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什麼心所,善的,惡的?是五蘊哪一蘊?

時間 2021-05-06 16:54:56

1樓:老塗

恐懼是假法。其根本是「痴」、「惡見」、「邪慧」心所。對事物真相的無知、錯誤的認識、偏頗的判斷。「掉舉」只是恐懼時的一種狀態,「掉舉」不一定恐懼。

2樓:散逸層垂釣

恐懼、憤怒、憂傷等等等等,都源自貪求,貪生所以懼死,貪戀健康而害怕疾病,貪求愛慾而恐懼別離,貪求富足而逃避貧乏……諸如此類,不可盡數。求而不得生嗔恨,再求再不得則生怨恚;所得少則痴,所得多便生我慢。心無所得則無所謂求取,不求取則不生貪嗔痴漫疑諸般妄想,自然也沒有了恐懼。

但是,作為活在世俗世界的人,我們不可能不恐懼,不可能一念不生;也許有人能做到淨念相繼,但當身體遇到病痛和生死之際,絕大多數人還是要起念的。人只能通過長期的學習和思考,在理性的思辨中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但病還是會病,痛也還是會痛,只是修行人能夠不畏懼不狂亂,平靜面對——這已經是凡夫的至高境界了。

3樓:閒人

恐懼是「有所得」心所,無論善的或惡的,只要有所希望和願求,就有恐懼和擔憂的存在。比如被殺頭時,希望活下去不願意失去人生,才會恐懼,若果對生死看淡就不會恐懼,歷史上這樣的人大有人在。恐懼包括全部五蘊。

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相就會遠離恐懼。

無智也無得,心無掛礙就會遠離恐懼。

證到法身菩薩才能做到無恐懼!文字言論,講千萬種道理,能講說三藏十二部經,都是空談。

4樓:護法居士

佛言。且止爾以貪欲而懷恐懼。吾當施汝至無畏難

歸命佛者不當復懼。所由致恐當斷其根。

又問。恐懼何因致之。

世尊答曰。

因淫怒痴而致恐懼

用是我身憍高自大。而睹顛倒與恩愛會

計於吾我倚於所有。眩愛慳貪招致鬥諍

自見其身為縛著故

無常常想。苦為樂想。無身身想。空見實想

受於五陰以為業故

觀四種大。求諸衰入悉處所故

不察身瑕樂壽命故

以是致恐。當蠲此意也

5樓:上善若水

第六意識具備了心識的全部五十乙個心所有法。

什麼是心所有法呢?

心所有法,就是心識所能生起的五十乙個心理狀態或功能。此五十乙個狀態或功能只在第六意識中,才全部完備無缺,而於其他七識,則多付闕如。

因此,第六識於動身發語的能力上,比其他七識,就要強得多了。也就是這緣故,意識幾乎操縱了人的全部生存活動。

五十乙個心所有法是什麼呢?

這五十乙個心理狀態或功能,可分作六大類,即: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和不定。

I、遍行心所

遍行就是於所有時空,都能現行,作心理活動的意思。

隸屬於遍行類的心所有法,是八識所共有的,有五個。

即:觸(指接觸內外之境)、

作意(指起警醒注意)、

受(指感受)、

想(指起影像或概念以作認知)、

思(指起意志活動);

II、別境心所

別境是了別外境的意思。

屬於這類心所有法的共有五個。

即:欲(指希冀)、

勝解(指徹底地明了)、

念(指牢記)、

定(指專注一境)、

慧(指智慧型);

III、善心所

善就是行善的能力和心態。

屬於這類心所有法的共有十乙個。

即:信(指信心)、

精進(指努力)、

慚(指羞己不如人)、

愧(指羞於己過)、

無貪、無嗔、

無痴、輕安(指內心的解脫禪悅)、

不放逸、

行舍(指捨棄汙染的行為)、

不害(指不作損害自他的事)。

IV、煩惱心所

煩惱又叫根本煩惱,是能令人顛倒迷惑、苦痛哀愁的東西。

屬於這類心所有法的共有六個。

即:貪、

嗔、痴、

慢(指輕慢自他)、

疑、不正見(亦作「惡見」,指錯誤的見解);

