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脫落時,諮詢師應做那些工作?

時間 2021-05-07 06:26:59

1樓:

嘗試答一下這個題:

1 放下諮詢師自己的額外期待。

最早的時候,我很害怕來訪者脫落。我和督導談過這個問題,督導說:「就算TA真的不回來了,又怎麼樣呢?

你該收的錢已經收到了啊。」簡而言之,你按時間收費,人家走了也不欠你的,所以你心理應該平衡。

但是當時我確實很難接受。究其原因,可能因為是實習個案,收錢太少。

乙個收錢太少的諮詢師,會更期待諮詢達到某種自己覺得應該達到的目標。如果這段工作達不到這個目標,就很容易內心失衡,覺得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

這個額外期待有時也不光來自於金錢方面的失衡,還有諮詢師的自戀等因素。這個就不僅僅是只發生在實習諮詢師身上的事情了。有些做的很資深的諮詢師,也會需要來訪者在諮詢中有所進步,才覺得這個諮詢自己沒白做。

這個期待是「諮詢師的需要」,應該自我覺察和處理這部分。

這種「諮詢師對諮詢額外的期待」其實對諮詢是有害的。許多來訪者在成長過程中,都承受過來自父母的「額外的期待」,比如:「我都為你放棄了工作,為什麼你不能好好學習?

」但來訪者之所以需要諮詢,很大程度上就是需要乙個能夠自由表達的空間,乙個能關注TA、但是不對TA做評判和要求的人,需要乙個「即使我沒有任何進步,你也能接納」的態度,甚至,需要乙個「即使我諮詢目標乙個也沒完成就跑路了,你也能祝福我」的諮詢師。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意識到,來訪者在給我們乙個很珍貴的機會。也許來訪者期待諮詢師能做到一些和過去不一樣的事情的。

我個人覺得,拿這個時間去不斷地講道理、告訴來訪者繼續諮詢很重要,甚至去指出,「你這樣跑路是見諸行動」,試圖挽留來訪者,其實沒什麼用處,有可能你說的是真的,但它如果不能夠在情感上回應到來訪者,它就沒什麼用。

如果諮詢師感覺這個來訪者可能因為諮詢結束啟用一些創傷,也可以告訴來訪者,做乙個提前的處理,哪怕不那麼完善。

總之,我們需要使用好這些時間,想一下能怎樣盡可能地對來訪者有幫助,而不是用來做其他事情。

當然,也可以告訴來訪者,我們只是階段性地結束這個工作,以後你有需要仍然可以回來。

3 不要隨便「回訪」。諮詢是一種特殊的服務,這個服務的價值並不在於要噓寒問暖、讓來訪者感覺自己像在商場買鞋一樣無微不至地被照顧、被伺候,而是一種真誠的、發自內心的關懷,這個關懷也包括尊重和界限感。所謂尊重,來訪者說要走,就不要認為對方只是「一時衝動」,「其實你還是需要諮詢」,界限在於,不要在諮詢以外的空間再去打擾對方。

2樓:心語

來而不問,去而不追。這是我堅持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和傾向,來訪者和諮詢師均不例外。過分糾結來訪者脫落會影響諮詢師的判斷力。

3樓:

通過來訪者角度說一下吧,各位諮詢師可以進行一下參考。

作為乙個來訪者,我最接近dropout的一次就是我覺察到又一次在諮詢時間接近的時候,我就陷入焦慮。

在諮詢的過程中,前面的sessions都是處於互相認識熟悉和找到問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內沒有達成這個目標,我會想要dropout,因為我內心會有:諮詢師都找不到我的問題,我或許沒有問題?可是我覺得我有問題才會找諮詢師,但是我並不知道關鍵問題是什麼,所以我才尋求專業的幫助。

這樣無限迴圈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在諮詢推進的過程中也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拉扯,進而更難找到問題,因為信任無法很好的建立。

我的諮詢師比較溫柔,是個非常好的傾聽者,但是站在我的角度來說,我需要專業的視角幫我發現或許顯而易見但是被我忽略的問題,但是我的諮詢師往往只是乙個傾聽者而已。她給我的反饋非常之有限,大部分時候都是我自己在說,有時候我沒有東西說,我會臨時把不那麼重要的事情拿出來講,我希望盡可能的「自我暴露」,來讓她尋找我們需要一起work的問題。

在我們找到問題的時候,其實我是非常期待我們可以有乙個計畫,比如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work it out,而不是在每次固定的見面中,我只是單純的輸出那一方,因為見面之外的時間,我是不被關注的,這個很正常,也很合理,所以我內心會期待我們的見面可以有乙個計畫,這樣我可以有乙個準確的期待。但是不幸的是,十幾次sessions結束後我們仍然沒有計畫。這個時候比起dropout我更想要更換乙個諮詢師,可是更換諮詢師也意味著我之前的sessions都白費了。

