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濱 這個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是 hama ?

時間 2021-05-07 14:56:49

1樓:Pteraoron

因為日語表示「海邊,海灘」的詞根本來就是。借用「濱」來表示只是最優方案。

你當然也可以用「海邊/海灘」這種孰字訓或者造乙個日本會意字「[氵邊]」來表示,但意義何在呢?

2樓:多鄰國Duolingo

日語中幾乎不用「濱」這個字,與中文「濱」對應的日語漢字是「浜」(沒錯,長得和漢語裡「洋涇浜」、「沙家浜」的「浜」一樣,但其實對應的是中文「濱」)。

舊字型為「濱」,而「濱」只曾作為異體而存在。

「浜」字音讀為ひん(hin),訓讀為はま(hama)。這兩種讀法都屬於中學課綱要求的範圍。

音讀ひん常見於作為縮略詞語素出現的場合,例如「京」可讀作「けいひん」,此時「浜」指代「橫浜」。

源於古代中國的四字熟語和習語,也通常採用音讀。例如「渭漁父」(いひんのぎょほ)

再如「普天の下、率土の」,這句估計不需要解釋我們也能看懂。

而訓讀はま(hama),從讀音上和漢語「濱」這個字並沒有直接關係。

日語人名地名雖然經常寫作漢字,但大多數都是訓讀,簡單說就是——在漢字傳入前就已存在的詞,只是借用了含義所對應漢字的字形來表記。

另外,無論音讀還是訓讀,在語流中都可能受前後發音的影響而發生音變。例如「小浜」這個名字,「浜」原本讀音はま(hama)就變成了ばま(bama),於是「小浜」最常見的發音便是おばま(obama)了

多鄰國, 免費自學英日西法韓意等38種語言~

3樓:enzyme2013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詩經·衛風·氓),就是「泮」字,現多寫為畔。這個「泮」字日本人開始不會寫,後來學了幾個簡單的漢字後因為要盡快形成文字,就圖省事用這幾個漢字搞音譯法,像泮這種有韻尾的漢字就加了尾韻母成了雙音節,再後來學的漢字多了,感覺常用漢字中濱比較接近,就寫成濱了,至於「泮」字就不再考究了,於是以泮的音(加尾韻後)讀濱持續至今日

另外,這個估計就是日本話和北韓話的真實來歷:你知道嗎?在我國,存在著一種因各個民族交流而形成的「土漢語」

若被證實,就解開了乙個問題,就是它們為何有主賓謂的語法卻沒有主賓謂語言相應的詞源

4樓:

回應 @依諾

muke(滿族人名穆克登布,穆克登的開頭),北韓語的mul(),高句麗語的mi/mie/moro 同源。

但「浜」的「はま」可能不是阿爾泰語源而是漢語源(彌生音),如暗(アンやみ)君(クンきみ)* 混(コンこむ)困(コンこまる)侵(シンせめる)染(センそめる)純(ジュンすむ)文(ブンふみ)眠(ミンねむる)等。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尚無定論。

*[君(きみ)一說是阿爾泰,和蒙古語

kaγan(可汗),滿語han,高句麗語ki / kai(皆),kai-s(皆次)同源)]

日語中漢字的讀音有什麼特別的變化?

這個問題有兩個範疇 音讀訓讀。前者中國傳來,大致有吳音 公元5 6世紀 漢音 隋唐 唐音 宋代以後 三個傳入時期,以及乙個慣用音 民間讀錯字但是廣泛流傳 後者有正訓 漢字表意 假名表音 和熟字訓 漢字詞表意 假名表音 兩種。送假名。乙個漢字後面放幾個假名表音和表意,這個是人為規定的。 八卦青蛙 嗯。...

日語中漢字 頭 的讀音是音讀還是訓讀?

jointer 是to,是u,合起來是tou,同普通話的 頭 同 在五十音圖中的位置是du,歷史上 讀 d 讀出來似dei,同吳地方言的 頭 是吳音,吳音大約來自南北朝時期中國江南一帶的讀音。傳入當時全濁聲母未清化,故日語吳音中也用濁音對應。是漢音,漢音大約來自唐朝時期中國西北方的長安音。當時語音有...

對於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如何查詢?難道要全部背下讀音?

日文裡的漢字分兩種讀法 音讀和訓讀。訓讀是日本由來已久的讀法,在引用漢字寫法之前就已存在,後根據意思用對應漢字書寫,但保留了原有讀法。儘管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準確,但大致如此。差不多可以跟日本的 當 字 類似,也即是讀作XX寫作OO。道理差不多。音讀就與漢字原有發音有較多關係,所謂的 吳音 就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