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國時經常有幾十萬軍隊的戰役,而三國時動用10萬軍隊就很厲害了,難道人口衰減嗎?

時間 2021-05-12 07:30:28

1樓:田旭東

典型春秋筆法

蘇秦記載的兵役是10人抽3兵,齊國國都7萬戶,1戶10人,所以能拉出21萬兵力。是人都知道這不可能。

井田制下,四井為邑,四邑為鄉,四鄉為縣,四縣為都。每1井提供100兵役,連帶兵役的總勞動力是576人,按照5人1丁的抽法,每2880人供養100人隊(3甲士+72步兵+5工匠+5廚師+5勤務兵),不同行政等級攤派的兵役不一樣。比如縣級以上就要出一輛4牛牽引的牛車。

戰國時期,南韓人口在百萬左右(史學比較認可的說法,也是從春秋筆法推出來的比較合理人口數量。),按照兵役計算,有兵三萬四千左右,動員可以上4萬

民夫由於要做重體力活,所以伙食是全軍最好的,和作戰部隊乙個等級。而且當時普遍民風彪悍,一言不合就砍人。所以民夫可以當半個兵用。

糧食是不能浪費的,如果有人吃剩了,要立刻讓還沒吃飽的解決掉。軍中不允許浪費糧食。

2樓:艾達隆

三個方面,戰術,交通與騎兵。戰國打的是對峙陣地戰,全國基本上都只為戰爭服務,民即是兵,兵即是。長平之戰對峙三年,城牆都修起來了。

而秦始皇統一之後大修道路,開闢要道,讓軍隊長機動性大幅度提公升,加之與匈奴長期作戰,騎兵戰術大幅度提公升,讓漢人明白了騎兵是可以作為主力作戰的,對峙陣地戰就退出了歷史舞台了。而騎兵大規模的裝備也一下子讓軍費漲了不少。最後,戰國打的是滅國戰,有共同的敵人。

三國說到底也只是內戰,動員能力不可能有戰國那種同仇敵愾的局面。

3樓:Josh

戰國中後期,大爭之世。國與國的對抗達到極致。

數十萬軍隊作戰也不是經常有的,秦趙長平之戰,天下矚目。趙國不用說,退出爭霸了。秦國也十年緩不過氣來。多來幾場這種會戰,沒有那個國家承受得起。

數十萬也不完全是一線作戰部隊,肯定包括民夫及輔助部隊。這是絕對必然的!古代由於交通,通訊等問題,秦律雖嚴,它的動員力也比現代社會要差。

三四百萬人口不可能出動60萬一線作戰人員。苻堅舉國攻晉,前軍已至淝水,后軍尚在長安。這雖然是誇張表現兵力,也說明古代數十萬人馬出行的概念。

戰國也就是整個國家機器運轉到極致的表現,幾十萬是傾國之戰。還是舉長平之戰,幸好秦軍運糧走的水路。幸好從秦王到小民都拼了命,不然秦國肯定比趙國先崩潰。

秦60萬攻楚,說白了也是國力之爭,楚軍為何東走?就是後勤難以為繼。這都是史書大書特書的地方,也說明數十萬(應該有誇張)人馬那是非常難得的。

三國末進入亂世,諸侯林立,戰爭頻繁。

首先黃巾動作快,各個州牧反應也快。郡兵崩潰,募兵成為主流。也就是說軍隊不再是流民或者罪徒。

是職業化軍人。舉個簡單例子,劉備。劉備幾度遷涉,若是戰國,也就是廉頗單身另投他國的結局。

但他手上有小而精的職業化軍事團隊,所以保證了他次次東山再起。

太多諸侯,頻繁的戰爭使農民無法正常服役。所以只得用募兵制來解決戰爭,募兵制很花錢,所以人員越精幹越好。後方民夫也不得算進去。

到了局勢稍微穩定一點,控制的地盤多一點。軍隊人數自然會增加,比如曹操,一開始屯田。軍隊人數馬上就上來了。

還有三國時期,史料記載更詳細更真實。

至於人口問題,不太好說,三國末是世家門閥的發展時期。隱匿人口是肯定的,不然晉武帝怎麼搜了那麼多人口出來?

