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真的會心疼來訪者嗎?

時間 2021-05-05 18:19:46

1樓:成都心理諮詢師

有些會真的心疼,有些是共情,有些只是說說心疼,各種心理諮詢師都有。

關於共情,有些諮詢師是發自內心的共情,有些是商業性的共情。

心理諮詢師有各種各樣的,有些諮詢師天生富有同情心,有些諮詢師天生不是富有同情心的。

心理諮詢師是乙個職業的身份,不代表所有的諮詢師都有同樣的風格。所以,心理諮詢是否有效,和求助者與諮詢師的匹配程度有一定的關係。

另外,諮詢師是否是發自內心的共情,求助者是能夠感覺到、看得出來的。本來求助者都是聰明人,又不是傻子。

2樓:如水潤萬物

這個問題,要看題主從什麼角度看待。

比如老師教學生,對愛學習(不一定成績好)的學生加以督導。

還有工作的定義,對朋友的定義。

並不是題主說的情況就沒有,可能會有個別存在這種情況,畢竟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都存在不同群體。

我們如何解決問題,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問題。

3樓:TreD

看到乙個人哭會難過,聽到乙個人傾訴自己痛苦的過往會心疼,會試圖去理解他、安慰他——這很難相信嗎?

但是這種情況下兩個人抱在一起哭是沒有用的,空洞的安慰也是沒有用的。心理諮詢師有自己的職責,他們甚至不能抱你,但他們要在共情與理解等情感基礎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憑藉著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出有用的、理智的、實際的幫助和引導。這種行為,說把乙個人拉上來其實也不確切,最好是想辦法讓他自己能夠從痛苦的深淵中離開,並且永遠不會再次為此感到絕望,甚至能夠接納自己,打破過往的侷限,擁有應對更多事務的能力。

理想狀態下,大概應該是這樣的,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但即使是最好的心理諮詢師,也只能盡其所能,而無法至善至美。來訪者也同樣,因此與諮詢師有隔閡和懷疑是正常的,或許是因此提出了這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說它難回答,主要是因為……畢竟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我說的也只是我的看法。

……不過這個回答下的一些答案看得我挺生氣的,但這個世界的確充滿了多樣性,我接受這種多樣性,意味著我不會為此事糾結。

4樓:格涅念駒

不會的,如果你稍稍了解一下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你會知道,他們經常要和抑鬱症,焦慮症的病人聊天,所以,有乙個行業標準,他們絕不能對患者有真正的同情心理,心疼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他對乙個患者的遭遇如果深表同情,那麼,要不了多久,患者們的負面情緒會先把心理諮詢師的心理壓垮!所以,心理諮詢師會隱藏自己真正的情緒,他們對你的關心,同情等,可以殘酷的說,是裝出來的,而且,基本沒有患者會察覺到,心理諮詢師對自身心理,感情的掌握是非常高的,不過我們不必對心理諮詢師失望,這是他們的工作需要,他們不可能對所有患者都動真情緒,大家想想,你不停的看傷感,悲傷,壓抑的電影,你心裡是啥感覺,所以,心理諮詢師每天要聽到無數句壓抑的話語,他們只能把真正的感情藏起來,只用專業的話來回應你,所以,大家明白了吧

5樓:新鮮

不解決實際問題,真正的想要解決,還是要自己走出來,如果每個人都心疼的話,這個人必進精神病院,所有的話,都是說在心坎上,你覺得他很懂你,其實都是套路,說話的套路,分析你的內心,說一些套路話,真正起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的內心,你自己會不會放過你自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真的。

說簡單點,你自己自己,比啥都好使,找心理諮詢師,其實就是你需要有人去聽你講,在身邊陪你,說點能讓你放鬆下來的話

片面之詞,罷,罷

6樓:

會。雖然諮詢師從來沒有直接表達過,但是能感覺到。

在我說著某些話的時候,突然抬頭發現對方眼眶含淚的感覺,即使對方什麼都沒有說,也沒用真的哭啦,依然感覺到ta當下的心態。但即使是這樣,ta和我用的每乙個詞都是節制而平靜的。

在描述某些事情的進展時,對方小心翼翼的詢問,所以真的發生了是嗎。我笑著點頭,卻看到對方緊鎖的眉頭。我相信在那一刻,ta是在真的擔心我。

在ta大段大段沉默的時候,在ta替我把我的感受表達出來的時候,我相信ta在那一刻的確站在了我的位置上,感受著我的感受,那就夠了。

7樓:雲水禪心

我覺得,會。諮詢師不是機械人,人是必然有感情的,特別是長程諮詢中長期的交流,這是人之本性。

但是得有度,該克制克制。共情是必要的,但是捲入情感,掉入來訪者的幻想和映象關係裡,就喪失或者損害了諮詢師功能了。

我們缺那點心疼嗎?(可能真的缺…大部分來訪都有缺愛缺關注親密關係低能問題)

我們不需要氾濫的心疼,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成長和療愈,去破除那些過度的自戀、幻想、投射。我們需要穩定的不傷害的諮詢關係讓我們重建對人際關係和信心和對自己的信心,我們需要真實的反饋來破除我們的幻想、學會怎麼與他人更好的互動。

8樓:

既然你感覺到我十分悲傷了,為什麼還丟下我乙個人哭。。。我問諮詢師的時候他只是很平淡的說因為時間到了。所以心疼那是什麼?

