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國的軍隊動員能力要遠遠大於後世?

時間 2021-06-02 13:56:48

1樓:「已登出」

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控制的國土不是很大,核心要塞型城市丟失一兩座可能就會滅國。所以說各國都是執行耕戰制度,幾乎全民皆兵。那動員能力可想而知了

2樓:科特·李

題主的問題,遠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簡單談點吧。

春秋時代,貴族打仗,平民耕種,後世的御駕親征,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而在春秋就是家常便飯,國君親自出戰也太正常了,春秋即是軍政合一,文武合一,後世則軍政、文武開始逐漸分離。

當兵是貴族的特權,「兵」便成為了榮譽的象徵,春秋晚期,也開始在平民中選拔「能為士者」,魯國「作丘甲」,晉國「作州兵」,鄭國「作丘賦」等都是從平民中徵兵,在這種大環境下,被挑選出來成為兵,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春秋時期,貴族和平民,就今天而言,以帝都人口,甚至不及,全面占領燈塔國,原帝都人民便成為貴族,燈塔中國人民成為平民。

春秋貴族主體便是華夏族,平民主體則是其他民族,正因存在這種特殊的貴族平民關係,融合了幾百年後,才逐漸徵召平民當兵。

春秋-戰國,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死傷自然越來越多,百家爭鳴時,各種反戰情緒也出現了,最典型的便是墨家。

導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有很多原因,只說其中兩點,一是隨著民族融合基本完成,可以徵發更多平民,二是春秋時代還不存在人地矛盾,人口增長便多開點荒,到了戰國時期,受生產力限制,遠離水源的土地難以利用,韓魏這些中原之國,最先發現幾乎沒有可開墾的荒地了,國家土地不足,便只有搶奪其他國家土地。

由此對於兵源的需求便增加了,各國在徵兵的基礎上,又逐漸出現了募兵,春秋時代,貴族負責打仗,雖然有著血緣關係,榮譽感等等,作戰士氣可以得到保證,但既然都是貴族成員,便無法保證個個身強體壯,募兵則可在平民中,將最身強體壯的挑選出來,再加以作戰訓練。

募兵組成的軍隊,戰鬥力便超過了春秋時代,不過因厭戰情緒已經出現,募兵也採取了重利,作為參軍獎勵,並且立了戰功也給予高額獎勵,例如秦,每斬一首,賜爵一級,授田一頃,住宅地九畝,隸役一人。

募兵組建的軍隊,便成為職業軍隊,只是並非完全脫離生產。

戰爭時,徵發的臨時士兵,由職業士兵帶領作戰,各國職業士兵通常在十萬左右,多不過二十萬。

簡略描述了下春秋戰國的情況,各國真正的戰鬥力是職業兵,臨時徵召的平民,主要負責後勤和壯聲勢,並不是戰場主力。

但是不得不說,戰國動員能力絕對比後世好得多。

「士農工商「想必很熟悉,」士「指受過教育的人,並且最早」士「主要組成是武士,戰國時代成為士兵,就等於身份上獲得帝都綠卡,從此不再是燈塔二等公民,邁入了帝都貴族行列,並且從事的職業又是」士「,在職業排序中又穩穩排第一,再加上殺敵還有高額賞賜,這要再動員不了平民,那才真是沒天理。

秦統一後,遷六國貴族至咸陽,漢建立後,原先帝都和燈塔身份區別便消失了,並且秦漢開始,文武逐漸分離,」士「漸漸只代表文士,將武士排除了出去。

之後,成為士兵,身份上沒有綠卡,職業上也不高人一等,往往士兵還是低人一等的職業,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軍餉和賞賜,如果軍餉和賞賜再不豐厚,誰願意去當兵?當兵可是高死亡率職業。

如同現在不少人談論的階層躍公升,戰國時代,平民但凡想躍公升階層,改變自己的身份、地位、生活水平,只有當兵一條路,沒有其他選擇。

3樓:

又報皇上(指李自成)統領大兵三百五十萬,七月初二日從長安起馬。三路行兵,指日前來。先恢剿寧武、代州、大同、宣府等處,後赴北京、山海,剿除遼左。

至叛逆官兵盡行嚴洗,順我百姓無得驚遁。

遠遠大於後世?眾所周知,張獻忠屠川六萬萬。李自成一片石之敗後,損失巨大。

前明大同總兵姜瓖稱李自成帶著三百五十萬軍隊來啦啦啦啦啦。姜瓖何許人也?大明山西世代總兵,軍事經驗豐富,姜金李起義之時,震動多爾袞。

由上可見,明朝人口得有六十億吧

分割線,古代數字多胡扯。

4樓:

看了一圈兒,基本都是什麼盤邏輯的扯鬼話,不了解就不要來多逼逼。

《左傳·隱公十一年》曰:「凡諸侯有命,告則書,不然則否。師出臧否,亦如之。

雖及滅國,滅不告敗,勝不告克,不書於策。」先秦諸侯對國際大事的態度是,該國前來通報就記載,否則就不書。無論戰爭勝負,都是如此。

滅亡者和戰勝者不通告其他諸侯,列國就不將此事記入史冊。各國記錄的趙軍陣亡人數完全一致,顯然是秦趙通告諸侯的結果。既然連趙國都說自己喪師四十餘萬,跟秦軍統計的數字並無出入,可見秦趙雙方都認可這個戰果。

這個統計結果不應該被什麼「邏輯推理」輕易推翻。

戰國中後期,就算是你門口中的民夫,實際也都受過嚴格訓練,參加過多次戰爭,只要還沒到六十歲,都要應徵,即使不是作為戰兵,而是民夫,戰鬥力也不比戰兵差

而且長平是幾十年不遇的大決戰,趙國可以說把全國能動員點大半力量都投進去了,導致之後邯鄲之戰兵力嚴重不足,按這麼推理,是完全符合實際的

之後再說下和後世的軍隊人數差距問題,戰國時補給線很短,內線作戰,可以快速的將物資運輸到前線,減少損耗和後勤壓力,這點即使到了明末也一樣,奢安之亂,明軍早期十一萬大軍兩路討伐,但遇伏,死傷四萬人,其震撼不亞於薩爾滸,但西南四川,雲南,廣西三省當即截留了本應發往遼東的物資,僅四川一省就動員了十六萬大軍和數十萬民夫,奢安二人雖然取得了堪比薩爾滸的大捷,但幾個月後,明軍就又集結了十萬大軍,平定了叛亂。

而遼東就不一樣了,遼東在當時完全可以看作孤懸海外,周圍最近的河北和山東運糧過去都非常困難,而其他地方運過去,糧草在路上就已被大量浪費掉了,補給非常困難,而且當地軍隊不能動用,不然死的更快,只好捏著鼻子從遠處調兵,援軍近的百餘里,遠的數千里,嚴重限制了援軍人數,所以明軍實際戰兵7-9萬,已經是很困難的了,而努爾哈赤內線作戰,可以出動全部兵力8-10萬

5樓:黃巍

曾國藩創立湘軍後有一條與綠營大為不同的創新之舉,可以算是給數字黨解惑了。湘軍除開一營的步隊馬隊之外還創立了長夫制度,專門負責後勤,不負責戰鬥,一營五百人減去一百四十人的長夫就是實際兵力了。

古代往往號稱百萬,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負責後勤的兵力,你看像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威脅京師情況下,康熙也才能調集十萬大軍,這還是分幾路走的,裡面真正投入戰鬥的就福全的兩三萬人,真正十萬人一起開拔,一起投入戰鬥,後勤受不了。

即使戰國時期實行耕戰政策,人吃馬嚼的,五六十萬軍隊,後面往往要幾百萬人負責補給,對於乙個國家來說這簡直是要崩潰的事情。

為什麼戰國時經常有幾十萬軍隊的戰役,而三國時動用10萬軍隊就很厲害了,難道人口衰減嗎?

田旭東 典型春秋筆法 蘇秦記載的兵役是10人抽3兵,齊國國都7萬戶,1戶10人,所以能拉出21萬兵力。是人都知道這不可能。井田制下,四井為邑,四邑為鄉,四鄉為縣,四縣為都。每1井提供100兵役,連帶兵役的總勞動力是576人,按照5人1丁的抽法,每2880人供養100人隊 3甲士 72步兵 5工匠 5...

為什麼運動員要外訓?

喬治 外訓的主要目的還是更換訓練和比賽環境,這裡的環境包括外部 內部,降低運動員疲勞感!疲勞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審美疲勞也很重要,神經上的不重視一樣會造成訓練效果不好! 一是澳洲的技術和裝置都比較先進,還有他外教丹尼斯是他非常信任的一位教練,孫楊真正走上巔峰就是09年後去這位外教手下外訓開始的。現在老...

跳水運動員為什麼要翻騰旋轉?

小阿諾影視 1.主要是為了美觀好看,讓觀眾可以欣賞。2.其次,這是巧妙地運用了角動量守恆的原理 物體圍繞轉軸而轉動的角速度和物體相對轉軸的轉動撥量的乘積是乙個不改變的永恆的量。根據這個原理,如果在滿足守恆條件的情況下,要使旋轉變快,就應該減少轉動的撥量,想使旋轉減慢,就應該加大轉動撥量。因此,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