但人口具體有多少。說不清楚,

現在普遍認為的2000-3000萬也有疑點,那就是蜀中國人口太低了,進而懷疑總人口。曹魏,孫吳部曲太多,隱匿人口更多。可蜀國沒史料證明世家的強大呀。

諸葛亮北伐,掠奪人口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三國末有1000萬到1500萬,那明顯不如秦朝。因為經過兩漢的發展,土地及實際控制區域應該更多。說明人口損失真的太大,確實沒法拼湊十萬級作戰。

4樓:

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直道,修長城,修靈渠,修馳道,修皇陵。。。。個個都是超級工程,有人說那時候生產力水平低,所以不可能動員那麼多人,然而土方量和工期擺在那,生產力越低需要動員的人越多。。。有人說秦始皇動員那麼多人所以帝國崩潰了,可是問題在於陳涉吳廣起義的時候長城直道靈渠馳道這些都已經完工很多年了。。。

5樓:混元大羅蛇尾巴

周朝和春秋前時期主要是貴族戰爭。

老百姓想打戰都沒資格呢。

到了戰國時期,拿個,鋤頭,鐮刀的也算是個「兵」。

老百姓也可以當「兵」立軍功了

所以,說是全民皆「兵」了。

這裡的兵我要打個引號。

當然,這時候真正的職業兵也開始出現雛形。

比方說白起2000奇兵就能截斷幾十萬趙軍的糧道,後路。

絕對是職業兵。

到了漢朝時期,職業兵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兵就是兵,民就是民。

6樓:Adrian

有幾項因素

戰國時期大戰距離大本營較近,遠機動的不多,距離近了後勤壓力小,自然可以拉出大兵團,有能力開戰的軍閣就七個,剩下的打醬油。三國範圍廣得多,南上北下的。

戰國史料較水,古代戰爭條件要算對兵馬是個挑戰,何況大家都愛吹,一當十吹是默契。三國比較難吹一點,大家都大本營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就揚州較好而已,可控人口較少。而且時代越久遠可吹的牛皮越大,炎黃兩帝三皇五帝一幫酋長們你看都吹成什麼樣了。

戰國戰了三百年,三國最多不足百年(黃巾之亂到晉滅吳),戰國屠夫多是後期的事,三國屠城家常便飯,可以想象戰國戰爭有多水。

7樓:OriginalToy

因為國小距離近動員率高。

打個比喻如果和隔壁村在村口械鬥,基本上每家除了起不來的爺爺外男丁甚至女口基本都可以動員。

所以2000人的村子動員700人常見。因為乙個下午搞定,不耽誤吃飯,也不會有小偷。

戰國相對大一點,就是隔壁省最多跨省,留點人,農閒之時發兵,爭取農忙前回來,留點人防備隔壁來偷雞摸狗。

大一統後不說了,同理。

8樓:大義凜然

古代游牧民族全民皆兵你信嗎?一般人都信啊,也沒有槓精跳出來說「都去打仗誰放牧」什麼的。

那麼戰國各諸侯國無非是竭力使自己的體制向游牧民族的全民皆兵靠攏而已,各個保有巨大的兵力難道很稀奇?

9樓:solos franger

戰國時期最重要的史料是《戰國策》,而戰國策記載的都是縱橫家們的言論,這幫人嘴裡沒把門的,張嘴就是「車千乘騎萬匹帶甲百萬」。不論是之前的《春秋》還是之後的《漢書》,這些斷代史好歹是有國家檔案支援的,而作者也是受過傳統史學訓練的,所以吹牛也有限度。

10樓:老書

戰國時期各國經過改革後,全民皆兵,動員能力非常強。東漢後期,人口開始依附大貴族形成塢壁,軍隊都是貴族的部曲。國家動員能力就不行了。

11樓:

我只說一件事,鐵木真死的時候,留給後將繼承的軍隊好像是20萬...戰國時期怎麼可能動輒就那麼多軍隊?還有,軍隊多了戰鬥力還真不一定強。別的不說,軍費的負擔都不小。

12樓:金無足赤

沒差別,戰國末年,秦國總人口600萬左右,秦滅趙楚之戰,兵力最大可達60萬,平時不會保留如此多的常備,每十個人就要出乙個當兵的是極限了。而東漢末年,總人口不到一千萬,而魏四十萬吳二十萬蜀十萬,共七十萬,動員率雖然有些下降,但大概沒區別,十人抽一是古代徵兵最大的極限了。

13樓:夏爾謝夫

完成專業化分工後,作戰士兵占全人口比例就下降了。

戰國時期的幾十萬都是臨時動員的農民,三國時期的10萬可是職業軍隊。

二戰時期美德蘇生產、戰損的戰機以萬計,現代戰爭中能有一千架就是超大規模的全球大戰了。

14樓:謙仔

假設抽調30萬壯年勞動力不參與生產作為常備軍,然後在抽調此數3倍的90萬壯年勞動力去參加後勤運輸……也就是說國家需要120萬壯年勞動力維持一支30萬的軍隊,在糧食畝產量300斤封頂、總人口不過1000萬的年代裡,抽調120萬男丁整個國家經濟估計要豹斃了

15樓:少司命

秦朝國祚僅15年,所以其人口可近似等於戰國末期。秦朝人口約為2000萬。

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三國時期登記在冊的人口要遠少於秦朝。那麼三國兵團規模較小也就很好理解了。