每次看他想了半天也不知怎麼回答我的時候我都會打破沉默,讓他顯得沒那麼尷尬。

9樓:

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紅樓夢》。

有時候,有些心理諮詢師是真的心疼來訪者;有時候,有些心理諮詢師是「偽」的心疼來訪者。

只能說,不要用絕對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從多角度、多維度去看待。核心關鍵不是「心疼」,而是是否能夠「理解」。

無謂的心疼,是無意義的。正如看見乙個人在路邊受傷了,我們內心的心疼一樣。這純粹是自然的反應而已。

如果你不去幫助那個人,而只是默默地路過,這心疼對於那個人來說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純粹是我們內心的「善」在作怪。而心疼了之後,去幫助那個受傷的人,這才是有意義的。

而「理解」基礎上的「心疼」則不一樣了。即使不「心疼」,「理解」了,也可以更好地幫助來訪者。「心疼」只是一種現象,有一定的意義,但有時候也可能是沒有任何意義。

關鍵,還是看是否能夠「理解」。心理諮詢師為什麼要了解這麼多的資訊呢?無非,是希望從多個角度,以及更深層次地去認識、了解來訪者,從而做到更好的幫助。

如果不理解,貿貿然地說幫助,這「幫助」真的能夠幫助嗎?

10樓:青元

心理諮詢中的「共情」和「心疼」是兩個概念,雖然很多時候諮詢師並不強調兩者的區別,甚至有的諮詢師還會有意強調「心疼」而不是「共情」,至於原因我猜可能是更有利於拓展客戶。

所以,諮詢師需要的是「共情」來訪者,但不一定「心疼」來訪者,甚至有些時候,「心疼」在諮詢關係中是有害的。

非心理專業的人可能不太容易區分「共情」和「心疼」的區別,因為一般生活中,人們通常使用「心疼」而不是「共情」。

乙個常見的「心疼」情景如下:你的閨蜜突然來找你說她和男朋友吵架了,她現在好傷心好傷心。你看到她這幅樣子你也很難過,於是開始安慰她,還有可能和她一起數落她男朋友的種種不對。

終於,她不哭了,擦乾眼淚回家,你也覺得自己心情好了很多。

在這個情境中,你不需要知道你閨蜜和男朋友吵架的原因,也不需要關心她們的未來。你只需要知道,她是你閨蜜,而她現在很傷心,因此你也很傷心。

但是,如果她不是你閨蜜,只是乙個素不相識的路人,你逛街的時候看到她站在路邊哭,那麼還會有同樣的心疼的感覺嗎?

我猜大概率是不會的,也就是說,我們是否會產生「心疼」,除了「被心疼者」遭遇的痛苦以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和「被心疼者」之間的關係。關係越親密,則產生心疼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這並不是諮詢中強調的共情。

心理諮詢師和生活中的朋友有很大差別,畢竟,沒有人會在和自己朋友聊天的時候額外收費。這種差別決定了同樣是聊天,作為朋友只需要表達出自己的支援就好,但諮詢師的職業倫理決定了諮詢師需要解決來訪者的問題。

所以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諮詢師面對這樣的情況,他需要和來訪者一起去探索她和她男朋友的關係,以及與此有關的那些認知、情緒甚至更深層次的人性。

也許經歷過這些探索之後,來訪者說道:我沒有那麼愛他,但是我太孤獨了,孤獨到我根本不能承受失去他。

在那一刻,諮詢師也回想起自己那些在自己生命中出現又離開的人們,那些曾經渴望卻最終失落的各種關係。在那一刻他意識到人生是這樣一場漫長的旅程,就好像乙個人赤著腳走在白色的戈壁上,看著手中的一切隨風沙散去,最後連同他自身一起消失在這片無盡的荒漠之中。

這會讓諮詢師悲傷、讓諮詢師恐懼、同時也讓諮詢師從另乙個層次上理解了來訪者,他明白從作為人類的本質來說,他們並沒有太大不同。

而我們說,在那一刻,諮詢師有了一種深刻的共情。

所以共情與心疼同樣包含感同身受的部分,但共情建立在理解之上,心疼建立在關係之上。在共情的諮詢關係之中,來訪者應該感到自己是被許可的,不僅自己身上好的那一部分是被許可的,而且壞的那一部分也是被許可的。於是來訪者看到了完整的自我,以及他生活的真相。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疼就足夠了,你的朋友或者親人找你傾訴不是希望你挖掘他的內心,就像你也不會期望他在聊完之後付你一筆諮詢費。

那為什麼還要說諮詢中的心疼可能是有害的呢?