V、隨煩惱心所

隨煩惱,是由煩惱或根本煩惱的存在而生起的。沒有根本煩惱,它們自然不再存在了。

屬於這類心所有法的共有二十個。

即:忿、

恨、惱、

覆(指隱瞞自己的過失)、

誑(指欺詐)、

諂、驕、

害、嫉、

慳、無慚、

無愧、不信、

懈怠、放逸、

昏沉、掉舉(指恐懼、激動、失去內心的安寧)、

失念(指忘記)、

不正知(指愚昧無知)、

散亂;VI、不定心所

不定是指本質善惡不定,要看情形才可定其善惡的心理狀態。

屬於這類心所的共有四個。

即:睡眠、

惡作(指悔恨已作的事)、

尋(指追逐尋求)、

伺(指伺察)。

以上六類五十乙個心所有法,在八識之中,只有第六意識才全部齊備。因此,眾生於生存所須作之身口意活動,便全皆可由此意識引發了。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的心理活動是比較複雜的。恐懼也一樣。就具體的情況來看,因為恐懼的心理通常是在值遇危險等情況而發生的,因此就普遍的情況來說,恐懼屬於遍行心所當中的作意(指起警醒注意)。

但與此同時,由於產生恐懼的原因,是因為不能認知真相,因此恐懼也屬於隨煩惱心所當中的掉舉(指恐懼、激動、失去內心的安寧)。

因此就恐懼本身的善惡來說,如果證悟了佛陀的智慧型,那麼五十乙個心所,就是忿怒本尊脖子上掛著的五十一顆溼頭顱,僅僅只是一種裝飾品而已【P.S.這個比喻源自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的《密宗概要》,各位師兄可以參閱。

因為嘿熱嘎脖子上掛著的五十一顆人頭,代表的就是五十乙個心所】。因為五十乙個心所的本質,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心的本性——光明的如來藏。

但是由於我們沒有得見本來面目,因此對於我們來說,應該視具體的情況來評判。就如同中國古代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一樣,恐懼本身,其影響也是雙向的,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比如在上據百仞懸崖,下臨萬尺深淵的「耗子路」上行走,恐懼的心裡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警覺,規避危險;但是過度的警覺,卻有可能讓我們怕什麼來什麼。

同理,杞人憂天也是一種恐懼,但是這種恐懼,在明理的人看來,卻毫無由頭;然而對刑罰的恐懼,卻能讓我們遵紀守法。

就修行而言,對三惡道的恐懼,可以激發我們斷惡行善;而對輪迴痛苦的恐懼,可以激發我們的出離心和菩提心。

作為補充,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巴利語系佛教傳承的五十二心所的概念。

I、七種遍行心所

指遍一切識而起者,即:觸、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

II、六種雜心所

之所以稱為雜心所,是因為它們與識同時生起。即尋、伺、精進、喜、欲、勝解。以上十三種心所可稱為混合心所。

III、十四種不善心所

即:貪、嗔、痴、邪見、慢、嫉、慳、惡作、無慚、無愧、掉舉、昏沉、睡眠、疑。

IV、二十五種善心所

即: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舍性、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性、心輕快性、身柔軟性、心柔軟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身練達性、心練達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正語、正業、正命、悲憫、隨喜、慧根。

