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的無為思想與《老子》無為思想 孔子無為思想有何異同?

時間 2021-05-31 20:59:08

1樓:心理系菜鳥

不請自來。

(1)孔子的無為是指自然之天的無為,側面突出「事在人為」,把天的宗教性轉為人的內在的道德性,以提振人對於道德的責任感和尊嚴感在面對天命的侷限時可以勇擔大責,奮發有為。也就是說孔子在宣揚天命論的同時,把「謀事在人」和「成事在天」相分離了,即「義命分立」,人應該努力實踐仁義之道,因此孔子的天命論的「德」還是強調內發,而不是受到天的擺布。孔子用「命」界說世界的主宰力量,「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懷疑,人格神色彩淡化。

孔子認為天作為自然的創化力量(自然之天),採取的是默運的方式,而不是強行干預的方式。天的這種品格賦予了人類,尤其是聖人,比如堯、舜都是以天為則,無為而治的,他們發揮了天的非人格性的觀念天的意志不會對自然人事進行干預,「無言」『無為』的自然之「天」與「天道」按自己的秩序運轉,生成養成萬物

(2)老子的無為指的是「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指沒有人為,因此只要消除人為,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最明智的生活就是遵循道,即自然無為,不受粗淺智慧型所創造的道德和文化(例如禮儀、財富和知識)的束縛,而是參考自然法則來生活,自然而然,依其本性來發展,以道「無為」而求「自然」。老子曰:「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妄為,順應自然而成就的精神境界。

(3)莊子的無為和老子類似,都是說「無為而無不為」,但是相比於老子的無為要更加極端。莊子認為,在位者對外應該如造物主般,化育萬物而不居其功,任賢使能而已。治國需達到順其自然而無偏私,莊子甚至認為並無賢君的存在,聖人如大盜,在莊子看來,想依靠治國來誇耀的人都是受私心和名利的驅使,只有像許由那樣拒絕禪讓給的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神人、真人

當然,莊子的觀點對於我們是很有啟發的,他認為世界上的所有差異都只源於人為的「劃分」和「區別心」,而沒有認識到世界原本的樣子是齊物。因此,萬物都有其絕對價值,不應通過區分來定義有用或無用,這就是無用之用。人心需要化去這些分判,隨順萬物之更化,才能通達於大道,不被差異束縛,自由自在地生活,這便是逍遙遊

與道融為一體,忘掉一切劃分區別的語言,達到明鏡止水的境界,這樣的人就是真人。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知,孔子的無為說的是自然之天默運而不是強行干預人,而不是說人要無為,相反的,人要有所為,甚至要「知其不可而為之」,因為成功與否不可知,這是天命,但是人還是有責任要去做。而道家的無為目的則是要使得萬物得其「自然」,可見孔子的無為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內在價值,而道家的無為雖然也重視人,但是是以自然為中心的

這樣的差別表現在治國上,孔子比較進取,強調責任和德行、禮義,而道家則是強調無為而治老子認為道德文化是人為的,這些價值隨著『道』而變化,我們不應該被時刻變化的道德、文化價值約束,仁義禮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而成為人們自然發展的桎拘。

當然,二者之間也是有共通之處的,孔子的無為強調人的內在價值,必然是強調人的行為應該是內發,而非外在結果所至,老子和莊子也是強調人的本性,如果這麼說的話,發自內心的仁義似乎與自然也是有可融合之處的

老子和莊子的無為的共同點上文已經說了,他們的區別在於老子更加強調道的本體意義、自然規律,莊子更強調人的自主性、人的自由。這也在實踐上表現為老子的「無為無不為」更加具有治國之用,而莊子的觀點更適合與個人的逍遙,把無限自由落實於人的現實之生命存在。

2樓:盤吉

「無為」是道家思想,通俗理解就是「順其自然,不去管」的意思,片面理解和誇大「無為」是錯誤的,「無為」是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為基礎的,這就是「無為無不為」的辯證關係。更何況「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刀劍所向,「除魔衛道」也是有的。

簡析老子的「自然無為」思想?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 勢所必然 理所當然。相對主觀有客觀,相對唯心有唯物,相對微觀有巨集觀,相對已知有未知,相對相對有絕對,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侷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二 心跳呼吸 冷熱苦甜 吃喝拉撒 恐喜悲怒 思想行為 生死病康 胖瘦美醜 男女老少 壽...

老子的思想與莊子思想的差別在何?

追放豚 簡單說 莊子思想 無用 比較佛系,廢柴。老子 道德經 思想其實特別有用。從老子可以讀出,權謀 辯證法 歷史規律等等。韓非特別喜歡老子。極權君主,必讀道德經。很多古典西方哲學家都可以從老子那裡找到啟發。莊子則比較後現代。莊子 老子,對道 天等的看法是不同的。 小島主 我感覺,老子的思想還是說給...

你怎麼理解道家老子所崇尚的「無為」思想?

昊天 無為是相對於有為而言 什麼是有為,是行動,是陽 那麼無為,便是不行動,是陰 而無為的目的是無所不為,什麼樣的情況才能無所不為。那答案呼之欲出,那便是思考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綜上所述,估計又有一大波答主強行理解的無為翻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