繪,一片寥無人跡的荒地,先是有乙個人看中它於是篳路藍縷,開荒拓土,及至成家立室,夫妻組成二人家庭。然後,生兒育女,生成三口之家,最後發展成應有盡有,萬物具備的繁華村鎮的過程。

這句話並不神秘。

4樓:李見濱

這裡講的是道與萬物的關係,對萬物的認識也知得的認識.道體成一化一.此一是道體!

一生二,二是道體所生反力,又稱矛盾力或稱陰陽之動或稱太極之分都一樣。一之道動為無極雖有大動實為一元,其屬性是

一、不發生質的變化。二之道動謂道反之動,生矛盾、分陰陽、生出太極,屬德的本義,是道第二階段大義,德是道運用的高階的形式。二生三,陰陽矛盾的對立,互生互剋的激盪產生新的動勢(反力),強大的動力推動萬物的演變和進化。

道反之力的陰陽變化摧生新的萬物運動規律新結構形成。道體陰陽推生新體態為三,也稱德的本質。三生萬物,指陰陽能生成一類新體,就能生髮

二、三…無數個新體態,故稱三生萬物。其過程多以五氣化五形,五氣是人的五類心力,五形是天地萬物之屬性總稱為金木水火土。五氣(五心)在道體真實融通萬物五形之性情,此過程就是道對天地萬物實踐的真實埸境,也是德的成長和運用。

德是自己心性也,故道能通天地萬物之性靈之原因。

《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觀點用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還是用一元論 二元論來分析?

說句實在話,分不清一元論和唯物論的關係,自然而然談不上了解道德經與西方哲學的關係。幾千年來關於道德經最大的爭議就是道,道是什麼?哲學是關於世界思考的反思。全世界的思想家 哲學家可能派別不同,觀點不同,但都只是在用不同方式解釋這個世界。一元論 世界只有乙個本原。二元論 世界不止乙個本原。唯物論 世界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用無窮數學的角度理解嗎?

別焰雲 不可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易學象數思維。老子所言之一二三皆本河圖而來。天一生坎亥水,地二生離午火,天三生震寅木。坎水1為先天之本。何為先夫之木?於人是受精卵,於氫原子是自由中子。離火2為質變分化。中子衰變,離而兩極。震木3為中子墓庫于辰土,電容性元素物形成。地四生兌酉金 公轉運動。元素化合...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王弼注解如何理解?

徐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即一,一即無。空無,非空闊空曠,為天地之始,為天地之母,無以名之,強名之曰道。所謂道生一。可以認為,道是本原,是一上面的本原,是更為本原的本原。如同老樹生枝,那麼老樹是老本,新枝不是根本。那麼老樹是老樹,新枝是新枝。但是另外來看,老樹新枝本為一體。而且,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