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掉自己的拖延症?

時間 2021-06-04 01:29:39

1樓:Charles

看到問題提出者已經對自己的拖延進行了剖析,意識到做舒適區範圍內的事情,自己是不會拖延的,而做舒適區範圍之外的事情就會拖延。

這是正常的現象,我們對於舒適區之外的事情是未知的,人本能對未知的事情會產生恐懼,其次想要解決掉問題,需要大腦做出改變,而大腦抗拒做出大的改變,這就會產生逃避面對問題的心理。

對於想要解決舒適區之外事情,我覺得不妨從微步驟開始。

比如:想要讀完一本書,先從讀5頁開始。想要完成乙個策劃案,先從框架搭起。想要寫一篇問答,先從寫100個字開始。

降低做事情的心理壓力,積極的面對問題,沒什麼大不了了的。

我寫這個問答之前,我設想自己寫一篇令自己滿意的回答,在尋找解決拖延的方案過程中,閱讀了《拖延心理學》發現了自己一直拖延的問題,就忍不住要分享出來。

拖延事件:學習專業技能

回顧兩年多的工作情況,發現自己總是喜歡見招拆招,臨時抱佛腳的方式解決工作問題。

工作方面,我明知道不擅長某個技術,但我卻不願意去主動學習,提前做好準備。

我覺得這個技術我暫時用不到,我不需要用這個技術來解決問題,我就不用去學習,學了也白學,怪費腦力的。

一段時間過後,該面臨的問題始終是要面對的,領導分配的任務,就要求我用這個技術來解決問題了,可是我還不會這個技術,就會感覺到壓力很大。

我又不好與領導說,我不會用這個技術來解決問題,我覺得這是一種推卸工作的做法,很不專業。

其次覺得如果承認自己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現,我不能接受給領導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只好硬著頭皮接下來。

面對學習新技術的挑戰,我是抗拒的,我不知道怎麼學習這個技術,這個技術的複雜程度,我擔心自己不能再任務截止期間之前學會它,並解決問題。

不敢去積極面對它,索性將這個學習任務擱置著,一拖再拖,但擔心領導追蹤任務的完成情況,自己的進度保持為零,就試圖尋找一些理由、原因來掩飾自己不去主動面對問題的心裡。

將事情拖入緊急狀態,不做也不成了,找不到什麼理由不去做這件事情了,就壓力徒增,不想面對也得面對,就會尋求同事的幫助,依靠搜尋引擎,去找學習資源,來學習技術。

發現當面對問題時,積極的尋找解決方案時,大多數的時候,都能夠尋找解決方案的。

自己學習一部分,遇到很難解決的問題,尋求同事、領導的幫忙,每次總是能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問題,這種卡著deadline完成任務的感覺很刺激。

在看《拖延心理學》時,我通過書中的案例以及作者提出的問題,我意識到我抗拒學習專業技能的本質原因所在。

我有一段培訓技術的經歷,在那一段時間我覺得備受煎熬,花費著2w左右的培訓費,經歷為期5個月的培訓,感覺學不好技術都對不起父母為我繳的學費。

就這樣的狀態,走過了幾個階段,我意識到我學到的東西很少,無法完成畢業考核。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夠學好技術的能力?為什麼同期的學員都可以學得懂?為什麼同樣貪黑起早的學習,而我的學習效果這麼差?

我覺得自己很差勁,正是這種自我懷疑,讓我對學習技術產生畏懼,無法有能夠學習好技術的信念,覺得自己學好技術就是痴心妄想。

因此我遇到新技術要學習時,沒有外力的推動,我是不敢去面對學習技術的挑戰的。

而拖延就是對我最大的保護,能不讓我意識到自己不那麼令人愉快的一面,幫我躲藏內心的煩惱和恐懼,在我不想採取會讓自己內心不安的行動的時候,給了我心安理得的理由。

當我意識到我一直拖延學習專業技能的本質時,我發現我錯誤的信念以及潛意識中對學習技術的畏懼。

這真的令我很開心,我更加的了解自己了,我為自己愚蠢的信念感到可笑,但同時也知道我不是學不好技術,而是缺乏學好技術的勇氣,一直在逃避困難。

挖掘出問題的本質後,改善我拖延的方案其實也就明了了。

首先,心態方面,只要肯用心、肯花時間學習,是能夠學習好技術的。

其次,行動方案,對大的問題進行拆分,一小步一小步去完成,不要被大的任務嚇到不敢去嘗試解決,降低做事情的心理壓力。

再次,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積極搜尋答案,與同事、領導多溝通,可尋找外部力量的幫助。