因為心疼取決於關係,諮詢師對來訪者產生心疼,這很可能說明諮詢師對來訪者產生了反移情。

而這種反移情又很可能是來訪者有意或無意操縱的結果,有時來訪者可能會表現出一副楚楚可憐受害者的樣子以博取諮詢師的同情,這種同情讓他感到安全和慰藉,但不一定能解決他的問題。從動力學的觀點看,就像是雙方形成了某種精神上的寄生關係,來訪者不斷從諮詢師身上抽取能量,自身卻始終沒有成長。

那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諮詢師被抽乾,而來訪者只好放棄這個諮詢師,轉而去尋找下乙個寄生物件。

所以諮詢師需要對自己的情感保持覺察,辨別諮詢中的移情與反移情作用,比如這個問題下面@遠遠的路同學的回答,就生動展示了乙個經典的問答範例

來訪者∶你不心疼我嗎?

諮詢師∶你覺得我不心疼你嗎?

在這裡,當諮詢師問「你覺得我不心疼你嗎?」,她的潛台詞就是:你為什麼覺得我不心疼你?你希望我心疼你嗎?這種心疼對你又意味著什麼呢?

心疼並不難,但心疼不一定能讓來訪者變得更好。

11樓:三分草率

很多人不太理解我是站在乙個什麼角度回答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我本人,包括大部分諮詢師的行為動機都是目的型的我們的目的是引導我們的來訪者達成他走出情緒障礙的訴求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事情是我們的來訪者必須經歷的就像你想要去往乙個目的地

來訪者的回憶自己他值得同情的事情都是他去往這個目的地所必須經歷的乙個過程

就好比我們在路上遇到乙個路障,我們跟身邊人說我們可能跨不過去這樣有價值嗎

這樣廉價的闡述會讓我感覺對不起我的來訪者

身邊人能做的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是,引導我們跨過這個路障或者繞過這個路障真的很難

因為時間長了,心疼的閾值變高了。就算心疼也得強迫自己不表達出來。

這並不代表我不會共情,而是說把您的事情放在我身上我會更好地處理。

所以我更加傾向於表達我的看法,而不是表達同情。

否則會給來訪者一種他們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的感覺。(重音在第二個他們)

所以有的來訪者會故意想要激怒我,或者說「挑逗」我。

然後我就會更加淡定的微笑的看著他或她。

說一些輕描淡寫的話。

後來他們要努力克制情緒。

再後來他們的心理就是,非常看不慣我,但是還得找我。

其實對於諮詢這個行業來說心疼是沒用的。

如果你給我講你的故事,我心疼你,安慰你,那我跟隔壁阿姨有什麼區別?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的人怎麼可能會教別人控制情緒。

心理諮詢師真的會在心裡接納來訪者嗎?

趙見 在五十分鐘的諮詢裡,如果不能從心裡感受到來訪者,並真正的接納,諮詢很難維持下去。我想問的是對面那個人對你意味著什麼?他的接納程度又帶了了什麼感受?當面問出來會發生什麼? krautkops 心理諮詢的目的不是獲得心理諮詢師這個具體客體的 接納 首先諮訪雙方共同摸索 構造出乙個 感受到我是可以被...

來訪者做心理諮詢時,怎麼判斷心理諮詢師可靠可信任?

慧心榮德心理 其他答主回答得蠻全面了,尤其是 簡單心理Uni的答案囊括了諮詢前中後都可以考量的點,吃瓜群眾之一則提供了乙個蠻新鮮的視角。我想在此基礎上補充一點點個人的看法。諮詢差不多50 的療效取決於 諮訪關係 也即諮訪雙方是否匹配,關係建立得怎麼樣,來訪是否能投入這個諮詢 投入這段關係 而這些東西...

心理諮詢師如何巧妙拒絕來訪者送禮?

徐若航 第一,用一種相對真實的情感和來訪者互動。第二,要多理解來訪者背後的訴求。先說第一點 要真實地反映自己感受到來訪者這邊的感受和自己真實的想法。前者是一種共情 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後者是一種同情 把自己代入到當下或者別的場景下的感受 如果用一種虛假的技巧拒絕的話,作為當事人很容易發現其中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