當然戰國時期的兵力也未必沒有水分,比如用作後勤的民夫也很有可能被計入總兵力。此外,除了野外作戰,戰場上少不了會有老百姓,在以人頭記功的時代,砍幾個倒霉蛋的頭充數冒功是太常見的事了。

16樓:

行兵打仗最要緊的是聲勢,一則鼓舞士氣,二則迷惑對手,三則威懾他國,戰國時候的幾十萬也好,三國時的幾萬也好,大多是不實的數字,只不過有的擴大幾十倍有的擴大幾倍而已。國與國之間相互配合,心照不宣。

17樓:如月千早

長平之戰趙國被坑殺數十萬之後,能作為戰士出戰的適齡男子已經幾乎不存在了,相當於屠了一整代人,說明當時幾乎是二征一(一半男一半女)來應戰,把男人基本都送了。

18樓:POTUS45

這個主要是由人口軍隊動員率決定的!

戰國時期人口多於三國時期,徵兵比例也高於三國時期,所以可參戰的軍隊數量也就更多!

按照史料記載,戰國時期中中國人口估計2000到3000萬,包括:燕150萬,趙350萬,魏550萬,韓300,楚300萬,秦300萬,齊300萬!

而相比之下,三中國人口不到千萬。比如梁方仲在《中國歷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中認為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

蜀國28萬戶,94萬人;

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

吳國有52萬戶,230萬人。

至於士兵人數,《三國食貨志》中記載:「魏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六七十萬人;蜀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十數萬人;吳之將士,極盛時當不下三十萬人」。

以上,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 戰國時期的人口數量是三國時的2-3倍;

(2)三國時期的軍民比例時1:8或者1:9。

如果按照以上比例來算,

三國時劉備傾國之力伐吳,蜀中國人口不到100萬,劉備出兵10萬。

放在戰國時期,這就相當於乙個300萬人口的諸侯國出兵30萬對外征討。但其實整個戰國時期,一方出兵就達到30萬以上的大兵團會戰還真沒有幾次,甚至比如包括後期的這幾場滅國之戰(除了滅楚),其實也都是10萬到20萬級別的。

秦滅韓,出兵10萬,韓王安

19樓:「已登出」

1.戰國時發動幾十萬軍隊的戰爭還是相對較少的,更多的是在三十萬以下的,而且是多國參與的戰爭。長平之戰時,秦、趙所以各自發動數十萬軍隊,是當時最強的兩個國家全力以赴的表現。

王翦率領六十萬人滅楚,當時秦國已經取得大半個天下。

退一步講,當時天下只有七個較大的諸侯國,而東漢末年遍地諸侯,掌握的人口資源自然不及戰國時的七雄。

2.戰國時期,人口在3000~4000萬左右波動,而東漢末年人口未必有戰國時人口多。

3.戰國時,各國幾乎全民皆兵。而東漢時,已經不再是這種情況。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當時軍閥想的話,還是有不少人可以徵發十萬、數十萬軍隊的。

故汴水之戰數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後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眾。

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為別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

總之,兩個原因:一、徵發軍隊的制度變了。二、東漢末年人口未必比戰國時人口多,更重要的是,東漢末年那些較小的諸侯,肯定不及戰國七雄掌握的人口、資源多。

為什麼春秋戰國諸侯動輒暴兵幾十萬而到了生產力遠遠發達明朝薩爾滸出個十二萬人都費勁?

無無 把戰國看成世界大戰,把秦國之流看成世界大戰中的軍國就完事,要不是世界大戰離現在才幾十年,大家肯定會質疑各國的動員能力,畢竟現在各國出個幾千兵都費勁。 李廣 幾十萬肯定是扯淡,我還看相關書認真研究過,後勤保障絕對撐不住,比如號稱殺神白起長平之戰乾掉40萬人,我覺得充其量四萬人,四十萬絕對扯淡 孫...

為什麼NBA常有幾十幾十的連勝,而足球很少?

史蒂芬港好 畢竟足球是圓的。足球充滿了太多偶然性。教練布置,球員個人,場地,天氣都能影響一場比賽。就說去年冠軍法國,如果讓它對陣德國,我並不認為法國一定能贏。 沉默的翟小暴 亞洲都不入流的中國足球隊可以1 0戰勝世界頂級強隊法國隊,但只要美國隊想贏,亞洲冠軍中國籃球隊幾乎沒有可能可以贏美國隊。足球是...

為什麼那麼多年薪幾十萬的

風逝 年薪幾十萬已經在國內收入算是非常多的了,秒殺90 了將近。目前能年薪幾十萬的基本都是金融 網際網路等行業,以及部分自己開公司做買賣的。而這些私營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才能成功。自己腳踏實地有條不紊的過日子就好了,和別人比的越多自己壓力越大,過好自己的生活比什麼都重要。幸福感來自於多方面,物質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