最後,不要用到某個技術在去學習,而是學會未雨綢繆。

心裡分析學家榮格的一句話:「最可怕的事情是全然的接受自己」。

2樓:建國讀書會

人人都有拖延症,只是程度不同。我的拖延症可能比你還嚴重,我經常患得患失,做事情猶豫。其實不是什麼深思熟慮了,就是拖延而已。

其實如果是臨事畏難或退縮,可以把複雜的事情分解,乙個步驟乙個步驟按順序去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腦子裡形成解決問題的框架,讓問題可控,並且易於完成。

拖延症的症狀表現挺多的,還有一種叫追求完美。事情做到百分之八十的好就可以了,追求完美就是苛求自己,總是不滿意。不斷修改,深度糾結,這樣也會變得拖延。

不過,看起來,你並不存在這種問題,呵呵。還是學會」拆解「問題吧,別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還有,就是要適當節制,適當的逼一下自己,其實自己還是挺厲害的!

3樓:符一毛

面對綠地集團那種出了名的甲方強勢客戶,我們之間的合作一直非常融洽也得益於此。

分析我自己會產生拖延念頭的最大原因,肯定是「任務目標過於困難」。

要讀曼昆500多頁的大部頭《經濟學原理》?

要寫40頁的一萬多字的商業計畫書?

要開啟自己思考許久的健身減脂計畫?

要把金融投資的課程買起來學起來?

我們生活裡肯定都立過如上這樣的計畫,然後.......然後它們就僅僅停留在計畫階段了。

就算我們在某天起過開始計畫的念頭,但是龐大的目標總量總是讓我們放棄的「罪魁禍首」,500頁、40頁、三個月、三學時這樣的單位給了我們莫大的精神壓力,我們自然而然想逃避想拖延。

我的方法特別簡單:將龐大的目標拆解。

比如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這件事,我鼓起勇氣拿起它開始讀最初的心理目標是——先把這本書的目錄讀一遍。

我告訴自己就算自己這本書最終還是讀不下去,看完目錄知道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總可以吧?

大腦總是會迴避給自己耗費能量的思考帶來負擔的東西,轉而去尋求「快捷方式」,拆解出來的細分目標正是專為大腦準備的「少食多餐」,大腦對目標不抵抗,身體行為才能跟得上去執行。

所以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我基本是按照章節一點點讀完的,一次幾十頁的量雖然仍舊塞滿乾貨,也不算困難。

我做PPT也有自己的拆解方法,一般都是先搭框架,再確定主題風格,再然後給每一頁排上粗略的板式,接著撰寫文稿和尋找設計素材,最後完成課件製作。

另外拆解目標有用的另一層原理是,人是會進入「心流」狀態的。

人一旦進入到某種狀態中,思維和效率將會極度提高,專注度和沉浸感也會進入巔峰。

還是拿讀書舉例,一般一本好書,從第四章第五章開始,我就會進入「心流」的自我驅動狀態中,在這種狀態下,我會沉迷在作者在書中的核心思想與敘述節奏當中,這個時候我會自發地突破原本拆分的目標,不由自主去一次讀數章,甚至一下子全部讀完。

寫作、設計、工程等等其它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心流時刻」。

拆解目標也就是給自己乙個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的機會。

如果拆解目標還不足以讓自己立刻行動起來的話,我的高階方法是「遊戲化獎勵」。

人之所以會產生拖延,除了目標困難之外,也有「不能得到及時反饋」的因素在:讀完書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上、寫完方案初稿客戶一定會挑三揀

四、健身減脂大概率是半年之後才能見效的事情,國外的實驗中給出眼前的1000塊一年之後2000塊兩種獎勵方案,大多數人會選擇現在拿完1000走人,人真的太愛即時反饋了!