如果諮詢師表現的非常寡淡,我只是乙個case而不是乙個個體,我無法獲得無條件積極關注,那麼在和諮詢師建立連線的時候也會成為乙個問題。諮詢師一方面要建立積極的移情,諮詢師也是人,如果case多的話的確是有心無力,但是作為乙個來訪者,不被諮詢師當成個體積極關注和看待,是很沮喪的一件事。

我沒有dropout,我要求中斷一周的諮詢,我預約了中斷周之後那週的諮詢,好在我們找到了關鍵問題,我對此充滿希望,我也有被積極保護感受的感覺,中斷是因為我需要時間來感受和消化這個問題給我帶來的瀰散感受,以及還有一些私人原因。

我的諮詢師非常棒,她有她擅長的,也有她不擅長的,在前序sessions的銼磨中我也有一些新的感受,我覺得很小的概率你可以找到那個一次談話之後就可以讓你感到身心放鬆的諮詢師,抱歉,這是我看到的現實。但是你應該給自己4次諮詢的機會來觀察和分析你的諮詢師是不是適合你。我在四次諮詢之後評估的過程中,我的諮詢師沒有回答我她是否願意幫我繼續提供諮詢,我表達了想要繼續試試的想法,找到關鍵問題之後,我的諮詢師說:

我會陪你一起走。

你邁出和諮詢師一起合作解決問題這一步,就已經非常棒了,你最好做好長期諮詢(20次以上)的準備,並且降低自己的預期(不要在一開始就覺得心理諮詢可以短暫起效),這是乙個互相了解,以及你被從專業視角分析和挖掘的過程,你可以進行你舒適度範圍內最大的自我暴露,來幫助諮詢師了解你的狀態,了解你的處境,了解你的感受,然後多一些耐心。如果你的諮詢師讓你感到不適,比如說他態度強硬,表現出沒有耐心,幫助你做決定,或者是語言粗俗,你應當盡快考慮更換諮詢師。如果僅僅是覺得沒有幫助,不如把你的感受跟你的諮詢師說,然後再多給1~2次的機會來嘗試。

後來在發現關鍵問題之後,我的這個小小的舉動,(這個小插曲)也給我的諮詢師帶來了很多分析我「為什麼會這樣做決定」的價值。

時間有限,思維混亂,敬請諒解~

4樓:是胖三三啦

一般是自己先看檔案,做回顧總結,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原因,就會找老師督導。

總的說來,需要長程諮詢的,我都會在第一次就明說,對於會脫落的,基本當時就心中有數了。工作中盡量保持懸浮參與,沒有救世主心態,沒有必勝心,意外很少發生。

5樓:小龍包1993

做好個案記錄,一旦這個來訪再回來可以做到好像ta從未離開過一樣。如果心理有什麼疑問及時與督導進行溝通交流。千萬不要試圖聯絡來訪者或者試圖說服對方回來,雖然來訪突然離開對新手諮詢師的衝擊往往比較大,但是這也是乙個常見的情況,總要試著自己去成長和調整。

6樓:往事如風

關於脫落有的老師回答得已經很好了,這裡就不再多說。

諮詢有個原則,來者不拒,去者不追。這裡也說明了對脫落者的態度。

那麼諮詢師如果對脫落耿耿於懷,那可能需要內省我們自身的問題。對待關係的問題,對待專業的問題,甚至是自我價值感的問題。我們不在諮詢關係中,所以只能點出來供你覺察。

那脫落後我們能做什麼呢?我想上面的對自我的覺察才是最重要的,即自我體驗。其次就是專業性的成長。此外,對脫落的來訪做任何事實的連線都是違反倫理的。

諮詢師可以誇來訪者嗎?

逆行旅客 取決於流派和流派的理論基礎。精神分析理論基礎是意識,潛意識,潛意識。所以諮詢師是工具,空白幕布,均勻懸浮,看看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樣子。所以,精分很少說誇的,甚至要盡量空白,便於投射和感知來訪者的東西 行為主義有條件反射 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內化標準 正強化負強化,強化...

來訪者做心理諮詢時,怎麼判斷心理諮詢師可靠可信任?

慧心榮德心理 其他答主回答得蠻全面了,尤其是 簡單心理Uni的答案囊括了諮詢前中後都可以考量的點,吃瓜群眾之一則提供了乙個蠻新鮮的視角。我想在此基礎上補充一點點個人的看法。諮詢差不多50 的療效取決於 諮訪關係 也即諮訪雙方是否匹配,關係建立得怎麼樣,來訪是否能投入這個諮詢 投入這段關係 而這些東西...

諮詢師做諮詢的時候,會先讓來訪者做量表嗎?

阿明呀 一般不會 在第一次心理諮詢時,諮詢師會對來訪者進行乙個初評,全方面的了解來訪的主訴,以及家庭,社會支援等背景因素,一般是不用到量表的。除非來訪主訴中就提到了特定的傾向,例如抑鬱,焦慮等等,不過量表也只是乙個參考,根據咱們的精神衛生法,心理諮詢師是不具備診斷的能力的,所以諮詢師並不能告訴來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