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道德經屢次出土,卻不見主流的儒家經典論語的出土?

時間 2021-05-05 21:41:50

1樓:大黑兔

2樓:勾陳

儒學經典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的顯學,經歷那麼多文人的考究,基本已經正本清源了。但道德經卻相反,故需要古文本來佐證

3樓:文山不泥

漢代的小學,小孩子入學後必讀的經典是論語,因為論語是修養學問的基礎根本,假如連論語都沒學過,就只能算是個無知小人.

小孩子長大後,若是要繼承家業,要成為諸侯,成為團隊領導人,要經營事業,光唯讀論語是不夠用,必須再讀老子道德經,因為道德經才是教導領導人如何經營事業,如何成為王者,如何成為萬民景仰學習的物件.這是儒家與道家體用上的差別.

近代出土的古墓,都是王公大臣之墓,都是國家重要公務員,這些人都必須學習老子道德經,才能幫助他們維持上位者的尊貴職位,所以很重視道德經,也很需要道德經.但是論語對上位者來說,就只是基本功,陪葬物選擇道德經,就有感謝之意,更是有期望永遠保持尊貴名譽的含意

搜尋大師兄文山不泥,一起親近國學的世界

4樓:救世主

海昏侯墓有出土了論語了,但出土數量遠比不上道德經。理由大概有乙個,就是漢初黃老思想是最大主流,這一點從漢初以來文人在主要場合都徵引老子的話(文子),就能知道大概。文子只是文子記載老子的話,從一般人的認知,就會覺得老子語錄的重要性比不上作者老子自己寫的道德經。

但事實上,根據引文線索的統計,則文子中的老子曰被徵引與化用(譬喻)的案例已經超過道德經了。而且隨葬品一般都是自己喜愛的東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後,論語是必讀物,卻不一定是大家所喜愛的,不喜歡自然就不隨葬了。

為什麼看完道德經想打人??

因為看不懂所以恐懼,因為恐懼所以直接定義成 狗P玩意兒 因為定義了所以生氣 因為生氣所以想打人 告訴自己 我沒有義務和能力懂所有的事,現在不懂以後會懂 就行了 先生別胡說 是的。道德經第一次看完都想打人,以為原來世界的本源竟然是這樣的。道德經第二次看完不說話,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說任何話都是多餘的。第三...

為什麼很多人推崇《道德經》?

大唐帝國 你沒聽說過那句話麼?有爭議的東西才能流傳千古 道德經的內容本身就比較晦澀,版本眾多,很多譯本充滿了後人各種不同角度的解釋,怎麼斷句讀,怎麼解釋這些名詞,這給了後人無限發揮的空間,正所謂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漢姆雷特。有的內容讓人覺得無法理解,主要與傳統儒家思想完全背道而馳,比如儒家推崇的仁禮...

為什麼老子寫出道德經卻不能治理好天下呢?

柳岸花明 老子的思想比較深刻,深刻的東西應用性往往不強,很難應用到政治上。還有,人家老子闡述的是宇宙終極,人類社會他也看不上眼。治理好還是不好,都不能否定他的智慧型。我想道德經也只是他思想的部分縮影,思想不一定體現為文字,有時候甚至不可言傳 無需意會也不可意會。 奔跑的柚子 老子說的很明白了,天下神...