1.觸指接觸所緣,因而產生可意或不可意的心境,所以他是產生心所的主要因素。如果沒有觸,則一切所緣將毫無用處。

2.受:指感受,所有眾生全陷溺在受覺裡。

3.想:指認知的行為。所有的眾生,如果以十分清晰、依照他們自己的方式、習慣、信念來認知事物,他們將因認知而變得明智。

4.思:指決定心所活動的能力。芸芸眾生可謂由『思』所生,即所謂的業,因為眾生皆由業所生。

5.一境性:指心的專注,又稱為正定。在禪定中,心的專注變得更明顯。

6.名法命根:它在使心法的持續上,是相當顯著的。

7.作意:它的功能是將所緣帶入意識中。以上七種稱為遍行心所,因為它們存在於所有的心識。

1.尋:指心開始運作,他的功能是將心對準所緣。尋又稱為思維,有兩種思維,即正思維與邪思維。

2.伺:指心持續運作,他的功能是將心專注於所緣。

3.精進:有兩種精進,即正精進與邪精進。

4.喜:指內心的喜樂,或指心輕快。

5.意欲:指欲做、欲去、欲說等種種慾望。

6.勝解:直譯是『把心放開,讓它進入目標』;由此譯為勝解或決意。

其特相是確定目標;作用是不猶豫;現起是確定或決定;近因是須要抉擇之事。基於它對目標不可動搖的決心,它被形容為石柱。

1.貪:倫理學上的意思指貪心,而在心理學上則指心的黏著於物,有時稱為渴愛,或稱為貪欲,有時又稱為愛染。

2.嗔:倫理學上的意思指憎恨,而在心理學上則指心的強烈負面反應。有兩種嗔,即嗔恚和害心。

3.痴:指愚痴,或指無法了解、了知四聖諦,痴又稱為無明、無智。這三種稱為三不善根,因為它們是所有惡行的根源。

4.邪見:指對事情的錯誤看法,如視無常為常、視苦為樂、視無我為我;視善為惡、視惡為善;或否認因果業報等。

5.慢:指自大、自負或錯誤的判斷,它錯誤的認為名色是我;或根據乙個人的身份階級,來判斷對方是高貴或卑賤的。

6.嫉:指妒忌或不認同,或無法賞識對方,無法祝賀他人的成功。

7.慳:指自私、吝嗇、小氣,不願與他人分享。

8.惡作:指擔憂、焦慮;為已做錯的事及當做而未做的事,感到過度焦慮。有兩種錯誤:即已做的罪行和未做的善行。

也有兩種表達的方式,即『我已犯下某罪行』和『我尚未做某善行』,例如:慈善、美德等。所以,諺語常說:

「愚人總是在事情發生後才計畫。」因此,惡作有兩種:即疏忽之過失和違反之過失。

9.無慚:指無恥。當乙個人將犯下過失時,沒有羞恥的感覺,例如:『如果我這麼做,我將是不潔、墮落的。』或『某些人和天神將可能知道此事。』這種人是無慚。

10.無愧:視下列四種怖畏為無物——自責的怖畏,如:『我是愚蠢的;我做錯了等等。』

他人責備的怖畏。刑罰的怖畏,指害怕在今生遭受統治者的處罰。惡趣的怖畏,指害怕來世生在惡趣,遭受處罰。

11.掉舉:指散亂心。心不平靜,如被風吹起漣漪的水。

12.昏沉:指心的怠惰。亦即心識,對所緣(目標)不清楚。

13.睡眠:指心所處於昏沉狀態,亦即每個心所,已蒙昧不清,例如觸、受等不清楚。

14.疑:指困惑,亦即不相信『應該相信的事物』。以上十四種心所,稱為惡生或不善業。

以上內容源自上座部佛教吧。

I、色蘊

什麼是「色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色蘊。」(S.22.48)

什麼是「色」呢?佛陀說「諸比庫!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名為色。

」(S.22.56)這裡,佛陀將色法分為兩大類,其中:

「四大種」是指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四大種所造之色」是指由這四大元素所組成的二十四種色法。

II、受蘊

什麼是「受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受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受蘊。」(S.22.48)

什麼是「受」呢?佛陀說「諸比庫!是六受身。

[謂:]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是。」(S.

22.56)這裡,佛陀是按「受」所生起的根門,將「受」分為六種。在其他經典裡,佛陀說「諸比庫!

