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道家「無為」的思想教育孩子?

時間 2021-06-01 03:25:45

1樓:白虎公子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無為」

如果無為的意義都不明白,能教育孩子的概念又是什麼。

搜狗上的解釋:道家消極的處世態度和哲學思想。意思是不主動地有所作為,聽任自然發展變化。

這也是大多數人的認知,很明顯這就是錯誤的。如果把這種錯誤的認知教育給下一代,是無德的,會導致災禍降臨時,下一代不懂通權達變,更不會採取任何措施應對,只能佛系的被消滅,被自然或者社會淘汰。

回歸正題,無為是相對於有為而言的概念,

那麼什麼又是有為呢?

有為,有所作為

簡單來說,有為就是外在的,可以觀測到的行為表現

既然有為是外在可以被觀測到的行為,那麼,無為與之相反,就是無為是內在的,難以被觀測到的行為。

所以綜上所述,無為真正的含義指的是內在的生命活動,或者思想。

認識了無為,無為到底有什麼用,為什麼道家這麼推崇。

《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為,而合於道,無為言言,而通乎德。」

從文字中可以得出,無為真實的目的是為了有為,為了無所不為,為什麼無為可以無所不為。

用下棋來舉例子吧,頂尖高手和新手之間的差別在於,

頂尖高手每下的一步棋(有為),都在心裡下過反覆推演十多步了(無為),每步棋落在哪會導致的什麼樣的結果,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在算出哪一步最有優勢了才落子(有為)。

正是因此,頂尖高手才能戰無不勝,在棋盤裡無所不為。

頂尖高手在思考棋是怎麼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等等內在心裡活動時,我們難以觀測到。

能觀測到的只有他落子時的有為。

所以,要用「無為」的思想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有這個思想,有了這個思想的前提才能一步一步的引導下一代去思考,去真實的認知這個世界。

做一件事(有為)之前,先思考(無為),把這件事的變化,難點,風險,利益,等等分析出來,選擇一條最優路徑操作(有為)。

為什麼大智若愚,因為有智慧型的人遇到什麼事,都要先在腦海(無為)裡過好幾遍,然後才表達出來,所以每步的行動都耗費一些時間,慢了點。

但是在外人眼裡,覺得這樣的人反應遲鈍,就像愚笨的人。

大多數人眼裡,觀測不到有大智慧型的人內在的心裡行為(無為),只能看到外在反應遲鈍的表現(有為),於是就誤以為,頭腦聰明的人,要故意假裝愚蠢。

2樓:

你想教孩子,還不就不是無為了。

看到上面那一句你決定不教了,一樣不是無為。

等我說完你又決定教了,更不是無為。

最後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稀里糊塗的教了或者沒教,這才是無為。

3樓:在路上

我不建議用到的家的無為思想去教育孩子。

少年學儒,積極努力,奮力向上

中年學道,順其自然,成敗淡然

老年學佛,看淡生死,為來生。

道家,不適合孩子。

4樓:不負本心

其實你弄反了,應該是你使用無為思想去教育孩子。

人說天性,有些人生下來就擅長某些事,就是常說的老天爺賞飯吃。

教育孩子方面順其自然,到作為大人要好好的引導。

不要放縱孩子做壞事。孩子沒有對事物判斷對錯的能力。作為大人知道那些事是錯誤的,就盡量禁止孩子去做,比如孩子掀別人衣服。

不要強迫孩子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明明沒有翅膀非要讓他飛。

盡量讓孩子嘗試不同的知識以及技能,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多試試,孩子小時間比較多,失敗了還可以重新開始。

假如失敗了多次還是不能成功,一定不要放棄,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耽誤孩子的天性前程,所以作為大人也需要多觀察世界,多了解世界發現世界的規律。

5樓:

「無為」的前提是你知道「為」,知道如何當乙個優秀的父母!

