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如何判斷來訪者撒謊或偽飾?

時間 2021-05-05 23:17:52

1樓:王雪巖

很正常,來訪者在沒有確定彼此關係的安全之前,會採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保護自己,撒謊和偽飾也是保護的努力,也就是屬於他自己的防禦機制。

諮詢師要做的就是幫助來訪者看到和理解這些防禦,並學習嘗試用成熟的防禦去代替原始的、破壞性的防禦。比如當他能用幽默去調侃自己的出糗時,他就不必再用偽飾來掩蓋自己的弱處了

2樓:過水千層浪

從一開始就說明白:我只會根據你提供的資訊進行診斷和干預。所以,我對你是全然的信任,你願意浪費自己的時間、諮詢費和精力,都是你自己的選擇,為自己承擔責任是一切改變的基礎, 你看著辦吧

3樓:羅彬彬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在編織關於自己生命的「真相」或者「謊言」。

心理諮詢不僅僅談論「真相」,重要的是談論來訪者對於現實的幻想,甚至更重要的是,來訪者如何在現實中建立幻想以幫助Ta適應環境。並不是所有的謊言和幻想都是不好的,這是基於來訪者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具體情境而創造出來的,包括來訪者的夢境。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心理諮詢師除了關注具體的「內容」【Content】以外,還關注諮詢的「歷程」【Process】。諮詢的歷程就好像是,沒有歌詞的旋律一樣,雖然沒有傳遞具體的意思,但仍舊會讓我們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感。

而這些在關係中,體驗到的情感經過諮詢師工作的內在框架的梳理,可以用以幫助來訪者去體驗自己的心理的結構,並且幫助其有一些對應的理解。

幻想的內容是否合理,或者是否符合現實、是否具體沒有那麼重要。

當內容被言說的時候,背後的情感會浮現。

諮詢師會穿透這些現象的迷霧,去嘗試探索當下的諮詢關係中正在發生什麼,對面的來訪者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情感。

因此,幫助來訪者更好地理解自己,進而可以減少內心的衝突而帶來的症狀。

4樓:Keven

分析,比較。

精神分析師就像是一台正在做大資料處理的計算機,預設一切正確,在龐大冗雜的行為、認知資料中依靠經驗與理論,進行判斷。

當然,說謊與否其實並不重要(在世俗層面),心理學很多時候會需要乙個反世俗(超世俗)的視角去解決問題,所以謊言對於我來說並不是貶義詞。他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什麼說。

而且謊言也分主客觀,弗洛伊德把口誤賦予了心理學意義,其潛在邏輯是思考潛意識帶來的認知行為變化,如果精神分析師用主觀意識(自我意識)交流,多半不會有太多成效。因為精神類疾病的成因無論如何都不能單純的歸結於自我意識、自我認知。

5樓:krautkops

這個問題背後包含的諮詢師立場和價值觀預判讓人不適。

帶著自己的痛苦、創傷和問題,付出勇氣、精力和時間進入諮詢室,打算尋求專業的幫助。是否應該保證自己不撒謊、百分百如實展現「真我」、最好還能大概剖析下自己供諮詢師做分析校核基準(畢竟來訪者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呈現出所有乾淨整潔的個人經歷和分析材料後,虛心接受來自諮詢師的分析教導和精神洗禮。

試問,假設有這麼一位「完美」的來訪者在你諮詢室裡,你有能力為ta提供什麼實質幫助呢?

為什麼諮詢師這乙方這麼牛掰呢。

6樓:叄悟心理

你好,從個人的觀點來看,諮詢師更多的是對來訪者保持好奇而不是懷疑來訪者撒謊或者是偽飾。對於來訪來說,來訪者走進諮詢室,是乙個需要勇氣的過程,但是並不意味著對諮詢師有絕對的信任,可以頃刻之間將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呈現在諮詢師面前,所以諮詢關係就變得尤其重要。

在諮詢中,如果來訪者沒有明確告知諮詢師某些情況,我們可以從來訪的這乙個行為對來訪意味著什麼去進行理解和保持好奇,一般我們可以對以下幾點進行假設:

來訪者還沒準備告訴諮詢師更準確具體的情況

在來訪者的理解中,不認為那個事件是有意義的來訪不記得了

但是需要銘記的是,假設始終是諮詢師本人的假設,並不代表事實,因此,還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和來訪進行小心的驗證。

7樓:是艾小花哎

會察覺到的。感知力是一種說不清的東西,但很明顯存在。

他們大部分都不是故意的,或者說,無意識的。這時候作為乙個輔助者,要輔助他們把最真實的那一面拿出來。

把感知化為現象,譬如個案在敘述失戀的痛苦經歷,她原本強烈的表述突然又話鋒一轉,「哦我不在意了無所謂。」明眼人都能看到的自欺欺人,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還有乙個很難搞的個案,因為來訪者常年遭受壓抑,所以她的狀態幾乎是麻木的狀態。所以他在敘述的時候,表述的一直都是,」沒感覺了,反正我就是這樣了。「如何能讓他去面對這一層」麻木「的枷鎖,去意識到他現在的觀點是被別人強加的,也是需要非常的技巧的。