知道了這個原理,那麼不妨就給自己一些及時反饋的獎勵來「安撫」大腦情緒。

有關獎勵的設計這部分,建議大家按照「馬斯洛金字塔」的需求層級來構思。

比如第四層尊重的層級,我們都需要被人尊重與需求,那麼我們閱讀完一章內容後,就可以「獎勵」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發一條閱讀書籍的感受,一方面對於閱讀的總結不會中斷我們的「心流」狀態,另一方面「曬」這個行為更加滿足了自我被尊重的需求。更不用說如果分享內容可以幫助到他人,加重自己在對方心裡的人設與評價,更會對人際資源維護有利。

這種階段性的獎勵設計,將能極大推動自我更好更完整去完成事件,達到預期目標。

將長期收益通過方法產生提前反饋,我們大腦就會更加樂意驅動我們去完成很多事情,拖延症的情況也將會有更大程度的改善。

人其實是會被環境所影響的,比如上學的時候在圖書館的閱讀效率就更高,工作時在辦公室就比在家中辦公的質量更好,戀愛時浪漫優雅的氣氛更能讓彼此沉浸愛意當中。

陳海賢老師在《了不起的我-自我發展的心理學》中稱之為「場」,也就是我們有關空間功能的自我假設

家、宿舍在潛意識裡是與休閒娛樂相關的,而圖書館與辦公室則是潛意識裡學習工作的場所。

所以,改善拖延症的最後一種方式,就是在身邊養乙個「場」,讓全身狀態因為心裡感受的緣故快速進入開始做事的狀態。

養「場」有兩個絕對要素——在空間裡他人的行為以及自己過往在空間裡的行為。

說人話就是,一來讓你的場裡有與你想要氛圍契合的人,二來匹配你的行為記憶。

比如說如果你想有閱讀的動力,書桌是比床和沙發更加符合我們預設閱讀的地方,只要在書桌前坐下你沉下心來閱讀的機率就要比在床上倚著要高很多。

再進一步的話,你還可以將書桌周邊的物件都布置成與閱讀相關的,比如桌面書架、筆盒、筆記本、檯燈、日曆等等,並將諸如零食、電子裝置、玩偶等等這些干擾因素去掉,你要不斷暗示自己書桌就是用來讀書學習的地方,那麼書桌這個「場」就會驅動你開始閱讀這件事了。

最後一點也很重要——關上你書房的門,好心父母和伴侶偶爾的噓寒問暖端茶倒水,都是破壞「場」的行為,人也是構成「場」很重要的元素!

我是符一毛,一位說自己一毛不拔,卻特別願意分享知識與心得,口嫌體正直的品牌策劃

4樓:藤樹

這個世界並不存在「拖延症」。

面對一件事,要麼做,要麼不做,就這麼簡單。

一些事,明明必須做,可你就是沒有心思,那在當時誰也沒辦法。

「deadline」是逼不得已的措施,是危險真真切切來臨時,給你的警示。

這樣,人類強大的生存本能才會拖著你走。

你看,其實你每一次都做的完,只是或快或慢。

而「拖延症」,只是人們不滿足自己的狀態,想要改變,才提出的。

想要改變,就必須正視自己,正視並不存在的「拖延症」。

那麼如何改變?

只能說,在面對一件事,選擇「做」,或者「不做,等deadline逼我去做」的時候,多選擇前者。

在「漸積」之中,就能慢慢掌控生活的節奏。

如何可以改掉拖延症?

拖延也就意味著自己清楚自己在拖延的是什麼。足夠的痛苦可以促使你自動不拖延。拖延症的話,就不太一樣了,拖延成症,這是在享受拖延的焦慮感 存在感 確認感。要改掉長期習以為常的方式,一點一點去做,不過要是能改,也就不會拖延成 症 了。理一理拖延帶給你哪些好處,清晰下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對自己真實一些。 時...

如何改掉自己易怒的壞脾氣和拖延症

一顆酸棗 讚美你,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去改正。易怒我自己也沒改掉.先不說了 拖延症的話.其實我自己也還挺嚴重,但時好時壞,我感覺比以前改觀了一點點。關於拖延症,我建議每天有想做事的感覺的時候,先明確一下有什麼要做的,最好準備乙個小本,每天寫好要做的事。我自己的小本大概乙個巴掌大 一次記錄不用太多,...

怎麼才能改掉拖延症(懶惰)?

方向導師 開始行動,什麼都不要說,沒有任何藉口。只有行動才能開始,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一點一點來養成習慣,不要已開始就給自己定個很大的目標,到最後無法實現,打擊自己的積極性。開始行動,沒有任何藉口。如果沒有行動,我們只靠想象,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只要開始行動,就無須考慮是否要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