而且你想「無為」(老子),必須考慮你的孩子是否「無待」(莊子)。

為什麼6歲之前要對孩子說不?怎麼教孩子學會溝通而不是哭鬧?一二年級那麼聽老師的話勝過聽家長的話?

五六年級卻每天抱怨老師?為什麼會沉迷遊戲?為什麼會有早戀?

初二為什麼是成績分水嶺?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你溝通了?

比如《狗十三》這部電影很火,讓很多人心酸,其痛點就是忽視了教育的真諦是愛與尊重。再比如那些留守兒童或者喪偶式的家教,就是父母不作為大多受到的教育不算優秀。

等等等等問題,當你知道這些家庭教育問題並能解決它,你可以考慮「無為」。但是你也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夠「無待」,是否不依賴。也就是我專欄常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能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莊子的「無為」從某個層面來說指的是「不妄為」,側面說明了我說的第一句話,你知道什麼是優秀的教育,才能「無為」。

6樓:任根生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要讓他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早睡早起。

你如果能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早睡早起,每天在太陽出來之前就起床,那可以保證,他這輩子鐵定過得不會差!因為僅此一點,就足以把絕大多數人甩在身後了!

成功者通常都有早起的習慣。曾國藩對早起就極為重視。他的修身十二條裡,第三條就是「早起」。他在家訓裡也是這樣告誡子孫:「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培養孩子早起,有乙個要點,就是堅持不懈。即使是寒暑假,也不能放任!有些家長心疼孩子,上學的時候要求他早睡早起,放假的時候就縱容他睡懶覺,這樣表面是愛他,實則是害他。

養成好習慣,要從娃娃抓起。小時候的習慣,會成為一生的習慣。小時候養成乙個好習慣,終身受益不盡。

2、「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身教重於言教,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才有說服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一般也不能達到目的。

比如早睡早起,如果自己不能以身作則,也就難以讓孩子習慣成自然。

3、「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大多數人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於做事不能堅持,半途而廢。

所以,要讓孩子從小開始,不管大事小事,都有意識地培養他善始善終的習慣。任何事情,只要決定了,只要開始了,就絕不能輕言放棄,總要弄乙個結果出來,不管這結果是好是壞。要知道,即使是失敗的結果,對人也是有益的,可以讓人學到經驗教訓。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也就沒有成功。

曾國藩為什麼要說「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因為「有恆」,實在是太重要了!也是最稀缺的一種好品質。

道家無為應該怎麼理解?

不想努力就那麼默默無為好了?

為什麼《道德經》中沒有「努力」這個概念?

你怎麼理解道家老子所崇尚的「無為」思想?

昊天 無為是相對於有為而言 什麼是有為,是行動,是陽 那麼無為,便是不行動,是陰 而無為的目的是無所不為,什麼樣的情況才能無所不為。那答案呼之欲出,那便是思考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綜上所述,估計又有一大波答主強行理解的無為翻車了。 ...

怎麼用道家的思想反駁儒家思想?

觀棋不語 儒家思想是入世的。道家思想是出世的。道家思想在推導出入世的弊端根源後引導眾人行出世之路。本質上,道家思想不是排斥儒家思想。 炒雞 求道時說 若使我知道得道,死亦可 知道時又說 朝聞道,可死於夕 得道後 又物我兩忘 求道是孔子,得道是老君!為啥反駁? 郭之景明 儒道互補可以相得益彰,不能誰反...

怎麼看待父母很限制經濟,甚至進行「思想教育」

郭強 好好想想自己為家庭做了什麼貢獻。現在是努力積累自己,準備服務家庭的年齡,跑出去學有收入的成年人消費不是你該做的。如果你能看到別人家孩子也在消費,請留意他們的家庭和未來,沒什麼出息的,缺乏責任感。人均七八十,已經超過一般商務宴請的標準了,小孩子出去玩能創造什麼財富?談生意嗎?吃個沙縣不錯了。還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