1、首先諮詢師不要對來訪者做任何口頭上的評估:「你這裡做錯了。」「你這裡做對了」或者「你明明就很在意為什麼不說出來。

」始終中立、但是溫暖鼓勵的態度去對待來訪者,告訴他我是陪你重新經歷這一切。讓對方對你安心,因為他知道你不會judge他,並且是把力量借給他。

2、尤其當來訪者有難以啟齒的事情的時候,把自己的位置擺正。要讓對方明白,無論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他做了什麼事,我始終是以乙個第三人的角色去看待(甚至說是上帝視角),不會影響我對他(她)的評價。

3、在諮詢的過程中對於來訪者的敘述始終保持正向回應,表示,「我聽到你說的了,很感謝你告訴我這些。」當你感覺到此刻來訪者可能說的並不是實話,可以多抓細節,反覆去提問,「嗯,那請告訴我這個時候你是怎麼想的呢?」

4、心理諮詢師的穩定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潛意識裡就會影響到來訪者的穩定程度。某些事件其實也會再刺激到心理諮詢師,從而讓他們也失去穩定。所以在接觸個案的時候,最好選擇那些不會影響到自己情緒的事件,譬如某些個案我是不碰的,或者觸及的程度有限。

5、當察覺對方並非敘述內心真實感受的時候,需要你快速找到可能的原因,同時還是不能去評估他,或者給他答案。因為答案需要來訪者自己去找到,但心理諮詢師要找到事件中對來訪者造成壓抑的關鍵點,然後再引領來訪者說出來,一遍一遍,只要你巍然不動,他們還是會講的。

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室幫來訪者把個案裡的負荷拿掉,同時不能讓自己受到影響。所以敏銳和共情力的強大程度,能找到個案中的關鍵點,也決定了諮詢的效果能有多好。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識人愈人,是一生的課題。

8樓:「已登出」

首先,很多來訪者來尋求幫助,只是單純的想尋求幫助解決自己的問題,並不會意識到要把自己的面具,甚至很多層面具摘掉。所以任何形式的阻抗發生都是正常的。在這點上,我發現中中國人和美中國人的差別很多,美中國人會更主動的自我暴露,中中國人,特別是成年人把自己藏的很深。

這可能和心理諮詢的普及程度有關,也可能和社會文化有關。

其次,來訪者和諮詢師的情感鏈結非常重要。如果諮詢師不能獲得來訪者的信任,來訪者又怎麼會放下戒備。處理阻抗本身就是諮詢師能力的提現。

再者,就是諮詢師技巧和風格了,邏輯能力,微表情,微動作這些技巧能判斷對方是否撒謊,掩飾。

一場心理諮詢,考驗的是諮詢師全方位的能力,知識結構,諮詢技巧,急智,勇氣,情緒控制等。

9樓: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劉麗宇老師:

其實我們每乙個人都具有偽裝自己的能力,因為我們需要保護自己,遮掩自己的脆弱,以一種自己感覺滿意的方式展現出來,因此乙個人在有營造人設等種種方式呈現自己時,是可以被理解的,也是允許的。

諮詢中,並不需要專門去揭開來訪者的撒謊或偽飾,來訪者當下的撒謊或偽飾都是有意義的,而這樣的呈現也必然會帶出很多的不一致,覺察來訪者內在與外顯的不一致,可以幫助諮詢師去識別來訪的遮掩,結合諮詢當下的諮訪關係與狀態,或表達出來,或進一步澄清,或引導來訪者自己的覺察,或什麼也不做,以更容納的態度允許來訪者的自由呈現等等,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幫助來訪者更安全的接近自己的真實內心,原則上是以來訪者為中心,盡可能遵循來訪者內在的節奏幫助其逐步呈現自己的真實。

10樓:劉欣

幻想即真實。

心理諮詢的絕大部分工作內容是來訪者的心理現實。——所有的隱藏和掩飾,視為防禦或阻抗,是值得工作的素材和領域。這是任何心理諮詢工作的必經階段,也是來訪者心理成長的必由之路。

11樓:

在知乎搜尋「故事檔案局」或者「自己遇到的真實靈異事件」之類,看開頭一兩段,就能得出結論「瞎jb扯淡」。就是這種感覺,不用細說。

12樓:謝柚子

首先,諮詢師因為什麼目的而需要去判斷來訪是否在撒謊或偽飾呢?我覺得這不是諮詢的必要手段。

其次,撒謊分兩種,

一種是主觀故意撒謊,這時諮詢師要觀察在諮訪關係中來訪撒下這個謊的動力,不同的人撒謊動力不同,同乙個人在不同的問題上撒謊動力不同,撒謊所使用的方式也極具個人色彩,這些都是諮詢師理解來訪的因素。

還有一種是非主觀撒謊,即來訪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撒謊,而言語資訊中明顯有不符合邏輯或前後不一之處,這更是諮詢師理解來訪內心世界的因素。

最後,如何判斷?