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為三者?乃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

」(S.36.5)

根據論藏,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巴利文vedana並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許多不同心所的複雜現象),而是純粹對某種體驗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樂、苦、或舍。

在此,心所是指與心(即識蘊)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

III、想蘊

什麼是「想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想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想蘊。」(S.22.48)

那麼,什麼是「想」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想身是。

[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是,此名之為想。」(S.

22.56)佛陀在此是依據「想」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劃分的,並按外六處將「想」分為六類。

IV、行蘊

什麼是「行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行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行」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思身是。

[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是,此名之為行。」(S.

22.56)與「想」類似,佛陀在此是依據「行」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劃分的,並按外六處將「行」分為六類。 在論藏裡,「行蘊」被進一步的細分為觸、思、一境性等五十個心所。

V、識蘊

什麼是「識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識」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識身是。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S.

22.56)與「受」類似,佛陀在此是依據「識」所生起的根門,將「識」分為六種。

根據論藏,識蘊(vibbana)在此(即指論藏)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巴利文citta是源自動詞詞根citi(認知;識知)。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citta(心):

造作者、工具、活動。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arammanam cinteti ti cittam)。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etena cintenti ti cittam)。

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cintanamattam cittam)。

「純粹活動」這項定義是三者之中最貼切的詮釋,即心純粹只是認知或識知目標的過程。除了識知的活動之外,它並沒有乙個屬於造作者或工具的實際個體。提出「造作者」與「工具」的定義是為了對治某些人所執取的「我見」:

認為有個識知目標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恆常不變的我」之邪見。佛教學者指出,這些定義顯示了並沒有乙個「自我」在實行識知的活動,而只有心在識知。此心即是識知活動而無他,而且此活動必定是生滅的無常法。

在論藏裡,「識蘊」依據其生起的因、與其同時生起的「受」、是否受到慫恿、是否與智見或邪見相應等特點被進一步的細分為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憂俱嗔恚相應無行心、舍俱疑相應心等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

在經教裡,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為五種究竟法,即:色、受、想、行、識五蘊。於(阿毗達摩)論教,諸究竟法則歸納為四種類別。

首三種——心、心所與色,包含了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經教裡的五蘊相等於這三種(究竟法)。

識蘊在此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

在論教方面,五蘊的中間三蘊(受、想、行)則被列入心所(cetasika)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

在《阿毗達摩論》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當中:受蘊與想蘊各是一種心所;行蘊則再分為五十種心所。而色蘊則當然是相等於《阿毗達摩論》裡的二十八「色」。

以上內容節選自上座部佛教百科。

綜上所述,恐懼屬於五蘊當中的行蘊。

第一次(其實是第二次)在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搬運來這麼多的資料,希望對師兄有幫助。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門藍嘉波德達竅格作,

塔耶卓瓦根啦潘學匠,

根德讓布堅波永哲德,

安松內南瑪利東瓦效!!!

請問心經中的五蘊是指的哪五蘊?

supervisor 五蘊,梵語pan ca skandha,巴利語pan ca khandha 又作五陰 五眾 五聚。三科之一。蘊,音譯作塞健陀,乃積聚 類別之意。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種類別。一 色蘊 梵ru 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類聚。二 受蘊 梵vedana skandha 苦 樂...

五蘊皆空的空,是什麼意思?

品牌節度使 心經裡面有兩個空。第乙個空是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中的空,這裡的空是指的虛空,虛空與色質非同非異。第二個空是 照見五蘊皆空 中的空,這裡的空是假的意思,就是說,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其實都不是真實的,都是人因為無明幻想出來的,十二緣起中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六入.五蘊在十二緣起就...

五蘊皆空是什麼樣的狀態?

qrh1980 我直接給你說絕對真理,絕對真理超離言思,文字上能描述的就是 本體法身,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 自性報身,顯現清淨光明 大悲化身,周遍一切 用比喻說,虛空 法身 有太陽 報身 放出光茫 化身 利益一切。 林覲心 五蘊皆空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乙個結論,以此而轉化成一種原則一種認知 你可以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