表情,言語,肢體,語氣……認識乙個人久了,ta一撒謊你總能感覺到的。

13樓:心理諮詢高盼

心理諮詢師呢,其實很多在於分析和微表情的乙個捕捉,可以通過這個來訪者的肢體語言面目表情是否放鬆,整個身體是否開啟的來判斷他這個誠實的程度,是否撒謊,當然也可以通過分析,比如說整體的乙個邏輯是否符合事情的發展?能感受到他有沒有說出內心深處的話,比如說他很在意事情,然後呢,信任感還沒有建立很強的時候,往往他有可能會撒謊。還有通過心理學的乙個技術叫麵質。

14樓:

老婆是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顧名思義就是愛好演戲,她的一言一行,是為了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她會不惜餘力地告訴遇見的每乙個人:

我有乙個愛我疼我的老公,他學歷高、能賺錢、幹家務、脾氣好。

我有優秀的兒子,學習之星,大隊委,全市運動會拿名次。

我的爸爸媽媽很愛我。

我家是醫學世家,爺爺是院長,人大代表,爸爸是外科教授,日本留學。

我爸很帥,人也很幽默。我媽漂亮,六十歲看著像四十歲。

從小我家就比同學家有錢。

即使她得抑鬱症,去JH,去心理輔導班,去心理諮詢室,她仍然不會放棄她的天性。

她的認知是:即使我得了病,我仍然是病人裡面表現最好的那乙個。

於是,在JH,她主動上台懺悔,坦誠心中的黑暗,積極擁抱GOD。

在心理輔導班,她積極發言,滔滔不絕,學習領悟比誰都多,優秀學生非她莫屬。

在心理諮詢室,她哭訴童年的遭遇,聲淚俱下,諮詢師也被感動到流淚。

每個人都在為她的進步鼓掌,給予讚美之詞,我一度認為她煥然一新。

但那些耀眼表現,只是曇花一現。

很快,那個挑剔的、刻薄的、沒有同理心的她又回來,把孩子和我罵得體無完膚,家中再次被烏雲籠罩。

所有人均感詫異:乙個明明已經衝過終點線的運動員,怎麼一不留神,突然又回到起跑線?

所有的解釋,只有兩個字:

她的那些完美行為,都只為乙個目的,滿足觀眾的願望,讓他們被自己陶醉,給予熱烈的掌聲。

至於行為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已經被她拋在腦後。

對表演型人格來說,分析師只有乙個行為是有效的,就是戳穿她的表演。

可惜的是,至今為止,沒有乙個分析師做到這一點。她的表演是如此完美,以至於不和她長期相處,並且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無法識破。

膽敢說出那兩個字的我,被她按在地上,使勁摩擦,臉腫得如豬頭。

她在夫妻營現場,大發雷霆,把組織者弄得尷尬,下不來臺。

但是打那以後,她的表演行為有所收斂。

也算對得起我至今還留著傷疤的臉……

來訪者做心理諮詢時,怎麼判斷心理諮詢師可靠可信任?

慧心榮德心理 其他答主回答得蠻全面了,尤其是 簡單心理Uni的答案囊括了諮詢前中後都可以考量的點,吃瓜群眾之一則提供了乙個蠻新鮮的視角。我想在此基礎上補充一點點個人的看法。諮詢差不多50 的療效取決於 諮訪關係 也即諮訪雙方是否匹配,關係建立得怎麼樣,來訪是否能投入這個諮詢 投入這段關係 而這些東西...

心理諮詢師如何巧妙拒絕來訪者送禮?

徐若航 第一,用一種相對真實的情感和來訪者互動。第二,要多理解來訪者背後的訴求。先說第一點 要真實地反映自己感受到來訪者這邊的感受和自己真實的想法。前者是一種共情 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後者是一種同情 把自己代入到當下或者別的場景下的感受 如果用一種虛假的技巧拒絕的話,作為當事人很容易發現其中不一致...

心理諮詢師真的會心疼來訪者嗎?

成都心理諮詢師 有些會真的心疼,有些是共情,有些只是說說心疼,各種心理諮詢師都有。關於共情,有些諮詢師是發自內心的共情,有些是商業性的共情。心理諮詢師有各種各樣的,有些諮詢師天生富有同情心,有些諮詢師天生不是富有同情心的。心理諮詢師是乙個職業的身份,不代表所有的諮詢師都有同樣的風格。所以,心理諮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